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莱雅公司专利>正文

远离皮肤生成冷等离子体以及相关联的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482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09
提出了一种用于处理生物表面的区域的冷等离子体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包括:壳体;在壳体内的空气管道;沿着空气管道在近侧配置的第一电极;沿着空气管道在近侧配置并且与第一电极相对的第二电极;以及与第一电极电连接的交流(AC)源。交流源被配置为在空气管道中生成冷等离子体。管道中生成冷等离子体。管道中生成冷等离子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远离皮肤生成冷等离子体以及相关联的系统和方法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8年7月31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712,812的美国临时申请;2018年7月31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712,849的美国临时申请;2018年7月31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712,860的美国临时申请;2018年7月31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712,873的美国临时申请;2018年7月31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712,876的美国临时申请;2018年11月30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773,944的美国临时申请;2018年11月30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773,958的美国临时申请;2018年11月30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773,969的美国临时申请;2018年11月30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2/773,984的美国临时申请的权益,这些申请中的每一个以引用的方式明确地全文结合于此。

技术实现思路

[0003]该
技术实现思路
被提供为以简化形式引入下面在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精选概念。该
技术实现思路
不旨在识别所要求保护主题的关键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主题的范围。
[0004]将冷常压等离子体(也称为“冷等离子体”或“等离子体”)施加到生物表面,由于复杂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而引入对皮肤处理的挑战。在实践中,表面状况和等离子体参数是耦合的,其中一个的变化引起另一个的变化。例如,表面水分的突变可影响表面的电导率并导致等离子体强度的增加。相反,等离子体强度的突然增加可使水分从表面蒸发,进而改变等离子体的特性。该可变性和多参数耦合使得对等离子体处理装置的控制成为必要。
[0005]来自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生成的物质和生物表面固有的生物化学物质的光发射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进一步使冷等离子体治疗复杂化。在一些情况下,等离子体生成的物质可以酸化生物表面,从而加重先前存在的状况并超过等离子体处理的任何有益结果,例如通过光发射,或者通过暴露于刺激伤口愈合或将以其他方式使存在于生物表面中的有害细菌变性的等离子体生成的物质。
[0006]在一些应用中,与靠近生物表面生成冷等离子体相比,远离生物表面(例如,皮肤)生成冷等离子体可以是有利的。当远离生物表面生成冷等离子体时,与在生物表面处直接生成等离子体时相比,可以不那么严格地控制等离子体的浓度、温度、压力和其它特性。例如,虽然将冷等离子体运向生物表面的空气的温度必须在相对窄的范围内(以避免对用户的不适),但是当远离生物表面生成等离子体时,进入空气的温度范围更宽。在生成冷等离子体之后,空气的温度可以降低或升高到更可接受的范围,同时等离子体仍然在冷等离子体生成装置内。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远离生物表面生成的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物质的浓度也可以更高,因为在冷等离子体到达生物表面之前,等离子体物质的浓度可以在装置内部降低。例如,等离子体物质的浓度和空气的温度通常将随着从等离子体物质产生开始所经过的时间而降低。
[0007]冷等离子体治疗装置
[0008]非热的“冷”常压等离子体在治疗处理期间可以多种方式与活组织和细胞相互作
用。在可能的应用中,冷常压等离子体可以在生物和医学中用于杀菌、消毒、去污以及等离子体介导的伤口愈合。
[0009]目前,几种商业化的装置被认证用于医学处理。这些装置不是为消费者的家庭使用而设计的。相反,它们被设计为由具有医学处理技术中的专业知识和训练的医学技术人员使用。这种装置的示例是Rhytec其是用于局部皮肤处理的等离子体射流工具。该装置以使用射频电源的具有严格调节参数的复杂供电为特征。另外,Bovie J

Canady Helios冷等离子体和混合PlasmaTM手术刀都可用作医学处理装置。在德国,(也是等离子体射流装置)和(介质阻挡放电(DBD)装置)都是近年来已经被引入市场的认证过的医学处理装置。这些装置的目的在于对人体组织在外部(如在中)或者在内部进行医学处理。与用于医疗用途的等离子体装置相比,用于美容用途的装置适应于由消费者通常直观地使用,以得到美容护理和愉快的感觉,与良好控制和可证明的治疗效果不同。
[0010]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等离子体生成器1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相对于电场对等离子气体的更大质量核的更温和的激发效应,冷等离子体18通过电场对等离子气体中的电子的不同的激发而形成。当通电电极14由电源12相对于接地电极15通电时,在通电电极14与接地电极15(也称为对电极)之间形成冷等离子体18。电源12是交流源或调幅直流源。如果等离子体生成器10包括靠着通电电极14放置的介质阻挡件16,则冷等离子体18是介质阻挡放电部。冷等离子体18包含高温电子19和低温离子19以及中性物质。在传统系统中,等离子体气体包括如氦气或氩气的惰性气体以及还包括形成活性氧和氮类(RONS)的含氧和氮的气体。在一些情况下,与相同,等离子体直接在空气中形成。
[0011]图2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操作中的介质阻挡放的图像20。图2通过透明电极被获得为平面图。等离子体18形成为多个离散的丝状放电部,这些丝状放电部单独形成离子和电子19在电极之间迁移的导电桥。
[0012]对于局部处理,使用几种形式的等离子体。第一种是提供离子和活性物质的射流的气体射流等离子体,该射流可以在变化的距离上、通常在大于几毫米的距离处被引导到目标。在前一段落中描述的医疗等离子体通常以气体射流等离子体为特征。第二种形式是浮动电极介质阻挡放电(FE

DBD)装置,其中目标基体(通常是人体)充当浮动接地电极。第三种形式是DBD等离子体棒,其中介质阻挡件靠着浮动接地电极而不是通电电极(live electrode)来放置,并且可以采取荧光管的形式。第四种形式是协调的多个介质阻挡放电源。在这种布置中,多个常压FE

DBD等离子体源被结合到手持式或柔性装置中,该装置然后用于处理一个或多个解剖区域。
[0013]图3A和图3B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冷等离子体系统的两个视图。一种皮肤处理装置30通过包括头部31和主体34的整体结构产生冷等离子体18。该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控件,其包括等离子体电源开关32和灯开关33。头部31包括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35(LED)。皮肤处理装置30还包括等离子体脉冲控件37,其被配置为在等离子体脉冲控件37被按压时在头部31处产生等离子体18。皮肤处理装置30包括用于对封闭电池充电的充电端口36。皮肤处理装置30包括驱动等离子体18的内部电子部件。
[0014]图4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冷等离子体系统的框图。电子部件40包括具有DBD头部47和主体42的整体结构。冷等离子体18在包括于DBD头部47中的电极之间产生,该头部47用作处
理部位。DBD头部47电连接到高压单元45,其向DBD头部47提供电力。驱动等离子体18所需的电力由封闭在主体42内的可再充电电池组43提供。该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LED 46,其通过主PC板和控制电路44连接到系统。主PC板和控制电路44控制到LED 46和高压单元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处理生物表面的区域的冷等离子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壳体;在所述壳体内的空气管道;沿着所述空气管道在近侧配置的第一电极;沿着所述空气管道在近侧配置并且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的第二电极;以及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的交流(AC)源,其中,所述交流源被配置为在所述空气管道中生成冷等离子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配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贮存器,其中,所述贮存器与所述空气管道流体连通,并且其中,所述贮存器被配置用于保持所述冷等离子体;和容纳等离子体前体的盒,其中,所述盒与所述空气管道流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空气管道是第一空气管道,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一空气增流器,其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空气管道朝向所述贮存器输送所述冷等离子体;第二空气管道,其与所述贮存器和所述第一空气管道流体连通;第二空气增流器,其被配置为从所述贮存器朝向所述盒输送所述冷等离子体;以及控制器,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贮存器中的所述冷等离子体的当前浓度与目标浓度之间的差来控制所述第一空气增流器的旋转速度和所述第二空气增流器的旋转速度,其中,所述目标浓度至少部分基于所述冷等离子体的半衰期来选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第三空气增流器,所述第三空气增流器被配置为将所述冷等离子体引导出所述冷等离子体系统并且引导向所述生物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盒是能够插入的,并且其中,所述等离子体前体包括在所述冷等离子体中生成活性氧类或活性氮类(RONS)的前体组分,所述前体组分包括羟基(OH)、原子氧(O)、单重态氧(O2(1Δ))、超氧化物(O2

)、过氧化氢(H2O2)和一氧化氮(NO)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冷等离子体流的装置,其中,所述装置选自由以下构成的组:能够压缩的裙部,其被配置为容纳靠近所述生物表面的所述冷等离子体;面罩,其被配置为容纳靠近所述生物表面的所述冷等离子体,其中,面罩进口与所述空气管道流体连通;以及多个电磁场生成单元,其被配置为在等离子体阻挡件与所述生物表面之间使所述冷等离子体的放电方向转向或弯曲。7.一种用于处理生物表面的区域的冷等离子体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等离子体生成器,其包括:电极;和介质阻挡件,其布置在所述电极与待处理的所述生物表面之间,其中,所述等离子体生成器被配置为生成第一冷等离子体;以及多个电磁场生成单元,其布置在所述等离子体生成器与待处理的所述生物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奥兹古尔
申请(专利权)人:莱雅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