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427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属于手术电极领域。上述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包括刀杆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刀杆组件顶部的电极刀头,以及操作手柄和电源线、吸引管组件、出水管;所述操作手柄包括弯折形成一体的操作部和连接部,所述刀杆组件的轴线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相同,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手持操作部时不会影响手术处电极刀头的视线。综上可知,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手控操作等离子体电极,保证神经外科手术安全,在有限的手术视野中精准充分切割目标组织。准充分切割目标组织。准充分切割目标组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术电极
,特别是指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

技术介绍

[0002]低温等离子体手术系统是通过100KHz的射频电场,激发电解液(生理盐水)在电极周围形成厚度为50微米的等离子体薄层,等离子体薄层内由大量带电粒子构成,产生足够大的能量(电子伏特)在低温下(40℃-70℃)打开构成靶组织细胞的分子键,使组织迅速分解成低分子量的分子和原子,从而在较低温度下既能形成高效的组织切割、消融,又能凝固止血效果。由于不直接破坏组织,对周围组织损伤极小,且电流不直接流经组织,组织发热极少,治疗温度低。因此,具有“微创、精确、方便、安全”,低温等离子系统近年来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耳鼻咽喉科、泌尿外科、脊柱外科等疾病的治疗,并且在神经外科已尝试使用,并被证明有良好的效果。
[0003]由于神经外科手术中需同时使用多种手术器械,因此术者无法同时使用多个脚踏,通过脚踏控制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就会影响甚至限制其他器械的使用,给手术带来风险;另外,神经外科手术由于操作空间有限,现有的直形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影响手术视野及操作空间,影响操作以及提高了误伤风险。因此低温等离子体手术在神经外科未能广泛开展。
[0004]为了始终保持术野清晰,低温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常常设计为自带吸引功能,但是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吸引力大小依赖于外部条件,术者无法进行控制和灵活的调节吸引力大小,手术中经常出现目标组织未能充分切割消融即被吸走,造成阻塞吸引管的情况。另外由于手术中目标组织粘连正常组织,如血管、神经等,负压吸引过长或者吸引力较大时,容易牵拉正常组织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能够在不影响手术视野情况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吸引力的大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包括刀杆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刀杆组件顶部的电极刀头,以及操作手柄和电源线、吸引管组件、出水管;所述操作手柄包括弯折形成一体的操作部和连接部,所述刀杆组件的轴线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相同,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手持操作部时不会影响手术处电极刀头的视线。
[0008]进一步的,所述吸引管组件包括吸引管和设置在所述吸引管上的侧管;所述操作手柄上设置有吸引力控制口,所述侧管与所述吸引力控制口连通,通过调整吸引力控制口的大小,调整吸引力大小。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线通过刀杆组件与所述电极刀头相连。
[0010]进一步的,所述吸引力控制口的横切面为V形、圆形、三角形、方形或者梯形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吸引管首尾两端连接软性胶管,所述尾端软性胶管用于连通负压吸引器,所述首端软性胶管在所述操作手柄内与刀杆组件的回路电极管吻合相连。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的弯折方向与吸引力控制口不在同一平面内,避免操作时影响视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它由刀杆组件、电极刀头、操作手柄、电源线、吸引管组件、出水管组成。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手控操作等离子体电极,保证神经外科手术安全;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操作手柄的不同弯曲,使术者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平行操作多种必需的手术器械如内窥镜、吸引器等,或者在有限的手术视野中精准充分切割目标组织。
[0015]同时,本技术在吸引管上连接侧管,并与手柄上的吸引力控制口连接吻合,实现术者手持手柄时即可通过手指滑动调节吸引力控制口的开口面积的大小,从而调节控制空气量的流入,进而改变吸引管吸引力的大小,既可避免对软性组织不必要的牵拉;也可调节吸引的效率,可以使目标组织得到充分的切割消融,避免较大块组织堵塞刀头及吸引管。
[0016]通过本技术设计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更加适合神经外科手术习惯,使具有“微创、精确、方便、安全”等优势的低温等离子体手术系统在临床应用中惠及更多神经外科患者。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吸引管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0]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参照附图1-2,包括刀杆组件1和设置在刀杆组件1顶部的电极刀头2,以及操作手柄3和电源线4、吸引管组件5、出水管6;操作手柄3包括弯折形成一体的操作部31和连接部32,刀杆组件1的轴线与连接部32的轴线相同,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手持操作部31时不会影响手术处电极刀头2的视线。
[0021]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手控操作等离子体电极,保证神经外科手术安全;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操作手柄的不同弯曲,使术者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平行操作多种必需的手术器械如内窥镜、吸引器等,或者在有限的手术视野中精准充分切割目标组织。
[0022]优选的,操作部31轴线与连接部32轴线夹角在15-60
°
之间,可有效防止影响视线。
[0023]进一步的,吸引管组件5包括吸引管和设置在吸引管上的侧管51;操作手柄3上设置有吸引力控制口33,侧管51与吸引力控制口连通33,通过调整吸引力控制口33的大小,调整吸引力大小。
[0024]本技术在吸引管上连接侧管,并与手柄上的吸引力控制口连接吻合,实现术者手持手柄时即可通过手指滑动调节吸引力控制口的开口面积的大小,从而调节控制空气量的流入,进而改变吸引管吸引力的大小,既可避免对软性组织不必要的牵拉;也可调节吸引的效率,可以使目标组织得到充分的切割消融,避免较大块组织堵塞刀头及吸引管。
[0025]其中,连接部32的弯折方向与吸引力控制口33不在同一平面内,另外三个方向都可以,避免操作时影响视线。
[0026]进一步的,操作手柄3为中空结构,吸引管组件5、出水管6、电源线4各自通过操作手柄3与刀杆组件1、电极刀头2相连。
[0027]优选的,吸引力控制口31的横切面为V形、圆形、三角形、方形或者梯形结构。
[0028]进一步的,吸引管首尾两端连接软性胶管52和53,软性胶管52穿过手柄3尾端,软性胶管53在手柄3内与刀杆组件1的回路电极管吻合相连,软性胶管52用于连通负压吸引器。其中,要求软性胶管具有绝缘性,同时具有一定的刚性,避免挤压变形,例如聚氨酯材料。
[0029]临床使用时,在操作手柄3上操作部31与连接部32形成弯折,手术中,术者在显微镜视野外持操作部31即可将电极刀头2置于显微镜视野中,电极刀头2接触目标组织,通过出水管6将生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刀杆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刀杆组件顶部的电极刀头,以及操作手柄和电源线、吸引管组件、出水管;所述操作手柄包括弯折形成一体的操作部和连接部,所述刀杆组件的轴线与所述连接部的轴线相同,以确保手术过程中手持操作部时不会影响手术处电极刀头的视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组件包括吸引管和设置在所述吸引管上的侧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神经外科手术的等离子体手术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手柄上设置有吸引力控制口,所述侧管与所述吸引力控制口连通,通过调整吸引力控制口的大小,调整吸引力大小。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进李储忠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