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1246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28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属于医疗器具领域,包括中空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的形状与鼻腔通道的形状相吻合,所述通气管道通过球囊连接管连接有软性球囊;所述通气管道外端设置有通水管道,所述通水管道与所述球囊连接管和所述软性球囊连通,所述通气管道内端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软性球囊充水后既能压迫颅底修复材料定位、又有止血的功能,同时软性球囊排水后便于取出,避免牵拉恢复的创面;通气管道保证正常的鼻腔通气,缓解了患者的鼻堵、鼻痛、头痛、眼胀等大部分症状。分症状。分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鼻内镜技术的迅猛发展,鼻内镜手术成为国内外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数量最多的手术之一,以及随着现代神经外科技术,尤其是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鞍区颅底病变主要采用经鼻手术入路。然而由于鼻腔、鼻窦结构的狭窄和深在,鼻中隔构造的特殊性,使得经鼻手术的鼻腔填塞成为必然,因为鼻腔填塞既能起到止血的效果,又能保持鼻中隔、鼻甲的结构、位置和形状,避免鼻中隔脓肿和血肿的形成、鼻甲漂移、鼻甲与鼻中隔或鼻窦外侧壁粘连、鼻窦口粘连或狭窄等。
[0003]但是常用的鼻腔填塞材料大部分是将双鼻腔完全填塞,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包括鼻腔填塞及其引起的鼻痛不适、头面部胀痛、尤其是双鼻腔填塞导致加重夜间的睡眠呼吸紊乱、降低动脉血氧分压,严重者甚至引起窒息,对于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患者或者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人来说,上述问题带来的风险尤为严重,另外,鼻腔填塞还会妨碍咽鼓管功能,引起过敏、感染、肉芽肿形成、中毒性休克等问题。
[0004]鼻腔填塞最直接影响的是呼吸与血氧,由于双鼻腔填塞后、患者不能经鼻呼吸,只能被动的经口呼吸,而经口呼吸并不是正常的生理的呼吸模式,因此存在很多缺点:如呼吸深度变浅,呼吸频率加快,一方面增加了能量的消耗,另一方面造成缺氧,后者反过来又增加了呼吸频率,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同时,由于经口呼吸时,有些呼吸肌不参与呼吸,肺的氧化作用下降,也使得呼吸频率加快。反过来,浅快的呼吸使得肺内死腔增加,潮气量减少,而肺泡也得不到足够的时间完成气体交换。而经鼻呼吸时,由于经鼻的呼吸阻力,空气进入肺部比经口呼吸要慢的多,加上还有鼻肺反射,这些对于调节呼吸都至关重要。因此,鼻腔填塞会导致肺泡低通气、气体弥散功能下降、通气/灌注比降低、气流阻塞,这些因素一方面造成缺氧,另一方面,浅快的呼吸使得CO2大量排出,从而使得动脉血中Pco

和HCO3

减少,导致呼吸性碱中毒。
[0005]为了解决鼻腔填塞的种种弊端,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内镜手术的迅猛发展,鼻腔填塞材料也有了不断的改善,能有效的处理鼻腔创面,具有很好压迫止血功能,但是由于填塞材料黏连,取出时容易牵拉创面,造成二次伤害;并且通气问题始终无法很好地解决,严重影响了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软性球囊充水后既能压迫颅底修复材料定位、又有止血的功能,同时软性球囊排水后便于取出,避免牵拉恢复的创面;通气管道保证正常的鼻腔通气,缓解了患者的鼻堵、鼻痛、头痛、眼胀等大部分症状。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包括中空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的形状与鼻
腔通道的形状相吻合,所述通气管道通过球囊连接管连接有软性球囊;
[0009]所述通气管道外端设置有通水管道,所述通水管道与所述球囊连接管和所述软性球囊连通,所述通气管道内端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道内在所述通水管道和所述球囊连接管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通水管道互相隔离的通水通道,所述通水通道外端与所述通水管道连通,内端与所述球囊连接管连通。
[0011]进一步的,所述球囊连接管和所述软性球囊位于所述通气管道上方。
[0012]进一步的,所述通水管道位于所述通气管道外部上方,所述通水通道位于所述通气管道内部上部。
[0013]进一步的,所述软性球囊外表面带有药物缓释涂层。
[0014]进一步的,所述通水管道配备有密封结构。
[0015]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结构为止逆阀或卡扣。
[0016]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道外端设置有鼻翼固定夹。
[0017]进一步的,所述鼻翼固定夹位于所述通气管道上方,所述鼻翼固定夹的夹持部上设置有硅胶软垫。
[0018]进一步的,所述通气管道、通水管道和软性球囊的材质为医用硅胶或医用乳胶,所述鼻翼固定夹的材质为塑料。
[001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的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用经鼻于颅底手术中,进行压迫止血以及术后呼吸通气。当手术将蝶骨磨掉,蝶窦暴露,需要进行蝶窦空间的压迫止血时,通气管道沿鼻底进入鼻腔通道,通气管道外端留在前鼻孔外,内端深入鼻咽2

3cm,球囊连接管将软性球囊放入蝶窦空间内需要压迫止血的部位,从通水管道注入生理盐水,使得软性球囊充盈膨胀,既能压迫颅底修复材料定位、又有压迫止血的功能,同时软性球囊排水后便于取出,避免牵拉恢复的创面,造成二次伤害。通气管道内端通过鼻进入到腭弓上方,通气管道内端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使得通气管道内外两端形成一个通气道,患者可以用鼻通过通气管道呼吸,保证正常的鼻腔通气,缓解了患者的鼻堵、鼻痛、头痛、眼胀等大部分症状。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的软性球囊未充水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的软性球囊充水后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本专利技术的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通水管道与球囊连接管之间的通气管道的截面图;
[0025]图5为卡扣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的使用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如图1

6所示,包括通气管道1,通气管
道1为中空的结构,且通气管道1的两端面通气,通气管道1的形状与鼻腔通道的形状相吻合,通气管道1通过球囊连接管6连接有软性球囊2,通气管道1与软性球囊2不连通。
[0029]本专利技术中,将使用时通气管道1位于鼻腔通道内部深处的一端称为内端,将通气管道1位于鼻腔通道外部的一端称为外端,通气管道1外端设置有通水管道3,通水管道3与球囊连接管6和软性球囊2连通,通气管道1内端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4。
[0030]本专利技术的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用经鼻于颅底手术中,进行压迫止血以及术后呼吸通气。当手术将蝶骨磨掉,蝶窦暴露,需要进行蝶窦空间的压迫止血时,通气管道1沿鼻底进入鼻腔通道,通气管道1外端留在前鼻孔外,内端深入鼻咽2

3cm,球囊连接管6将软性球囊2放入蝶窦空间内需要压迫止血的部位,从通水管道3注入生理盐水,使得软性球囊2充盈膨胀,既能压迫颅底修复材料定位、又有压迫止血的功能,同时软性球囊2排水后便于取出,避免牵拉恢复的创面,造成二次伤害。通气管道1内端通过鼻进入到腭弓上方,通气管道1内端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4,使得通气管道1内外两端形成一个通气道,患者可以用鼻通过通气管道1呼吸,保证正常的鼻腔通气,缓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的通气管道,所述通气管道的形状与鼻腔通道的形状相吻合,所述通气管道通过球囊连接管连接有软性球囊;所述通气管道外端设置有通水管道,所述通水管道与所述球囊连接管和所述软性球囊连通,所述通气管道内端侧壁上开设有通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道内在所述通水管道和所述球囊连接管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通水管道互相隔离的通水通道,所述通水通道外端与所述通水管道连通,内端与所述球囊连接管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连接管和所述软性球囊位于所述通气管道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腔压迫止血球囊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水管道位于所述通气管道外部上方,所述通水通道位于所述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储忠徐小进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京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