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科雾化喷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665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科雾化喷药器,包括瓶体、瓶盖、气囊、雾化喷嘴、按压阀;其中所述气囊的进气口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同时该气囊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瓶盖并在软管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按压阀设置于瓶盖上表面,该按压阀的进口连接有向下延伸至瓶体内腔底部的吸管,同时所述按压阀的出口与所述雾化喷嘴连接。可通过手动按压气囊将空气泵入瓶体内部对瓶体进行加压,同时由于按压阀处于常闭状态因此因此瓶体内的压力可持续增加实现蓄压,当需要施药时通过按压按压阀使瓶体内的压力释放并将药剂并抽吸至雾化喷嘴中雾化喷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蓄压的效果可保障药剂以高压喷出实现良好的雾化效果。压喷出实现良好的雾化效果。压喷出实现良好的雾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科雾化喷药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呼吸科雾化喷药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呼吸内科喷药器,其加压过程通常采用人手操作,容易出现压力不足的情况,使药剂雾化的状态不理想,影响给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蓄压效果,保证药剂能以较高压力喷出实现雾化效果的呼吸内科喷药器。
[0004]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呼吸科雾化喷药器,包括瓶体、瓶盖、气囊、雾化喷嘴、按压阀;其中所述气囊的进气口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同时该气囊通过软管连接所述瓶盖并在软管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按压阀设置于瓶盖上表面,该按压阀的进口连接有向下延伸至瓶体内腔底部的吸管,同时所述按压阀的出口与所述雾化喷嘴连接。
[000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呼吸科雾化喷药器,其第一单向阀可实现气体单向输入气囊内,二第二单向阀可实现气体单向输入至瓶体内,可通过手动按压气囊将空气泵入瓶体内部对瓶体进行加压,同时由于按压阀处于常闭状态因此因此瓶体内的压力可持续增加实现蓄压,当需要施药时通过按压按压阀使瓶体内的压力释放并将药剂并抽吸至雾化喷嘴中雾化喷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蓄压的效果可保障药剂以高压喷出实现良好的雾化效果。
[0007]优选地,所述瓶体与瓶盖之间螺纹连接,并且在所述瓶盖的底面嵌入有第一密封胶圈。通过第一密封胶圈防止压力从瓶体与瓶盖之间的缝隙中泄漏。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包括有单向阀阀体、单向阀阀芯以及单向阀复位弹簧,其中所述的单向阀阀体两端分别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单向阀阀芯包括有用于阀杆以及成型于单向阀阀杆端部的阀帽,所述阀帽套有第二密封胶圈并通过所述单向阀复位弹簧带动封堵单向阀阀体的进气口,所述单向阀阀体内还设置有配合所述单向阀阀杆的单向阀导孔以引导所述单向阀阀芯沿阀杆轴向滑动。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反向阀均可实现气体单向通过,具体地单向阀阀芯在单向阀复位弹簧的带动下其阀帽封堵单向阀阀体的进气口,实现其进气口常闭并防止气体反向输出,当气体从进气口的一侧输入时气压推动单向阀阀芯使阀帽对单向阀阀体进气口的封堵作用取消,气体顺利进入单向阀阀体内并从出气口输出。
[0009]优选地,所述阀帽以及单向阀阀体的进气口呈配合的锥台结构。上述结构的阀帽与单向阀阀体的进气口之间的接触面积较高,可有利于提高气密性。
[0010]优选地,所述按压阀包括有按压阀阀体、按压阀阀芯以及按压阀复位弹簧;所述按压阀阀芯包括有按压阀阀杆、连接于按压阀阀杆上端的按压头、成型于按压阀阀杆下端的
凸缘,所述按压阀阀杆内部中空形成有阀杆管道,同时所述按压头内留有连接所述阀杆管道与雾化喷嘴的按压头管道,所述按压阀阀杆下侧的侧壁开有通孔,所述按压阀阀杆还在凸缘以上的外表面套设有第三密封胶圈;所述按压阀阀体内留配合所述按压阀阀杆的按压阀导孔,同时在按压阀导孔的下侧成型有连通所述吸管并配合所述凸缘的台阶孔,所述按压阀导孔内壁嵌入有第四密封胶圈;所述按压阀复位弹簧设置于按压头与按压阀阀体之间。当按压阀处于关闭状态下,按压阀阀芯整体受按压阀复位弹簧的带动顶升,同时其按压阀阀杆下端的凸缘以及第三密封胶圈受带动下与台阶孔的边缘抵触,此外按压阀阀杆侧壁的通孔留在按压阀导孔内,从而封闭通孔和导流孔,防止药液喷出,当按压头受按压后其按压阀阀杆下降使通孔暴露于台阶孔内从而使药液可通过通孔进入阀杆管道内并最终沿阀杆管道、按压头管道和雾化喷嘴喷出。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按压阀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按压阀在打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

瓶体,2

瓶盖,21

第一密封胶圈,3

气囊,31

软管,4

雾化喷嘴,5

按压阀,51

按压阀阀体,511

台阶孔,512

第四密封胶圈,521

按压阀阀杆,5211

阀杆管道,5212

凸缘,5213

通孔,5214

第三密封胶圈,522

按压头,5221

按压头管道,53

按压阀复位弹簧,6a

第一单向阀,6b

第二单向阀,61

单向阀阀体,621

单向阀阀杆,622

阀帽,623

第二密封胶圈,63

单向阀复位弹簧,7

吸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呼吸科雾化喷药器,包括瓶体1、瓶盖2、气囊3、雾化喷嘴4、按压阀5。
[0019]其中所述瓶体1与瓶盖2之间螺纹连接,并且在所述瓶盖2的底面嵌入有第一密封胶圈21。
[0020]所述气囊3的进气口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a,同时该气囊3通过软管31连接所述瓶盖2并在软管31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二单向阀6b。其第一单向阀6a可实现气体单向输入气囊3内,二第二单向阀6b可实现气体单向输入至瓶体1内在本实施中,所述第一单向阀6a和第二单向阀6b均包括有单向阀阀体61、单向阀阀芯以及单向阀复位弹簧63,其中所述的单向阀阀体61两端分别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单向阀阀芯包括有用于阀杆以及成型于单向阀阀杆621端部的阀帽622,所述阀帽622套有第二密封胶圈623并通过所述单向阀复位弹簧63带动封堵单向阀阀体61的进气口,所述阀帽622以及单向阀阀体61的进气口呈配合的锥台结构,阀帽622与单向阀阀体61的进气口之间的接触面积较高,可有利于提高气密性。所述单向阀阀体61内还设置有配合所述单向阀阀杆621的单向阀导孔以引导所述单向阀阀芯沿
阀杆轴向滑动。
[0021]第一单向阀6a和第二反向阀均可实现气体单向通过,具体地单向阀阀芯在单向阀复位弹簧63的带动下其阀帽622封堵单向阀阀体61的进气口,实现其进气口常闭并防止气体反向输出,当气体从进气口的一侧输入时气压推动单向阀阀芯使阀帽622对单向阀阀体61进气口的封堵作用取消,气体顺利进入单向阀阀体61内并从出气口输出。
[0022]所述按压阀5设置于瓶盖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科雾化喷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瓶体(1)、瓶盖(2)、气囊(3)、雾化喷嘴(4)、按压阀(5);其中所述气囊(3)的进气口设置有第一单向阀(6a),同时该气囊(3)通过软管(31)连接所述瓶盖(2)并在软管(31)的出气口设置有第二单向阀(6b),所述按压阀(5)设置于瓶盖(2)上表面,该按压阀(5)的进口连接有向下延伸至瓶体(1)内腔底部的吸管(7),同时所述按压阀(5)的出口与所述雾化喷嘴(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雾化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与瓶盖(2)之间螺纹连接,并且在所述瓶盖(2)的底面嵌入有第一密封胶圈(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科雾化喷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向阀(6a)和第二单向阀(6b)均包括有单向阀阀体(61)、单向阀阀芯以及单向阀复位弹簧(63),其中所述的单向阀阀体(61)两端分别开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单向阀阀芯包括有用于阀杆以及成型于单向阀阀杆(621)端部的阀帽(622),所述阀帽(622)套有第二密封胶圈(623)并通过所述单向阀复位弹簧(63)带动封堵单向阀阀体(61)的进气口,所述单向阀阀体(61)内还设置有配合所述单向阀阀杆(621)的单向阀导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倩康剑李新艳李卓伟尚尔波叶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