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2354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底座的内腔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套,两个滑套之间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杆。本技术通过滑杆和滑套能够方便压板的使用,使其能够平稳的上下移动,通过转盘能够与电机配合控制调节杆和控制杆的使用高度,通过负压盘能够与地面接触,并固定底座的使用位置,解决了现有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位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消化内科,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在消化内科中使用内镜对患者胃肠道进行检查时需要使用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对内镜进行固定,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

2、如技术:“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公开号:“cn211658094u”,该专利采用左端倾斜连接杆和右端倾斜连接杆可以达到辅助固定支撑内镜管道的作用,能够减小内镜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的移动,并且可以将检查的管道进行提高,减小了局部受力,但是该专利存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仅通过四个滚轮与地面接触,其接触面积较小,遇到碰撞很容易导致其发生位移,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操作,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实现了稳定性能好,安全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位移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底座的内腔设置有稳定机构,所述稳定机构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滑套,两个滑套之间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压杆的底部贯穿底座并固定连接有负压盘,所述底座内腔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底部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机,两个风机相反一侧的出风口均贯穿至底座的外侧,两个风机相对一侧的进风口均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风机的一端贯穿至负压盘的内腔。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块,所述放置块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放置块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两个电动推杆相反一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推轮,所述调节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块。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调节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架。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吸盘的一侧贯穿底座并与滑套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板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软管配合使用的开口,所述弹簧的底部与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压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底座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前侧的两侧均设置有检修板,检修板的后侧与底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通过滑杆和滑套能够方便压板的使用,使其能够平稳的上下移动,通过转盘能够与电机配合控制调节杆和控制杆的使用高度,通过负压盘能够与地面接触,并固定底座的使用位置,解决了现有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稳定性较差,容易发生位移的问题。

14、2、该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通过气缸能够调节放置块的使用高度,通过调节板能够方便调节内镜的使用角度,通过推轮能够与电动推杆和推块配合控制调节板的使用角度,通过移动轮能够方便底座进行移动,通过放置架能够方便对内镜进行定位固定,通过吸盘能够与地面贴合,通过固定杆能够与滑套配合控制吸盘的使用高度,通过开口能够方便软管的使用,通过弹簧能够使压板进行复位,通过滑块和滑槽能够方便压板的使用,使其能够平稳的上下移动,通过检修板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底座内的零部件进行维护修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2),所述底座(1)的内腔设置有稳定机构(3),所述稳定机构(3)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301),所述滑杆(301)的表面套设有滑套(302),两个滑套(302)之间固定连接有压板(303),所述压板(30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304),所述压板(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杆(305),所述压杆(305)的底部贯穿底座(1)并固定连接有负压盘(306),所述底座(1)内腔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07),所述电机(307)输出端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盘(308),所述转盘(30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309),所述调节杆(309)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杆(310),所述控制杆(310)的底部与压板(30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机(311),两个风机(311)相反一侧的出风口均贯穿至底座(1)的外侧,两个风机(311)相对一侧的进风口均连通有软管(312),所述软管(312)远离风机(311)的一端贯穿至负压盘(306)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01),所述气缸(201)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块(202),所述放置块(202)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板(203),所述放置块(202)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204),两个电动推杆(204)相反一侧的输出端均固定连接有推轮(205),所述调节板(2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推块(2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4),所述调节板(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架(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两侧的底部均设置有吸盘(6),所述吸盘(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远离吸盘(6)的一侧贯穿底座(1)并与滑套(30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03)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软管(312)配合使用的开口,所述弹簧(304)的底部与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03)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8),所述底座(1)内腔的前侧和后侧均开设有与滑块(8)配合使用的滑槽(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前侧的两侧均设置有检修板,检修板的后侧与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2),所述底座(1)的内腔设置有稳定机构(3),所述稳定机构(3)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301),所述滑杆(301)的表面套设有滑套(302),两个滑套(302)之间固定连接有压板(303),所述压板(30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304),所述压板(30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压杆(305),所述压杆(305)的底部贯穿底座(1)并固定连接有负压盘(306),所述底座(1)内腔后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07),所述电机(307)输出端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转盘(308),所述转盘(308)的前侧固定连接有调节杆(309),所述调节杆(309)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杆(310),所述控制杆(310)的底部与压板(30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风机(311),两个风机(311)相反一侧的出风口均贯穿至底座(1)的外侧,两个风机(311)相对一侧的进风口均连通有软管(312),所述软管(312)远离风机(311)的一端贯穿至负压盘(306)的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消化内科内镜用固定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缸(201),所述气缸(201)输出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块(202),所述放置块(202)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调节板(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怀葱梁华超钟冠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增城区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