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桩结合竖锚的新型支护型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505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5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基坑工程领域,是一种斜桩结合竖锚的新型支护型式,新型支护型式的主要构成有:斜桩、竖锚,冠梁、水泥土搅拌桩。斜桩的主要作用是前排挡土及支撑坡面土体,顶部通过冠梁相连成为一体;竖锚的作用是增加斜桩的抗倾覆能力和控制基坑侧壁的水平向位移、增加整个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水泥土搅拌桩的主要作用是止水,通过降水,保证斜桩下部土体干燥及锚杆或锚索锚固力不损失。本新型支护型式是一种无内支撑的基坑围护结构,可减小基坑侧壁变形过大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避免了传统内支撑结构对土方开挖及地下结构施工的影响,缩短工程的施工工期。短工程的施工工期。短工程的施工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桩结合竖锚的新型支护型式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基坑工程领域,涉及一种斜桩结合竖锚的新型支护型式。

技术介绍

[0002]较浅基坑围护结构常用的几种类型主要有:排桩+支撑(锚杆(索))、双排桩、重力式挡墙、排桩悬臂、排桩+斜抛撑。其中,采用支撑结构时,水平支撑覆盖了整个基坑开挖面,导致基坑内土方开挖及运输、地下结构施工不便、增加了整个项目的施工工期及造价成本等问题,基坑面积越大,以上问题越突出;又因现行规定,锚杆(索)长度不可以超越用地红线,造成许多基坑工程不可以使用锚杆(索);双排桩、重力式挡墙、排桩悬臂三种结构,对于小于5m的基坑施工较多,但是,施工过程中的围护墙体变形过大却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采用斜抛撑时,斜抛撑底部土方的二次开挖一直是斜抛撑使用中的主要问题。
[0003]针对以上各种围护型式的缺点,国内专业人士创造了几种新的斜抛撑型式的围护结进行解决,这几种结构对于斜撑下部土方二次开挖的解决方式基本是一致的,将斜撑坑内一端置于基坑开挖面以下,土方开挖时,一次性将坑内土方挖完,斜撑杆件焊接止水钢板,然后穿越底板及地库外墙,这种新型结构同样会影响地下结构施工。
[0004]根据以上分析,本技术将斜桩和竖锚结合,使得基坑开挖面上、下没有影响项目施工的构件存在、避免斜撑穿过底板及外墙、围护结构变形小、有利于周边环境的保护,是一种简单、高效、可操作的新型围护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
[0006]一种斜桩结合竖锚的新型支护型式,其主要构成有:斜桩、竖锚,冠梁、水泥土搅拌桩;所述的斜桩设置于基坑内侧的斜向支撑结构,斜桩外侧为竖锚,竖锚锁定位置位于斜桩顶部冠梁上部,竖锚外侧为水泥土搅拌桩。
[0007]所述的斜桩位于基坑内一侧,桩端必须进入相对稳定土层,斜桩下部的土方不挖除。
[0008]所述的斜桩材质为混凝土预制桩或型钢,型钢主要为H型钢或钢管,施工时采用静压桩机压入或振动插入。
[0009]所述的竖锚可以为锚杆,亦可为锚索锁定位置位于斜桩冠梁上部,竖锚锚固段必须位于基坑底部圆弧滑动面以下的稳定土层中。
[0010]所述的水泥土搅拌桩位于竖锚外侧,并与竖锚间距大于200mm,水泥土搅拌桩必须先于竖锚施工。
[0011]所述的斜桩当其前排挡土及支撑坡面土体时,顶部通过冠梁相连成为一体;竖锚提供斜桩的抗倾覆能力和控制基坑侧壁的水平向位移、增加整个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水泥土搅拌桩提供止水效果,通过降水,保证斜桩下部土体干燥及锚杆或锚索锚固力不损失。
[0012]本方法具有以下显著的优势:
[0013]1、本技术将斜桩与竖锚结合,结构简单,施工便宜,没有施工技术难点。
[0014]2、与现有支护型式相比,本技术所需施工空间较小,结构体不超过用地红线。
[0015]3、与现有的斜抛撑结构相比,技术施工完成后,基坑没有支撑结构杆件,坑内土方可采用大开挖方式清除,斜撑底部土方不需清除,节约了土方开挖量,且斜撑不需要穿过地下结构。
[0016]4、与水泥土重力式挡墙相比,本技术前部采用斜桩,垂直方向有竖锚,斜撑底部土方不开挖,有利于斜坡土方稳定,竖锚可施加预应力,围护结构侧向变形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可以降低到最小。
[0017]5、与传统的围护结构相比,本技术对工期和造价的节约要大于传统围护结构。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斜桩结合竖锚的新型支护型式剖面图;
[0019]图2为斜桩结合竖锚的新型支护型式平面图一;
[0020]图3为斜桩结合竖锚的新型支护型式平面图二;
[0021]其中:1-锚具垫板、2-锚具、3-冠梁、4-斜桩、5-竖锚;6-水泥土搅拌桩、7-护坡、8-基坑顶部截水沟、9-地下结构、10-潜在滑动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为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型式,其具体型式见附图所示,主要构成有:斜桩、竖锚,冠梁、水泥土搅拌桩;其中,斜桩可以为混凝土预制桩,也可以是H型钢或钢管,采用静压桩机或振动压入土中,桩端必须位移相对稳定土层中,在新型结构中主要作用是前排挡土及支撑坡面土体,顶部通过冠梁相连成为一体;竖锚为锚杆(索),采用施工方法施工即可,在新型结构中的作用是增加斜桩的抗倾覆能力和控制基坑侧壁的水平向位移;水泥土搅拌桩可采用现有的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设备施工,其主要作用是止水,通过降水,保证斜桩下部土体干燥及锚杆(索)锚固力不损失。本技术保护对象为此种新型围护型式,不限于基坑领域使用,不限于附图给出的两种平面分布型式,不限于新型结构中的构件材质及型号,类似结构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技术新型结构实施过程说明如下:
[0023]第一步,根据施工图纸准确定位,采用静压桩机压入或振动插入斜桩,其桩端必须进入相对稳定土层;
[0024]第二步,根据施工图纸准确定位,施工止水帷幕;
[0025]第三步,在斜桩与止水帷幕之间位置施工竖锚,竖锚顶部位于斜桩顶部位置;
[0026]第四步,将斜桩顶部与冠梁钢筋笼连接,将竖锚锚筋穿过冠梁钢筋笼,在锚筋冠梁段套入PVC管,防止混凝土将锚筋固结无法张拉预应力;
[0027]第五步,待冠梁混凝土及竖锚锚固体达到设计强度后,张拉竖锚预应力并锁定;
[0028]第六步,开挖基坑内土方,并随挖随施工斜桩间的喷射混凝土护面;
[0029]第七步,基坑开挖到底,施工地下结构,待地下结构施工完成后,回填基坑;
[0030]第八步,卸除竖锚预应力,竖锚为可回收锚杆时,拔出锚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桩结合竖锚的新型支护型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斜桩结合竖锚的新型支护型式主要构成有:斜桩、竖锚,冠梁、水泥土搅拌桩;所述的斜桩设置于基坑内侧的斜向支撑结构,斜桩外侧为竖锚,竖锚锁定位置位于斜桩顶部冠梁上部,竖锚外侧为水泥土搅拌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桩结合竖锚的新型支护型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桩位于基坑内一侧,桩端必须进入相对稳定土层,斜桩下部的土方不挖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桩结合竖锚的新型支护型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桩材质为混凝土预制桩或型钢,型钢主要为H型钢或钢管,施工时采用静压桩机压入或振动插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桩结合竖锚的新型支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玉石谢晓东刘国锋谢曙东赵伟明鲍国强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城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