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曳引机磁钢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354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梯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曳引机磁钢盘,安装在电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壳体,呈圆柱状;多个导磁铁芯,设置在转子壳体的内壁上;以及多个磁钢片,设置于相邻两个导磁铁芯之间,其中,导磁铁芯由多个硅钢片沿转子壳体的轴向叠加,导磁铁芯沿转子壳体的周向均匀排布,硅钢片靠近转子壳体轴线的一端具有连接部,相邻二个导磁铁芯的连接部形成一个安装区域,磁钢片固定于安装区域中,磁钢片为长方体。硅钢片靠近转子壳体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可被燕尾柱插入并固定的燕尾槽,转子壳体内壁设置有与燕尾槽相对应的燕尾柱,用于与燕尾槽相配合,使得导磁铁芯以及磁铁片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曳引机磁钢盘
本技术属于电梯
,具体涉及一种曳引机磁钢盘。
技术介绍
电梯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又称电梯主机。功能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它由电动机、制动器、联轴器、减速箱、曳引轮、机架和导向轮及附属盘车手轮等组成。电梯曳引机一般都是采用金属外壳,其磁钢盘也是和普通外转子电机类似:转子铁芯通常采用硅钢片叠压形成,再将形成转子磁极的磁钢采用胶水粘贴在转子铁芯表面。现有技术中,转子外壳为金属件,磁钢片为从一个长条状的磁钢体上切割下来的弧形片状结构。这种弧形的磁钢片在加工过程中损耗较多,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曳引机磁钢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曳引机磁钢盘,安装在电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壳体,呈圆柱状;多个导磁铁芯,设置在转子壳体的内壁上,沿转子壳体的周向均匀排布;以及多个磁钢片,呈长方体,设置在相邻两个导磁铁芯之间,其中,导磁铁芯由多个硅钢片沿转子壳体的轴向叠加形成,硅钢片靠近转子壳体轴线的一端的两侧具有沿转子壳体周向延伸的凸部,相邻两个硅钢片的所述凸部相配合,用于对磁钢片进行限位。本技术提供的曳引机磁钢盘,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硅钢片靠近转子壳体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燕尾槽,转子壳体内壁设置有与燕尾槽相对应的燕尾柱,用于与燕尾槽相配合,使得导磁铁芯以及转子壳体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曳引机磁钢盘,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燕尾槽与燕尾柱之间通过粘合剂进行固定,磁钢片、导磁铁芯以及转子壳体之间通过粘合剂进行固定。本技术提供的曳引机磁钢盘,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转子壳体的材料为片状模塑料。本技术提供的曳引机磁钢盘,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转子壳体内壁上设置有沿转子壳体的周向延伸的外凸部,硅钢片以及磁钢片设置在外凸部上。本技术提供的曳引机磁钢盘,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转子壳体的端部设置有向转子壳体的轴向延伸的螺纹孔,螺纹孔内设置有对应的用于连接电机的螺钉。技术作用与效果根据本技术的曳引机磁钢盘其包括主要结构转子壳体、多个导磁铁芯以及多个磁钢片。其中,导磁铁芯由多个硅钢片叠压而成,硅钢片的两边倾斜,且端部具有凸部,使相邻两个导磁铁芯能够形成一个安装区域,可将呈长方体状的磁钢片安装固定在安装区域中。磁钢片为长方体,只需由长条状的磁钢片进行切割加工,无需额外加工成弧形,可以节省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曳引机磁钢盘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子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子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燕尾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磁铁芯以及磁钢片装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曳引机磁钢盘,安装在电机上。图1是本技术曳引机磁钢盘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曳引机磁钢盘100具有转子壳体10、多个导磁铁芯20以及多个磁钢片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子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转子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2以及图3所示,转子壳体10具有燕尾柱11、外凸部12以及螺纹孔13。转子壳体10呈圆柱状,具有中空的内腔。本实施例中,转子壳体10的材料为片状模塑料(SMC材料)。如图2所示,多个燕尾柱11沿转子壳体10的内壁周向均匀排布。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燕尾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燕尾柱11的截面呈五边形,具有第一凸部111、第二凸部112以及第三凸部113,均呈圆弧状,用于防止用户划伤。其中,第一凸部111以及第二凸部112沿燕尾柱11的中心线11a相对称,第三凸部113向转子壳体10的轴线方向延伸,燕尾柱11与转子壳体10内壁相连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凸部111和第二凸部112之间的距离。如图3所示,外凸部12是转子壳体10内壁上靠近一端沿转子壳体10的周向延伸的外伸平台,导磁铁芯20以及磁钢片30设置在外凸部12上。螺纹孔13设置在转子壳体10的端部,多个螺纹孔13沿转子壳体10的周向均匀排布,每个螺纹孔13向转子壳体10的轴向延伸,在螺纹孔13内设置有对应的用于连接曳引机磁钢盘100以及电机的螺钉14。本实施例中,螺纹孔13的公称直径为8mm,个数为8,在其他实施例中,螺钉14以及螺纹孔13的公称直径以及个数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导磁铁芯以及磁钢片装配结构示意图。如图1以及图5所示,导磁铁芯20沿转子壳体10的内壁的周向均匀排布,由多个硅钢片21沿转子壳体10的轴向叠加而形成的。硅钢片21的中心线与燕尾柱11的中心线11a重合。如图5所示,每个硅钢片21具有两条侧边211,两条侧边211分别从转子壳体10的内壁向转子壳体10的轴线延伸方向互相靠近,也就是说,两条侧边211靠近转子壳体10的轴线的一端向硅钢片21的中心线倾斜。硅钢片21具有两个矩形的孔洞212、燕尾槽22以及凸部23。孔洞212用于减少耗材。燕尾槽22与燕尾柱11相匹配,燕尾槽22的中心线与燕尾柱11的中心线相重合。燕尾槽22具有三个凹部,其中,第一凹部以及第二凹部沿燕尾槽22的中心线相对称,第三凸部向转子壳体10的轴线方向延伸,燕尾槽22靠转子壳体10的内壁的一边长度小于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之间的距离。硅钢片21安装在燕尾柱11上,燕尾柱11卡入燕尾槽22中,燕尾柱11的三个凸部卡在燕尾槽22的三个凹部中,燕尾柱11以及燕尾槽22互相配合可以实现导磁铁芯20以及转子壳体10的连接,使导磁铁芯20不会沿燕尾柱11的中心线11a的方向脱落。燕尾柱11以及燕尾槽21之间再通过粘合剂固定。凸部23为硅钢片21远离转子壳体10的内壁的一端沿转子壳体10的周向延伸的凸起,用于对磁钢片30进行限位。相邻两个导磁铁芯20的凸部23、侧边211以及转子壳体10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安装磁钢片30的安装区域24。如图5所示,磁钢片30呈长方体,多个磁钢片30沿转子壳体10的内壁的周向均匀排布,分别安装在导磁铁芯20形成的安装区域24中。本实施例的燕尾槽与所述燕尾柱之间,磁钢片、导磁铁芯以及转子壳体之间均使用粘合剂进行固定。本实施例的曳引机磁钢盘100的安装过程如下:步骤S1,将一个硅钢片21卡入一个燕尾槽22中,设置于外凸部12上,然后进入步骤S2;步骤S2,将多个硅钢片21依次卡入步骤S1中的燕尾槽22中,形成导磁铁芯20,然后进入步骤S3;步骤S3,重复步骤S1以及步骤S2,直至所有燕尾槽22与导磁铁芯20互相匹配,然后进入步骤S4;步骤S4,相邻两个导磁铁芯20以及转子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曳引机磁钢盘,安装在电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子壳体,呈圆柱状;/n多个导磁铁芯,设置在所述转子壳体的内壁上,沿所述转子壳体的周向均匀排布;以及/n多个磁钢片,呈长方体,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导磁铁芯之间,/n其中,所述导磁铁芯由多个硅钢片沿所述转子壳体的轴向叠加形成,/n所述硅钢片靠近所述转子壳体轴线的一端的两侧具有沿所述转子壳体周向延伸的凸部,相邻两个所述硅钢片的所述凸部相配合,用于对所述磁钢片进行限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曳引机磁钢盘,安装在电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壳体,呈圆柱状;
多个导磁铁芯,设置在所述转子壳体的内壁上,沿所述转子壳体的周向均匀排布;以及
多个磁钢片,呈长方体,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导磁铁芯之间,
其中,所述导磁铁芯由多个硅钢片沿所述转子壳体的轴向叠加形成,
所述硅钢片靠近所述转子壳体轴线的一端的两侧具有沿所述转子壳体周向延伸的凸部,相邻两个所述硅钢片的所述凸部相配合,用于对所述磁钢片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磁钢盘,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硅钢片靠近所述转子壳体的内壁的一侧设置有燕尾槽,
所述转子壳体内壁设置有与所述燕尾槽相对应的燕尾柱,用于与所述燕尾槽相配合,使得所述导磁铁芯以及所述转子壳体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兴满
申请(专利权)人:长鹰信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