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引脚隐藏机构的电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417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9: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引脚隐藏机构的电感器,属于电感器技术领域,包括电感器外壳、延长板、伸展机构、分离机构和保护罩,所述电感器外壳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两个第一通孔分别与伸展机构的上下两端可拆卸连接,伸展机构位于壳体内,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电感器外壳内壁的正面和背面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第一压板、第一滑杆、伸展机构、磁芯和引脚,当需要使用到引脚时,将两侧的第一卡块向内挤压,从而壳体便能推动磁芯向右移动,磁芯便能推动绕线柱并带动引脚向左侧推动,就能使用引脚了,反之将引脚收回,从而达到了对引脚进行隐藏保护,避免了因为不小心而使得引脚受损折断影响工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引脚隐藏机构的电感器
本技术属于电感器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引脚隐藏机构的电感器。
技术介绍
电感器是一种人们日常生活中需要经常使用到的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电路的设计中,是实现多数电路功能不可或缺的元件,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止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止电流流过它,但是现有的电感器的引脚没有进行隐藏的机构,如果在使用时不注意的话,就会使得电感器的引脚受损并折断,引脚一旦被折断,从而就会使得电感器损坏不能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且电感器在使用时,都是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如果灰尘等其他杂质附着于引脚上的话,就会使得电感器的电流运输受损,从而使得电感器的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没有对引脚进行隐藏的机构,如果不注意就会使得引脚被折断,且电感器在工作时,灰尘附着于电感器上会使电感器的工作收到严重影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有引脚隐藏机构的电感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引脚隐藏机构的电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引脚隐藏机构的电感器,包括电感器外壳(1)、延长板(2)、伸展机构(3)、分离机构(12)和保护罩(1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外壳(1)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9),两个第一通孔(9)分别与伸展机构(3)的上下两端可拆卸连接,伸展机构(3)位于壳体(15)内,壳体(15)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电感器外壳(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贴合,所述壳体(1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磁芯(6),所述磁芯(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磁芯(6)分别固定连接在绕线杆的左右两侧面,所述绕线杆的外表面缠绕有线圈(7),磁芯(6)的右侧设置有两个引脚(8),电感器外壳(1)右侧面对应引脚(8)的位置开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引脚隐藏机构的电感器,包括电感器外壳(1)、延长板(2)、伸展机构(3)、分离机构(12)和保护罩(13),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器外壳(1)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开设有第一通孔(9),两个第一通孔(9)分别与伸展机构(3)的上下两端可拆卸连接,伸展机构(3)位于壳体(15)内,壳体(15)的正面和背面分别与电感器外壳(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贴合,所述壳体(15)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磁芯(6),所述磁芯(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磁芯(6)分别固定连接在绕线杆的左右两侧面,所述绕线杆的外表面缠绕有线圈(7),磁芯(6)的右侧设置有两个引脚(8),电感器外壳(1)右侧面对应引脚(8)的位置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电感器外壳(1)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一滑套(5),第一滑套(5)内套设有第一滑杆(14),第一滑杆(14)的一端与第一压板(4)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一滑杆(1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壳体(15)的左侧面,所述电感器外壳(1)的外表面套设有保护罩(13),保护罩(13)的外表面设置有分离机构(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引脚隐藏机构的电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展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壳体(15)内的连接板(303),连接板(303)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02),两个第一弹簧(302)相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301),壳体(15)上表面和下表面对应第一卡块(301)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三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正殿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格莱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