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3777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其中,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沿第一方向按预设规则排列;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和第四光阑的中心处于同一光轴上,用于限制被测激光光束宽度;激光功率计用于测量被测激光光束通过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和第四光阑后的激光功率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大功率、大光斑的激光光束进行发散角的检测,提高检测速度及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激光检测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激光作为一种能量输出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医学中,其光束发散角对预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标准0307-2011、YY0844-2011、YY0845-2011、YY1300-2016、YY1301-2016中涉及光束发散角的检测均引用ISO11146中的检测方法。其中,激光输出功率较大、光斑尺寸较大的光束发散角适用于ISO11146-3中的光阑法。目前,针对光阑法的检测没有相应的设备和仪器,都是采用人工搭建光路的方法,工作量很大,耗时并且有较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沿直线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和第四光阑的中心处于同一光轴上;第一光阑10和第四光阑13的孔径为0~20mm,第二光阑11和第三光阑12的孔径为20~100mm。进一步地,所述被测激光光束的宽度小于20mm;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沿直线方向依次排列。进一步地,所述被测激光光束的宽度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100mm;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激光功率计和第四光阑沿直线方向依次排列。进一步地,还包括导轨、待测激光夹具和同心轴指示器;所述导轨沿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与导轨滑动连接;用于发出被测激光光束的待测激光器件安装在所述待测激光夹具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导轨支撑部分;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均通过导轨支撑部分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光阑通过光学接杆和可调角度接杆夹连接导轨支撑部分。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支撑部分的高度范围为15cm~25cm。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为带有刻度的导轨,其材质为钢质,长度范围为100cm~120cm,宽度范围为5cm~8cm,高度范围为1cm~5cm,精度为1mm。进一步地,所述待测激光夹具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高度范围为10mm~80mm,宽度范围为10mm~80mm。进一步地,所述同心轴指示器为激光器,激光器峰值的波长在400nm~800nm之间,输出功率≤1mW。进一步地,所述激光器的输出中心与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的中心处于同一光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将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沿第一方向按预设规则排列;四个光阑的中心处于同一光轴上用于限制被测激光光束宽度;激光功率计用于测量被测激光光束通过光阑后的激光功率值。本技术可用于大功率、大光斑的激光光束进行发散角的检测,提高检测速度及准确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测试被测激光光束宽度小于20mm的光束发散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测试被测激光光束宽度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100mm的光束发散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采用的可调角度接杆夹示意图;图中:导轨1、待测激光夹具2、导轨支撑部分3、同心轴指示器9、第一光阑10、第二光阑11、第三光阑12、第四光阑13、激光功率计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考图1,其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测试被测激光光束宽度小于20mm的光束发散角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光阑10、第二光阑11、第三光阑12、第四光阑13和激光功率计14。其中,第一光阑10、第二光阑11、第三光阑12、第四光阑13和激光功率计14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第一光阑10、第二光阑11、第三光阑12和第四光阑13的中心处于同一光轴上,用于限制被测激光光束宽度;第一光阑10和第四光阑13的孔径为0~20mm,第二光阑11和第三光阑12的孔径为20~100mm。激光功率计14用于测量被测激光光束依次通过第一光阑10、第二光阑11、第三光阑12和第四光阑13后的激光功率值。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在本实施例中,检测装置放置于水平桌面时,水平x方向为第一方向,y方向为第二方向。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导轨1、待测激光夹具2和同心轴指示器9。导轨1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光阑10、第二光阑11、第三光阑12、第四光阑13和激光功率计14放置于导轨1上,以使第一光阑10、第二光阑11、第三光阑12、第四光阑13和激光功率计14可沿述第一方向滑动。待测激光夹具2用于固定用于发出被测激光光束的待测激光器件。同心轴指示器9用于指示光轴位置,便于调节待测激光光束中心至光轴上。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装置还包括导轨支撑部分3。第一光阑10、第二光阑11、第三光阑12、第四光阑13和激光功率计14均通过导轨支撑部分3与导轨1滑动连接,导轨支撑部分3可带动第一光阑10、第二光阑11、第三光阑12、第四光阑13和激光功率计14在导轨上滑动。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导轨支撑部分3的高度范围为15cm~25cm;所述第一光阑10通过光学接杆和可调角度接杆夹连接导轨支撑部分3,使第一光阑10可在yz竖直平面内任意角度旋转并固定。本实施例采用的可调角度接杆夹如图3所示,为美国理波Newport公司的M-MCA-2。第一光阑10和连接导轨支撑部分3的光学接杆分别插入可调角度接杆夹的两个夹孔中,通过旋紧固定角度,通过旋松螺栓调节角度。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导轨1为带有刻度的导轨,其材质为钢质,长度范围为100cm~120cm,宽度范围为5cm~8cm,高度范围为1cm~5cm,精度为1mm。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待测激光夹具2上设有凹槽,凹槽用于固定待测激光器件,凹槽的高度范围为10mm~80mm,宽度范围为10mm~80mm。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同心轴指示器9为激光器,激光器峰值的波长在400nm~800nm之间,输出功率≤1mW。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同心轴指示器9的输出中心与所述第一光阑10、第二光阑11、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沿直线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和第四光阑的中心处于同一光轴上;第一光阑和第四光阑的孔径为0~20mm,第二光阑和第三光阑的孔径为20~10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沿直线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和第四光阑的中心处于同一光轴上;第一光阑和第四光阑的孔径为0~20mm,第二光阑和第三光阑的孔径为20~1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被测激光光束的宽度小于20mm;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沿直线方向依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被测激光光束的宽度大于等于20mm且小于100mm;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激光功率计和第四光阑沿直线方向依次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待测激光夹具和同心轴指示器;所述导轨沿直线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光阑、第二光阑、第三光阑、第四光阑和激光功率计与导轨滑动连接;用于发出被测激光光束的待测激光器件安装在所述待测激光夹具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激光光束发散角的检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敏李雯黄丹赵祥瑞黄寅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