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366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解决了径向密封圈安装不便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外加热管、内加热体和密封端盖,外加热管套设于内加热体的外侧并形成供液体流动的加热流道,外加热管和/或内加热体的外周侧面设有密封面,密封面与密封端盖之间设有径向密封圈,密封端盖的外侧面设有供径向密封圈安装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槽口处设有引导径向密封圈沿轴向压入密封槽的导向面,导向面沿径向密封圈的压入方向向内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导向面快速引导径向密封圈压入密封槽内,保证径向密封圈安装到位,操作更加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电
,特别是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为提高即热加热管的加热效率,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内外加热的液体加热管,包括内加热管和套设于内加热管外侧的外加热管,内加热管和外加热管之间设有供液体流动的加热流道,内加热管和外加热管的两端通过密封端盖实现密封连接,为保证内加热管和外加热管与密封端盖的密封配合,一般在密封端盖的内周侧面设置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均设置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内加热管和密封端盖在径向上夹紧第一密封圈实现密封,外加热管和密封端盖在径向上夹紧第二密封圈实现密封。但整个安装过程是先将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先安装至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然后插接内加热管和外加热管,但在插接过程中,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容易随加热管移动而移出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不仅操作不便,而且导致两个密封圈安装不到位,大大影响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快速引导径向密封圈压入密封槽内,保证径向密封圈安装到位,操作更加省力。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外加热管、内加热体和密封端盖,外加热管套设于内加热体的外侧并形成供液体流动的加热流道,外加热管和/或内加热体的外周侧面设有密封面,密封面与密封端盖之间设有径向密封圈,密封端盖的外侧面设有供径向密封圈安装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槽口处设有引导径向密封圈沿轴向压入密封槽的导向面,导向面沿径向密封圈的压入方向向内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面与密封面在径向上的最大间距D1大于径向密封圈的径向宽度s。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面在轴向上的宽度H1小于径向密封圈的轴向宽度d的一半。进一步的,所述导向面在轴向上的宽度H1≥0.2d。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槽的外圈侧壁与密封面在径向上的间距D2小于径向密封圈的径向宽度s。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槽的外圈侧壁与密封面在径向上的间距D2为0.5s~0.7s。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槽在轴向上的深度H2大于径向密封圈的轴向宽度d。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槽在轴向上的深度H2为1.2d~1.8d。进一步的,所述径向密封圈包括用于实现密封端盖与外加热管之间密封的第一径向密封圈,密封槽包括用于安装第一径向密封圈的第一密封槽,外加热管的外侧套设有支架,支架沿轴向与密封端盖抵触并将第一径向密封圈压入第一密封槽内;和/或,所述内加热体在轴向上伸出外加热管,内加热体上伸出外加热管的一端设有压盖,径向密封圈包括用于实现密封端盖与内加热体之间密封的第二径向密封圈,密封槽包括用于安装第二径向密封圈的第二密封槽,压盖沿轴向与密封端盖抵触并将第二径向密封圈压入第二密封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内加热体为碳纤维加热管,外加热管为纳米膜加热管;和/或,所述密封端盖上设有与加热流道连通的进水口或出水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一方面,密封端盖的外侧面设有密封槽,即密封槽的槽口朝向与轴向相同,那么径向密封圈可以沿轴向安装于密封槽内,从而径向密封圈可以先套设于密封面的外侧,径向密封圈随密封面的移动伸入密封槽内,即径向密封圈可以随外加热管或内加热体移动与密封端盖配合,安装简单方便,也减小了径向密封圈的安装阻力,安装更加省力。另一方面,密封槽的槽口处设置导向面,从而密封槽的槽口边缘更加光滑和平整,减小了径向密封圈安装的安装阻力,安装省力,也避免密封槽的槽口处过于锋利而割破径向密封圈。最后,导向面沿径向密封圈的压入方向向内倾斜设置,即径向密封圈在压入安装至密封槽时,径向密封圈先与导向面内径大的一端接触实现定位,然后沿着导向面滑入密封槽,即快速引导径向密封圈压入密封槽内,保证径向密封圈安装到位,操作更加省力。2、导向面与密封面在径向上的最大间距D1大于径向密封圈的径向宽度s。从而导向面的上游端与密封面的间隙足够大,以便径向密封圈与密封槽对准,也避免导向面的上游边缘挤压径向密封圈而损伤径向密封圈。3、导向面在轴向上的宽度H1小于径向密封圈的轴向宽度d的一半。从而在轴向上一半以上的径向密封圈可以压入密封槽内,保证径向密封圈的最大外圈尺寸部分卡入密封槽内,利于密封槽和密封面在径向上可靠地夹紧径向密封圈。4、所述导向面在轴向上的宽度H1≥0.2d。保证导向面与径向密封圈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不仅利于引导径向密封圈轴向压入密封槽内,而且避免径向密封圈的局部与导向面挤压变形过大而划伤径向密封圈。5、密封槽的外圈侧壁与密封面在径向上的间距D2小于径向密封圈的径向宽度s。从而密封槽和密封面在径向上可以夹紧径向密封圈,促进径向密封圈在径向上产生变形,保证径向密封圈与密封面和密封槽的内壁紧贴实现密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液体加热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液体加热装置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中液体加热装置的局部组装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液体加热装置的局部分解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液体加热装置在密封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外加热管1、内加热体2和密封端盖3,外加热管1套设于内加热体2的外侧并形成供液体流动的加热流道5,外加热管1和/或内加热体2的外周侧面设有密封面,密封面与密封端盖3之间设有径向密封圈4,密封端盖3的外侧面设有供径向密封圈4安装的密封槽31,所述密封槽31的槽口处设有引导径向密封圈4沿轴向压入密封槽31的导向面32,导向面32沿径向密封圈4的压入方向向内倾斜设置。一方面,密封端盖3的外侧面设有密封槽31,即密封槽31的槽口朝向与轴向相同,那么径向密封圈4可以沿轴向安装于密封槽31内,从而径向密封圈4可以先套设于密封面的外侧,径向密封圈4随密封面的移动伸入密封槽31内,即径向密封圈4可以随外加热管1或内加热体2移动与密封端盖3配合,安装简单方便,也减小了径向密封圈4的安装阻力,安装更加省力。另一方面,密封槽31的槽口处设置导向面32,从而密封槽31的槽口边缘更加光滑和平整,减小了径向密封圈4安装的安装阻力,安装省力,也避免密封槽31的槽口处过于锋利而割破径向密封圈4。最后,导向面32沿径向密封圈4的压入方向向内倾斜设置,即径向密封圈4在压入安装至密封槽31时,径向密封圈4先与导向面32内径大的一端接触实现定位,然后沿着导向面32滑入密封槽31,即快速引导径向密封圈4压入密封槽31内,保证径向密封圈4安装到位,操作更加省力。为实现径向密封圈4相对导向面32的快速定位,所述导向面32与密封面在径向上的最大间距D1大于径向密封圈4的径向宽度s。从而导向面32的上游端与密封面的间隙足够大,以便径向密封圈4与密封槽31对准,也避免导向面32的上游边缘挤压径向密封圈4而损伤径向密封圈4。本实施例中,为保证径向密封圈4与密封槽31紧密配合,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加热管、内加热体和密封端盖,外加热管套设于内加热体的外侧并形成供液体流动的加热流道,外加热管和/或内加热体的外周侧面设有密封面,密封面与密封端盖之间设有径向密封圈,密封端盖的外侧面设有供径向密封圈安装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槽口处设有引导径向密封圈沿轴向压入密封槽的导向面,导向面沿径向密封圈的压入方向向内倾斜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加热管、内加热体和密封端盖,外加热管套设于内加热体的外侧并形成供液体流动的加热流道,外加热管和/或内加热体的外周侧面设有密封面,密封面与密封端盖之间设有径向密封圈,密封端盖的外侧面设有供径向密封圈安装的密封槽,所述密封槽的槽口处设有引导径向密封圈沿轴向压入密封槽的导向面,导向面沿径向密封圈的压入方向向内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与密封面在径向上的最大间距D1大于径向密封圈的径向宽度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在轴向上的宽度H1小于径向密封圈的轴向宽度d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面在轴向上的宽度H1≥0.2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外圈侧壁与密封面在径向上的间距D2小于径向密封圈的径向宽度s。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的外圈侧壁与密封面在径向上的间距D2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楼伟尉迟衍敏郭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九阳小家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