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350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6
本申请涉及一种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涉及及石油管道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外管体;中间环体,固定在外管体的内壁上,与外管体同轴;内筒体,设置有两组,分别固定在中间环体的两端,所述内筒体的直径由中间环体向外管体的开口端逐渐增大;以及折边,固定连接在内筒体远离中间环体的一端,所述折边朝向外管体的轴线一侧延伸;其中,所述折边和内筒体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分隔槽;所述内筒体和折边之间设有平滑的圆角。本申请能够增强石油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性,降低漏油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
本申请涉及石油管道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
技术介绍
化工领域中,石油管道用于承担油料接卸及输转任务,为了适应生产要求,在生产加工时,石油管道一般为预制的不同长度或尺寸的钢管,通过焊接等方式组合为一体,形成长距离管道。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受到人为因素及加工精度的影响,输油过程中,在管道的连接处经常会出现油料的泄露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石油管道连接处的漏油现象,本申请提供一种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包括:外管体;中间环体,固定在外管体的内壁上,与外管体同轴;内筒体,设置有两组,分别固定在中间环体的两端,所述内筒体的直径由中间环体向外管体的开口端逐渐增大;以及折边,固定连接在内筒体远离中间环体的一端,所述折边朝向外管体的轴线一侧延伸;其中,所述折边和内筒体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分隔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外管体的一端套在其中一段管道上,然后将外管体沿管道轴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管道的侧壁首先插进折边和外管体内壁之间的空隙内,管道贴着折边移动,从内筒体和外管体之间通过,抵压内筒体,内筒体的开口端和折边朝向外管体轴线一侧弯曲,第一分隔槽的尺寸缩小,直到管道的侧端面与中间环体的两侧端面抵接,完成连接过程;然后将另一段管道插进外管体的另一端,其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同。两段管道分别与外管体相连后,由于内筒体存在韧性,内筒体的端部抵紧在管道的内壁上,油料在运输过程中会从内筒体内通过,而不会渗透至管道的外壁与外管体的内壁之间,而且管道抵紧在中间环体的侧端面上,油料泄漏需沿管道与中间环体、外管体之间的缝隙内通过,在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油料的运动路径,降低了油料泄漏的可能。优选的,所述内筒体和折边之间设有平滑的圆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插入外管体内时,会贴着圆弧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同时,圆角的设置,也增大了内筒体和折边与管道之间的接触面积,密封性更强。优选的,所述内筒体靠近中间环体一端的内径等于中间环体的内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中间环体内的通流直径等于内筒体端口处的通流直径,避免流体在内筒体与中间环体的连接处相互碰撞,影响流体在管道内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中间环体的两侧端面上设置有橡胶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管道的两侧端面抵紧在橡胶垫上,橡胶垫为柔性材料,与管道的端面充分贴合,密封性更强。优选的,所述内筒体远离中间环体的一端与外管体的内壁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尽可能增大内筒体的形变量,进而在管道插入后,增强内筒体与管道之间的抵压力。优选的,所述外管体的两端均设有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上沿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二分隔槽;所述外管体的两端于锥形部的一侧分别固定有螺母,所述螺母沿外管体的周向均布有多个,所述螺母上分别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轴线平行于外管体的轴线;所述锥形部外分别套设有卡环,所述螺栓的端部均与卡环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段管道连接在外管体内之后,通过旋动螺栓带动卡环贴着锥形部的外表面移动,卡环移动过程中抵压锥形部,由于锥形部本身具有韧性,会发生微小形变,与管道的外壁紧紧贴合,锥形部将管道抱紧,从而增强了外管体与管道连接的紧密程度,进一步避免了泄露。优选的,所述卡环的截面为圆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增大与锥形部之间的接触面积,卡环沿锥形部移动的过程中更为平滑和顺畅。优选的,所述螺栓的端部设有旋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动螺栓更为省力和顺畅。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两段管道分别与外管体相连后,由于内筒体存在韧性,内筒体的端部抵紧在管道的内壁上,油料在运输过程中会从内筒体内通过,而不会渗透至管道的外壁与外管体的内壁之间,而且管道抵紧在中间环体的侧端面上,油料泄漏需沿管道与中间环体、外管体之间的缝隙内通过,在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油料的运动路径,降低了油料泄漏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剖视图。图中,1、外管体;11、锥形部;12、第二分隔槽;21、中间环体;22、内筒体;23、折边;24、第一分隔槽;25、橡胶垫;31、螺母;32、螺栓;33、卡环;34、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照图1和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包括外管体1、中间环体21、内筒体22以及折边23。外管体1具体为一种钢制的管体,用于连接在相邻的管道之间;中间环体21与外管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中间环体21与外管体1同轴设置,且中间环体21位于外管体1的中间部位;内筒体22设置有两组,分别与中间环体21的两端固定连接,内筒体22具体为一种锥形筒,且内筒体22的直径由中间环体21朝向外管体1的开口端一侧逐渐增大,内筒体22与外管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管道的空间;折边23的一端与内筒体22直径较大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外管体1的轴线一侧延伸,折边23可以为平直边,也可以为弧形边,折边23与外管体1的内壁之间形成扩口空间,用于管道的插入。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折边23和内筒体22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且折边23与内筒体22一体成型,折边23和内筒体22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分隔槽24,第一分隔槽24贯穿整个折边23,将折边23分隔为独立的单元体,且第一分隔槽24延伸至内筒体22轴线方向的中间位置。具体施工操作时,首先将外管体1的一端套在其中一段管道上,然后将外管体1沿管道轴向移动,在此过程中,管道的侧壁首先插进折边23和外管体1内壁之间的空隙内,管道贴着折边23移动,从内筒体22和外管体1之间通过,抵压内筒体22,内筒体22的开口端和折边23朝向外管体1轴线一侧弯曲,第一分隔槽24的尺寸缩小,直到管道的侧端面与中间环体21的两侧端面抵接,完成连接过程;然后将另一段管道插进外管体1的另一端,其过程与上述过程相同。两段管道分别与外管体1相连后,由于内筒体22存在韧性,内筒体22的端部抵紧在管道的内壁上,油料在运输过程中会从内筒体22内通过,而不会渗透至管道的外壁与外管体1的内壁之间,而且管道抵紧在中间环体21的侧端面上,油料泄漏需沿管道与中间环体21、外管体1之间的缝隙内通过,在一定程度上,也延长了油料的运动路径,降低了油料泄漏的可能。另外,在连接完成后,还可在折边23与管道之间涂覆密封材料,一是起到进一步的密封作用,二是避免油料沿管道运输时,在折边23与管道之间的狭小缝隙间产生旋涡,形成紊流。为了方便将管道插进内筒体22与外管体1之间,在内筒体22和折边23的连接处通过圆角平滑过渡,管道会贴着圆弧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管体(1);/n中间环体(21),固定在外管体(1)的内壁上,与外管体(1)同轴;/n内筒体(22),设置有两组,分别固定在中间环体(21)的两端,所述内筒体(22)的直径由中间环体(21)向外管体(1)的开口端逐渐增大;以及/n折边(23),固定连接在内筒体(22)远离中间环体(21)的一端,所述折边(23)朝向外管体(1)的轴线一侧延伸;/n其中,所述折边(23)和内筒体(22)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分隔槽(24)。/n

【技术特征摘要】
1.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管体(1);
中间环体(21),固定在外管体(1)的内壁上,与外管体(1)同轴;
内筒体(22),设置有两组,分别固定在中间环体(21)的两端,所述内筒体(22)的直径由中间环体(21)向外管体(1)的开口端逐渐增大;以及
折边(23),固定连接在内筒体(22)远离中间环体(21)的一端,所述折边(23)朝向外管体(1)的轴线一侧延伸;
其中,所述折边(23)和内筒体(22)上沿其周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分隔槽(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22)和折边(23)之间设有平滑的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22)靠近中间环体(21)一端的内径等于中间环体(21)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管道连接处防泄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环体(21)的两侧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国永赵鹏飞于一波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润达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