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技术

技术编号:2843502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息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启动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进行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通信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第五代(5thGeneration,5G)新无线(NewRadio,NR)系统的车辆到其他设备(VehicletoEverything,V2X)中,引入了单播连接和组播连接;但是,如何实现电子设备之间的控制,如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的控制、或者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控制,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V2X中电子设备之间的控制。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启动第一定时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进行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通信的终端设备。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第一发送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n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信息;/n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启动第一定时器;/n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进行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通信的终端设备。/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启动第一定时器;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进行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通信的终端设备。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信息,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通信。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进行组播通信。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广播通信。


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是否保持。


根据权利要求2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质量。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连接质量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侧行链路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侧行链路的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和侧行链路的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连接的服务质量QoS属性。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第一信息的相关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由第二终端设备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设备。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发送参数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参数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接收参数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服务质量QoS属性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高层下发的参数配置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发送参数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参数信息,包括: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承载的相关参数。


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发送参数信息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参数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无线资源控制RRC层的参数、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参数、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的参数、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参数、物理层PHY层的参数、无线接入技术RAT的选择参数、和通信模式。


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AT的选择参数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通过长期演进LTE网络传输;
通过新无线NR网络传输;
通过LTE网络或NR网络传输;
通过LTE网络和NR网络传输。


根据权利要求2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上报。


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情况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传播方式、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识别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PLMN标识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PLMN类别、目标地址和/或源地址、提供者服务标识PSID、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标识ITS-AID、接入方式、承载、逻辑信道、信道条件、速度、同步类型、和通信模式。


根据权利要求2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对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进行预处理之后的数值。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处理为对下述中的至少一项进行预处理:
传播方式、第二终端设备识别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PLMN标识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PLMN类别、目标地址和/或源地址、PSID、ITS-AID、接入方式、承载、逻辑信道、信道条件、速度、同步类型、和通信模式。


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处理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最大值处理、最小值处理、和平均值处理。


根据权利要求2至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资源使用情况和/或功率使用情况。


根据权利要求2至2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承载的相关参数。


根据权利要求2至2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RRC层的参数、PDCP层的参数、RLC层的参数、MAC层的参数、PHY层的参数、RAT的选择、和通信模式的选择。


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AT的选择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通过LTE网络传输;
通过新无线NR网络传输;
通过LTE网络或NR网络传输;
通过LTE网络和NR网络传输。


根据权利要求1至2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传播方式、第二终端设备的PLMN标识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PLMN类别、第二终端设备识别标识、目标地址、源地址、提供者服务标识PSID、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标识ITS-AID、接入方式、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层下发的参数配置信息、承载标识、逻辑信道标识以及通信模式。


根据权利要求2至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的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定时器结束。


根据权利要求2至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层发送第四消息。


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四消息用于指示连接失败。


根据权利要求2至26、28和2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五消息。


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五消息用于指示连接失败。


根据权利要求2至26、28至3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连接重建立过程。


根据权利要求2至2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再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信息,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触发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参数组合;所述第一参数组合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发送参数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接收参数。


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参数组合通过高层信令传输。


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参数组合以容器的方式通过高层信令传输。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需要发送的第一参数组合中第一参数的类型。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下述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发送参数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接收参数。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为下述中的任意一项:
PC5-signaling信令消息、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连接建立请求消息、进行安全参数配置消息、确认安全参数配置完成消息、和确认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参数组合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定时器结束。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层发送第六消息。


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六消息用于指示连接失败。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9、41和4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七消息。


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七消息用于指示连接失败。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9、41至4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连接重建立过程。


根据权利要求34至3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在所述第一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再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根据权利要求34至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长度内,准备好进行所述第一参数组合的发送。


根据权利要求34至4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参数组合用于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第一参数进行配置。


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情况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服务质量QoS属性、传播方式、第二终端设备识别标识、目标地址、源地址、提供者服务标识PSID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标识ITS-AID、无线接入类型RAT以及第二终端设备的高层下发的参数配置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34至4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参数组合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发送资源;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资源;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发送资源池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资源池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发送功率相关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34至5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参数组合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服务质量QoS属性、传播方式、第二终端设备识别标识、目标地址、源地址、提供者服务标识PSID、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标识ITS-AID、无线接入类型RAT以及第二终端设备的高层下发的参数配置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参数组合包括服务质量QoS属性时,所述第一参数组合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要求发起具有所述QoS属性的业务。


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所述第一参数组合包括服务质量QoS属性时,所述第一参数组合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要求释放具有所述QoS属性的业务。


根据权利要求34至5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参数组合由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已有的业务确定;
和/或所述第一参数组合由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根据新发生的业务确定。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信息,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数组合,所述第二参数组合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发送参数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接收参数。


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参数组合通过高层信令传输。


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参数组合以容器的方式通过高层信令传输。


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参数组合通过RRC信令传输。


根据权利要求55至5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数组合,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层触发。


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数组合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层触发,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数组合由下述高层消息中的至少一项触发:
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安全参数配置消息、安全参数配置完成消息、和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层消息携带于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内,与所述第二参数组合同时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


根据权利要求55至5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数组合,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接入层触发。


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接入层触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数组合,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五参数组合,所述第五参数组合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发送参数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接收参数;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五参数组合成功。


根据权利要求55至5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数组合,由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触发。


根据权利要求55至5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数组合,通过周期性触发实现。


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为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PC5-signaling信令消息、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安全参数配置消息、确认安全参数配置完成消息、以及确认连接建立完成消息。


根据权利要求55至6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参数组合用于针对不同的情况对第二参数进行配置;
所述第二参数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发送参数和/或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接收参数。


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情况包括下述至少一种:
服务质量QoS属性、传播方式、第二终端设备识别标识、目标地址、源地址、提供者服务标识PSID以及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标识ITS-AID、无线接入类型RAT以及第二终端设备的高层下发的参数配置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55至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三消息。


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消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配置所述第二参数组合完成。


根据权利要求55至6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六参数组合,所述第六参数组合用于指示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发送参数;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接收参数。


根据权利要求69或7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六参数组合,所述第六参数组合用于指示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发送参数;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侧行链路数据接收参数。


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六参数组合和所述第三消息使用相同的RRC消息传输。


根据权利要求69或7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消息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拒绝配置所述第二参数组合,或配置所述第二参数组合失败。


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消息指示下述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选择的第三参数组合、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正在使用的第四参数组合、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要求重新建立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侧行连接。


根据权利要去7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消息之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使用所述第二参数组合之前的配置。


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消息之前,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停止至少一个无线承载。


根据权利要求55至7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三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定时器结束。


根据权利要求55至7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上层发送第八消息。


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八消息用于指示连接失败。


根据权利要求55至77、79和8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九消息。


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九消息用于指示连接失败。


根据权利要求55至77、79至8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触发连接重建立过程。


根据权利要求55至7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一定时器未超时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不再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参数组合。


根据权利要求55至8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需要在第二时间长度内,准备好进行第三消息的发送。


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时间长度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和/或覆盖状态相关。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


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


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通信。


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进行组播通信。


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广播通信。


根据权利要求87至9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是否建立和/或释放。


根据权利要求87至9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接受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建立请求。


根据权利要求87至9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是否接受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发送参数配置和/或接收参数配置。


根据权利要求87至9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资源使用情况和/或功率使用情况。


根据权利要求87至9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承载的相关配置。


根据权利要求87至9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无线资源控制RRC层的配置、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配置、无线链路控制RLC层的配置、媒体接入控制MAC层的配置、物理层PHY层的配置、无线接入技术RAT的选择、和通信模式的选择。


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AT的选择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通过长期演进LTE网络传输;
通过新无线NR网络传输;
通过LTE网络或NR网络传输;
通过LTE网络和NR网络传输。


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的服务质量QoS属性和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QoS属性。


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第二信息的相关信息;
所述第二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第二终端设备。


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项:
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发送参数配置信息;
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接收参数配置信息。


根据权利要求87至10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还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传播方式、第二终端设备的PLMN标识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PLMN类别、第二终端设备识别标识、目标地址、源地址、提供者服务标识PSID、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标识ITS-AID、接入方式、第一终端设备的高层下发的参数配置信息、承载标识、逻辑信道标识以及通信模式。


根据权利要求87至10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配置。


根据权利要求10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情况包括下述至少一项:
传播方式、第二终端设备识别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PLMN标识和/或第二终端设备的PLMN类别、目标地址和/或源地址、提供者服务标识PSID、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标识ITS-AID、接入方式、承载、逻辑信道、信道条件、同步类型、和通信模式。


根据权利要求87至10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第一默认配置。


根据权利要求105所述的方法,其中,当满足第一条件时,按照第一默认配置进行参数配置。


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条件包括:无法按照根据不同情况的配置进行参数配置。


根据权利要求103或104所述的方法,对于所述不同情况,按照针对所述配置的优先级顺序进行参数配置。


根据权利要求87至10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通过下述中的至少一项实现:专有RRC信令、广播RRC信令、和预配置信息。


一种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向第二电子设备发送信息,启动第一定时器;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进行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通信的终端设备。


根据权利要求110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向网络设备上报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


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到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包括: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的连接情况。


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通信。


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终端设备进行组播通信。


根据权利要求11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前溪赵振山林晖闵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