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430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烧结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包括轴、小齿轮、轴承和轴承座,小齿轮通过键槽结构固定在轴上,轴的上套接设有第一抛油环,第一抛油环一侧与轴承的内圈边侧抵触,轴的外壁套接设有推卸套,两个轴承座相远离的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设有前端盖和后端盖,轴承外圈分别夹紧在前端盖、后端盖与轴承座内壁间,前端盖内的推卸套的一侧设有第二抛油环,第二抛油环的一侧与推卸套相抵触,前端盖内的第二抛油环通过螺母进行限位固定,后端盖内的推卸套一侧直接通过螺母进行限位固定。安装维护的便携性,具有实用性能,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
本技术涉及烧结机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
技术介绍
烧结机适用于大型黑色冶金烧结厂的烧结作业,它是抽风烧结过程中的主体设备,可将不同成分,不同粒度的精矿粉,富矿粉烧结成块,并部分消除矿石中所含的硫,磷等有害杂质。烧结机按烧结面积划分为不同长度不同宽度几种规格,用户根据其产量或场地情况进行选用。烧结面积越大,产量就越高。随着大型烧结机的发展,混合机也相应增大,其中小齿轮组件为混合机的重要部件,在使用过程中,小齿轮组件的轴承结构由于在工作中长期传递大扭矩,容易造成金属的疲劳变形,使得胀套与紧固件之间产生疲劳磨损,同时由于烧结机的零部件一般比较庞大,导致修复产生一定难度,为企业节省了宝贵的生产时间,降低维护成本,我们提出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烧结机的小齿轮组件安装维护不便捷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包括轴、小齿轮、轴承和轴承座,所述小齿轮通过键槽结构固定在轴上,两个所述轴承呈镜像对称设置在小齿轮的两侧,所述轴的外壁呈镜像对称套接设有两个第一抛油环,所述第一抛油环的一侧与小齿轮相抵触,所述第一抛油环的另一侧与轴承的内圈边侧相抵触,所述轴的外壁套接设有用于固定轴承内圈的推卸套,两个所述轴承座相远离的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设有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轴承外圈分别夹紧在前端盖、后端盖与轴承座内壁间,所述前端盖内的推卸套的一侧设有第二抛油环,所述第二抛油环的一侧与推卸套相抵触,所述前端盖内的第二抛油环通过螺母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后端盖内的推卸套一侧直接通过螺母进行限位固定。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包括通过螺栓上下对合的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所述下轴承座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支撑底座,所述前端盖包括通过螺栓上下对合的上前端盖和下前端盖,所述后端盖通过螺栓上下对合的包括上后端盖和下后端盖,所述上前端盖和下前端盖以及上后端盖和下后端盖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轴承座的边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上轴承座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上对接座,所述下轴承座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下对接座,所述上对接座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调节螺栓,所述上对接座的底部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活动连接设有T型滑块,所述调节螺栓的底端分别通过转轴与T型滑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所述T型滑块的底部等距均分设有若干滑动辊,所述下对接座的顶部设有与所述T型滑块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一侧连通设有敞口槽。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截面槽深大于所述T型滑块的底端厚度,所述敞口槽的槽口宽度大于所述T型滑块的底端宽度。优选的,所述轴承座的内壁与第一抛油环、第二抛油环外壁间分别设有交错的限位槽和限位环。优选的,所述第二抛油环与推卸套间夹接设有锁紧垫圈。优选的,所述轴承为圆锥孔调心滚子轴承。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应用于大型烧结厂烧结机上,通过将轴承座、前端盖和后端盖一分为二的组合设计,利用推卸套将轴承过盈连接在轴上,并利用第一抛油环、第二抛油环及轴承座间的相互夹接配合,将轴承的内外圈限位固定,在烧结机小齿轮装配时提升了装配效率,降低了拆卸难度,同时利用带有调节螺栓、滑动辊、T型滑块的上对接座与带有滑槽、敞口槽的下对接座间的相互配合,在检修过程中,可将调节螺栓松卸,使T型滑块底端与滑槽槽壁顶部的对合锁紧状态松卸,使T型滑块沿插接槽下移至滑槽的底部,持续松卸调节螺栓,使T型滑块顶升上轴承座一定间隙,此时利用滑动辊的滑动摩擦即可轻松推动上轴承座,实现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的错位分离,在不借助起重设备的情况可快速检查轴承座内部运行状态,当需拆卸时,将T型滑块完全推至敞口槽内,即可实现上轴承座和下轴承座上下分离,提升了安装维护的便携性,具有实用性能,适合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提出的锁紧垫圈的正面和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提出的轴承座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中提出的上对接座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提出的下对接座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小齿轮1、轴2、轴承座3、上轴承座31、上对接座311、螺纹孔312、调节螺栓313、T型滑块314、滑动辊315、插接槽316、下轴承座32、下对接座321、滑槽322、敞口槽323、后端盖4、上后端盖41、下后端盖42、第一抛油环5、前端盖6、上前端盖61、下前端盖62、第二抛油环7、支撑底座8、螺母9、推卸套10、轴承11、锁紧垫圈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9,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包括轴2、小齿轮1、轴承11和轴承座3,轴承11为圆锥孔调心滚子轴承,小齿轮1通过键槽结构固定在轴2上,两个轴承11呈镜像对称设置在小齿轮1的两侧,轴2的外壁呈镜像对称套接设有两个第一抛油环5,第一抛油环5的一侧与小齿轮1相抵触,第一抛油环5的另一侧与轴承11的内圈边侧相抵触,轴2的外壁套接设有用于固定轴承11内圈的推卸套10,两个轴承座3相远离的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设有前端盖6和后端盖4,轴承11外圈分别夹紧在前端盖6、后端盖4与轴承座3内壁间,前端盖6内的推卸套10的一侧设有第二抛油环7,第二抛油环7与推卸套10间夹接设有锁紧垫圈12,第二抛油环7的一侧与推卸套10相抵触,前端盖6内的第二抛油环7通过螺母9进行限位固定,后端盖4内的推卸套10一侧直接通过螺母9进行限位固定,轴承座3的内壁与第一抛油环5、第二抛油环7外壁间分别设有交错的限位槽和限位环。轴承座3包括通过螺栓上下对合的上轴承座31和下轴承座32,下轴承座32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支撑底座8,前端盖6包括通过螺栓上下对合的上前端盖61和下前端盖62,后端盖4通过螺栓上下对合的包括上后端盖41和下后端盖42,上前端盖61和下前端盖62以及上后端盖41和下后端盖42分别通过螺栓与轴承座3的边侧固定连接,上轴承座31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上对接座311,下轴承座32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下对接座321,上对接座311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螺纹孔312,螺纹孔312内设有与其相匹配的调节螺栓313,上对接座311的底部设有插接槽316,插接槽316内活动连接设有T型滑块314,调节螺栓313的底端分别通过转轴与T型滑块314的顶部转动连接,T型滑块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包括轴(2)、小齿轮(1)、轴承(11)和轴承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1)通过键槽结构固定在轴(2)上,两个所述轴承(11)呈镜像对称设置在小齿轮(1)的两侧,所述轴(2)的外壁呈镜像对称套接设有两个第一抛油环(5),所述第一抛油环(5)的一侧与小齿轮(1)相抵触,所述第一抛油环(5)的另一侧与轴承(11)的内圈边侧相抵触,所述轴(2)的外壁套接设有用于固定轴承(11)内圈的推卸套(10),两个所述轴承座(3)相远离的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设有前端盖(6)和后端盖(4),所述轴承(11)外圈分别夹紧在前端盖(6)、后端盖(4)与轴承座(3)内壁间,所述前端盖(6)内的推卸套(10)的一侧设有第二抛油环(7),所述第二抛油环(7)的一侧与推卸套(10)相抵触,所述前端盖(6)内的第二抛油环(7)通过螺母(9)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后端盖(4)内的推卸套(10)一侧直接通过螺母(9)进行限位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包括轴(2)、小齿轮(1)、轴承(11)和轴承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齿轮(1)通过键槽结构固定在轴(2)上,两个所述轴承(11)呈镜像对称设置在小齿轮(1)的两侧,所述轴(2)的外壁呈镜像对称套接设有两个第一抛油环(5),所述第一抛油环(5)的一侧与小齿轮(1)相抵触,所述第一抛油环(5)的另一侧与轴承(11)的内圈边侧相抵触,所述轴(2)的外壁套接设有用于固定轴承(11)内圈的推卸套(10),两个所述轴承座(3)相远离的一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设有前端盖(6)和后端盖(4),所述轴承(11)外圈分别夹紧在前端盖(6)、后端盖(4)与轴承座(3)内壁间,所述前端盖(6)内的推卸套(10)的一侧设有第二抛油环(7),所述第二抛油环(7)的一侧与推卸套(10)相抵触,所述前端盖(6)内的第二抛油环(7)通过螺母(9)进行限位固定,所述后端盖(4)内的推卸套(10)一侧直接通过螺母(9)进行限位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烧结机小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3)包括通过螺栓上下对合的上轴承座(31)和下轴承座(32),所述下轴承座(32)的底部两侧对称固定设有支撑底座(8),所述前端盖(6)包括通过螺栓上下对合的上前端盖(61)和下前端盖(62),所述后端盖(4)通过螺栓上下对合的包括上后端盖(41)和下后端盖(42),所述上前端盖(61)和下前端盖(62)以及上后端盖(41)和下后端盖(42)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轴承座(3)的边侧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福宇许文宋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飞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