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行调试及性能分析方法,属于高性能并行计算中的调试监控
技术介绍
目前,网络高性能计算环境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构建的思路和实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按照构建形式,可以将它们分为技术相关的两大类(1)集群计算。采用高速网络连接一组工作站或微机,组成一个集群,或在通用网上寻找一组空闲处理机形成一个动态的虚拟集群,使之在中间管理控制下提供具有很高性价比的高性能计算服务。(2)网格计算。它的目标是通过互联网络将广域范围的计算资源、数据源和其他设备统一组织管理,形成一个可相互利用、相互合作的高性能计算环境,用户可以像登录一台超巨型机一样使用它。无论集群计算或网格计算,其基本思想都是将各种分散的计算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高效的并行计算。尤其网格作为高性能计算发展的趋势,其环境中的系统必然是各种异构的系统,或位于不同的网络体系结构下,或采用不同的操作平台。由此导致的高性能计算环境中的复杂性,并行编程语言及并行平台的多样性,为高质量并行软件的开发造成了更大的困难,也为并行程序的调试及性能监控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文献检索发现,传统的并行程序的调试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异构环境下支持多语言多平台的并行调试及性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前端代码分析,在监控端输入的程序源代码并进行代码分析,生成源程序的语法树和配置文件并发送至远程运行节点的集群守护进程;2)自动插桩,远程运行 节点的集群守护进程对该语法树和配置文件进行插桩;3)调试与性能分析,将插桩后的语法树还原成并行程序的代码,并在该远程运行节点运行,同时进行静态和动态调试,以及程序性能分析,将程序调试后的信息和性能分析数据传回本地监控端;4) 可视化用户管理,本地监控端把接受到的数据进行图形化的显示与分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昌俊,刘吟,王忱,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