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的高压灰水泵及平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333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4
一种稳定的高压灰水泵及平衡系统,所述的泵体内的轴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节流衬套A、喉部衬套、喉部轴套、次级叶轮组A、中间衬套、中间轴套、次级叶轮组B、级间轴套、首级衬套、分半定位环、首级叶轮、泵体口环以及节流衬套B;所述的节流衬套A与节流衬套B设置在泵体左右两侧端部;所述的喉部轴套上设置有喉部衬套,设置在次级叶轮组A左侧;所述的中间轴套上设置有中间衬套,设置在次级叶轮组A与次级叶轮组B之间;所述的次级叶轮组A与次级叶轮组B的叶轮上设置有叶轮口环,所述的首级叶轮上设置有泵体口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确保固体颗粒无法进入,阻止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的高压灰水泵及平衡系统
本实用涉及水泵领域,特别涉及用于一种稳定的高压灰水泵及平衡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工业的成熟发展,装置的大型化、高可靠性要求越来越明显。在海水淡化项目SWRO装置高压泵;进口原油的长距离管线输送泵;化肥行业合成氨装置的高压灰水泵;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装置里的高压灰水泵属核心设备,介质均有5%左右的含固量,磨损快是对该类设备最大的考验。一旦平衡机构及摩擦副磨损,导致间隙增大,泵振动会显著上升,随着磨损加剧,整个转子的轴向力也发生了变化,很快就因为轴承受力过大,轴承发热或振动强迫停机。直接会引起整个生产流程的运作受阻,甚至停产,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专利旨在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固体颗粒无法进入,阻止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稳定的高压灰水泵及平衡系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稳定的高压灰水泵及平衡系统,包括轴承箱体A、轴、泵体、轴承箱体B、轴承以及轴承压盖,所述的轴穿过轴承箱体A、轴承箱体B与泵体,与轴承以及轴承压盖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内的轴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节流衬套A、喉部衬套、喉部轴套、次级叶轮组A、中间衬套、中间轴套、次级叶轮组B、级间轴套、首级衬套、分半定位环、首级叶轮、泵体口环以及节流衬套B;所述的节流衬套A与节流衬套B设置在泵体左右两侧端部;所述的喉部轴套上设置有喉部衬套,设置在次级叶轮组A左侧;所述的中间轴套上设置有中间衬套,设置在次级叶轮组A与次级叶轮组B之间;所述的次级叶轮组A与次级叶轮组B的叶轮上设置有叶轮口环,所述的首级叶轮上设置有泵体口环。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中间衬套与中间轴套之间设置有间隙。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次级叶轮组B与分半定位环配合安装,所述的次级叶轮组以及次级叶轮组B的叶轮之间设置有级间轴套与过渡流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泵体的首级过渡流道、泵体长过渡流道采用双流道结构,减小径向力。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首级衬套采用流道平滑的导流结构,并设置导流栅。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上泵体、喉部衬套、喉部轴套与节流衬套A构成的平衡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叶轮口环、泵体口环为可更换的口环,表面采用真空淬火处理。本技术确保固体颗粒无法进入,阻止了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保证机组平稳运行;增强了转子支撑刚性,提高了该泵的临界转速;将高压端的压力源与进口低压相连接,保证喉部轴套两侧有压差,来平衡转子的残余平衡力,减小对轴承的载荷,确保轴承寿命;确保进入叶轮的流体流态稳定,提高首级叶轮汽蚀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间衬套与中间轴套配合示意图;图中:1、轴承箱体A;2、轴;3、泵体;4、喉部衬套;5、喉部轴套;6、次级叶轮组A;7、过渡流道;8、中间衬套;9、中间轴套;10、级间轴套;11、叶轮口环;12、首级衬套;13、分半定位环;14、首级叶轮;15、泵体口环;16、轴承;17、轴承压盖;18、轴承箱体B;19、节流衬套B;20、泵体首级过渡流道;21、次级叶轮组B;22、泵体长过渡流道;23、节流衬套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一种稳定的高压灰水泵及平衡系统,包括轴承箱体A1、轴2、泵体3、轴承箱体B18、轴承16以及轴承压盖17,所述的轴2穿过轴承箱体A1、轴承箱体B18与泵体3,与轴承16以及轴承压盖17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3内的轴2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节流衬套A23、喉部衬套4、喉部轴套5、次级叶轮组A6、中间衬套8、中间轴套9、次级叶轮组B21、级间轴套10、首级衬套12、分半定位环13、首级叶轮14、泵体口环15以及节流衬套B19;所述的节流衬套A23与节流衬套B19设置在泵体3左右两侧端部;所述的喉部轴套5上设置有喉部衬套4,设置在次级叶轮组A6左侧;所述的中间轴套9上设置有中间衬套8,设置在次级叶轮组A6与次级叶轮组B21之间;所述的次级叶轮组A6与次级叶轮组B21的叶轮上设置有叶轮口环11,所述的首级叶轮14上设置有泵体口环15。所述的中间衬套8与中间轴套9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的次级叶轮组B21与分半定位环13配合安装,所述的次级叶轮组A以及次级叶轮组B21的叶轮之间设置有级间轴套10与过渡流道7。所述的泵体3的首级过渡流道20、泵体长过渡流道22采用双流道结构,减小径向力。所述的首级衬套12采用流道平滑的导流结构,并设置导流栅。所述的上泵体3、喉部衬套4、喉部轴套5与节流衬套A23构成的平衡腔。所述的叶轮口环11、泵体口环15为可更换的口环,表面采用真空淬火处理。在上述结构中,中间衬套(8)与中间轴套(9),其主要功能为:减小级间泄露,确保其两侧有一定压差,保证转子受力平稳。创新点:1.中间衬套8设计成特殊几何形状,利用外部引入的压力流体,应用相对旋转自行产生流体动压效应原理,在中间轴套9之间形成一层完整的液膜,根据精确计算转子挠度,严格控制中间衬套8与中间轴套9的间隙,保证有足够大的流体膜膜压,使该点处于非接触的状态的相对运动,即确保固体颗粒无法进入,阻止了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保证机组平稳运行;中间衬套8与中间轴套9科学合理的L/D值,增强了转子支撑刚性,提高了该泵的临界转速。2.泵体3、喉部衬套4、喉部轴套5其功能:上述三件和节流衬套23构成的平衡腔,该腔是将高压端的压力源与进口低压相连接,保证喉部轴套5两侧有压差,来平衡转子的残余平衡力,减小对轴承16的载荷,确保轴承寿命;喉部衬套4设计成特殊几何形状,利用泵体件3引入的压力流体,应用相对旋转自行产生流体动压效应,喉部衬套4与喉部轴套5之间形成一层完整的液膜,使该点处于非接触的状态的相对运动,即确保固体颗粒无法进入,阻止了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3.叶轮在轴上采用分半定位环独立,轴各个段受力均匀,提高转子的稳定性。4.轴上过流处用轴套保护,轴不会因磨损而提前失效;5.首级衬套12创新:采用流道平滑的导流结构,并设置导流栅,确保进入叶轮的流体流态稳定,提高首级叶轮汽蚀性能。6.泵体首级过渡流道20、泵体长过渡流道22创新:采用合理的双流道结构,减小径向力,保证泵平稳运行;7.叶轮口环11、泵体口环15创新:可更换的口环,表面采用真空淬火处理提高其表面硬度,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做的举例,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技术的范畴,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各项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稳定的高压灰水泵及平衡系统,包括轴承箱体A(1)、轴(2)、泵体(3)、轴承箱体B(18)、轴承(16)以及轴承压盖(17),所述的轴(2)穿过轴承箱体A(1)、轴承箱体B(18)与泵体(3),与轴承(16)以及轴承压盖(17)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3)内的轴(2)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节流衬套A(23)、喉部衬套(4)、喉部轴套(5)、次级叶轮组A(6)、中间衬套(8)、中间轴套(9)、次级叶轮组B(21)、级间轴套(10)、首级衬套(12)、分半定位环(13)、首级叶轮(14)、泵体口环(15)以及节流衬套B(19);所述的节流衬套A(23)与节流衬套B(19)设置在泵体(3)左右两侧端部;所述的喉部轴套(5)上设置有喉部衬套(4),设置在次级叶轮组A(6)左侧;所述的中间轴套(9)上设置有中间衬套(8),设置在次级叶轮组A(6)与次级叶轮组B(21)之间;所述的次级叶轮组A(6)与次级叶轮组B(21)的叶轮上设置有叶轮口环(11),所述的首级叶轮(14)上设置有泵体口环(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的高压灰水泵及平衡系统,包括轴承箱体A(1)、轴(2)、泵体(3)、轴承箱体B(18)、轴承(16)以及轴承压盖(17),所述的轴(2)穿过轴承箱体A(1)、轴承箱体B(18)与泵体(3),与轴承(16)以及轴承压盖(17)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3)内的轴(2)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节流衬套A(23)、喉部衬套(4)、喉部轴套(5)、次级叶轮组A(6)、中间衬套(8)、中间轴套(9)、次级叶轮组B(21)、级间轴套(10)、首级衬套(12)、分半定位环(13)、首级叶轮(14)、泵体口环(15)以及节流衬套B(19);所述的节流衬套A(23)与节流衬套B(19)设置在泵体(3)左右两侧端部;所述的喉部轴套(5)上设置有喉部衬套(4),设置在次级叶轮组A(6)左侧;所述的中间轴套(9)上设置有中间衬套(8),设置在次级叶轮组A(6)与次级叶轮组B(21)之间;所述的次级叶轮组A(6)与次级叶轮组B(21)的叶轮上设置有叶轮口环(11),所述的首级叶轮(14)上设置有泵体口环(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的高压灰水泵及平衡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银强于聚文巫震天浦笑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达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