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聚烯烃系树脂用改性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烯烃系树脂用改性剂、含有该改性剂的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含有该改性剂的改性聚烯烃系树脂膜、以及在至少一个表面的树脂层中包含该改性剂的层积膜。
技术介绍
将聚烯烃系树脂组合物进行成型而得到的膜以包装材料为代表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聚烯烃系树脂本身具有疏水性的性质,因此具有会产生因静电所致的带电或起雾等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4中所公开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改性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改性剂,其含有多元醇与脂肪族单羧酸的偏酯、烷基二乙醇胺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以及烷基磺酸碱金属盐、烷基芳基磺酸碱金属盐等有机磺酸盐。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改性剂,其含有脂肪族醇与脂肪族单羧酸的酯化合物、脂肪族单羧酸的环氧烷加成物等环氧烷加成物以及烷基磺酸碱金属盐、碱芳基磺酸碱金属盐等有机磺酸盐。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改性剂,其含有聚甘油脂肪酸酯、聚氧亚烷基烷基胺、高级脂肪族醇以及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一种改性剂,其以特定组成含有甘油脂肪酸酯、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烯烃系树脂用改性剂,其是含有酯化合物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改性剂,其中,/n所述酯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的质量比为(酯化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90~30/70,/n所述酯化合物为选自碳原子数2~4的2元醇与碳原子数8~22的脂肪族单羧酸的偏酯的组中的至少一种,/n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选自3~6元醇与碳原子数8~22的脂肪族单羧酸的偏酯、下述化1所表示的酯化合物、以及下述化2所表示的醚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n[化1]/nR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聚烯烃系树脂用改性剂,其是含有酯化合物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改性剂,其中,
所述酯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的质量比为(酯化合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10/90~30/70,
所述酯化合物为选自碳原子数2~4的2元醇与碳原子数8~22的脂肪族单羧酸的偏酯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选自3~6元醇与碳原子数8~22的脂肪族单羧酸的偏酯、下述化1所表示的酯化合物、以及下述化2所表示的醚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化1]
R1-CO-O-R2-OH
化1中,
R1:碳原子数5~21的烃基;
R2:从在分子中具有由碳原子数2~4的氧化亚烷基单元构成的(聚)氧亚烷基的碳原子数2~200的(聚)氧亚烷基二醇中除去全部羟基而得到的残基;
[化2]
R3-O-R4-OH
化2中,
R3:碳原子数6~22的烃基;
R4:从在分子中具有由碳原子数2~4的氧化亚烷基单元构成的(聚)氧亚烷基的碳原子数2~200的(聚)氧亚烷基二醇中除去全部羟基而得到的残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改性剂,其中,所述酯化合物为选自丙二醇与碳原子数12~18的脂肪族单羧酸的单酯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改性剂,其中,所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选自下述化3所表示的多元醇或去水山梨糖醇与碳原子数12~18的脂肪族单羧酸的偏酯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化3]
HO-(CH2-CHOH-CH2-O-)n-H
化3中,n=1~4的整数。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改性剂,其中,所述酯化合物为丙二醇与油酸的单酯。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烯烃系树脂用改性剂,其中,
所述酯化合物为选自丙二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春马,大矢智士,西佑典,
申请(专利权)人:竹本油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