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盲区告警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车感知
,尤其涉及一种盲区告警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运输设备、智能家居设备、机器人等智能终端正在逐步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感器在智能终端上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安装在智能终端上的各式各样的传感器,比如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雷达等,在智能终端的运动过程中感知周围的环境,收集数据,进行移动物体的辨识与追踪,以及静止场景如车道线、标示牌的识别,并结合导航仪及地图数据进行路径规划。传感器可以预先察觉到可能发生的危险并辅助甚至自主采取必要的规避手段,有效增加了智能终端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盲区监测预警系统是指在车辆前向行驶情况下,对车辆左右两侧的盲区告警区域(驾驶员视野盲区)进行不间断探测,当探测到有其他车辆进入该盲区告警区域时,触发变道危险预警,防止驾驶员/自动驾驶车辆在主动变道过程中,与该盲区告警区域内危险目标发生碰撞,从而大幅降低因此触发的交通事故。但是,无论车辆处于何种行驶状态,通过车辆两侧固定的盲区告警区域进行盲区监测预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盲区告警区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取第一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方向盘转角;/n根据所述行驶速度和所述方向盘转角确定所述第一车辆两侧的盲区告警区域。/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盲区告警区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第一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方向盘转角;
根据所述行驶速度和所述方向盘转角确定所述第一车辆两侧的盲区告警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辆两侧的盲区告警区域包括所述第一车辆一侧的第一告警区域和所述第一车辆另一侧的第二告警区域;
所述根据所述行驶速度和所述方向盘转角确定所述第一车辆两侧的盲区告警区域包括:
根据所述行驶速度和所述方向盘转角,确定所述第一告警区域和所述第二告警区域的长度和宽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告警区域的长度l=k1*V,所述第一告警区域的宽度包括第一宽度和第二宽度,所述第一宽度d1=k2*V,所述第二宽度为d2=k2*V+d,所述第二告警区域的长度l=k1*V,所述第二告警区域的宽度包括第三宽度和第四宽度,所述第三宽度d3=k2*V,所述第四宽度d4=k2*V-d,其中,所述d=k*Angle*V,所述Angle为所述方向盘转角,所述V为所述行驶速度,所述k为第一预设阈值,所述k1为第二预设阈值,所述k2为第三预设阈值。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车辆在预设的T时间段内的行驶轨迹,确定所述盲区告警区域的旋转角度,其中,所述T为正数;
根据所述旋转角度,确定所述盲区告警区域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驶轨迹为通过在所述预设的T时间段内记录的多个全球定位系统GPS位置确定。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车辆在预设T时间段内的行驶轨迹,确定所述盲区告警区域的旋转角度包括:
从所述T时间段内的行驶轨迹中获取在第一时刻的所述第一车辆的中心点的第一坐标X、后轴中心点的第二坐标Y、以及在第二时刻的所述第一车辆的中心点的第三坐标Z,其中,所述第一时刻为所述T时间段的结束时刻,所述第二时刻为所述T时间段的起始时刻,所述X为(x1,y1),所述Y为(x2,y2),所述Z为(x3,y3);
根据所述第一坐标、所述第二坐标和所述第三坐标,确定所述第一车辆两侧的所述盲区告警区域的旋转角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角度其中,所述所述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第二车辆进入所述第一车辆任意一侧的所述盲区告警区域时,触发告警信息。
9.一种盲区告警区域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车辆的行驶速度和方向盘转角;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行驶速度和所述方向盘转角确定所述第一车辆两侧的盲区告警区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辆两侧的盲区告警区域包括所述第一车辆一侧的第一告警区域和所述第一车辆另一侧的第二告警区域;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行驶速度和所述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慧,陈瑞,胡建文,杜引,任绘锦,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