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顶撑定位的爬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1280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顶撑定位的爬架,包括导轨和多个附墙导座等,导轨等间距排布有一排定位件,所述爬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附墙导座上的协同受力支撑导轨的多个斜顶撑,所述斜顶撑包括底部顶撑件、与底部顶撑件滑套配合的顶部顶撑件、将所述底部顶撑件和顶部顶撑件锁紧的锁紧件,所述底部顶撑件安装于附墙导座上并可相对附墙导座摆动,导轨停靠时所述底部顶撑件往所述导轨一侧倾斜,且顶部顶撑件可被上下调整至与所述定位件配合后通过所述锁紧件锁紧以支撑导轨,基于本爬架,当导轨下降需要停靠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顶部顶撑件的高度,调整到合适高度时再锁紧锁紧件即可,如此可以保证所有的斜顶撑协同受力支撑导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顶撑定位的爬架
本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斜顶撑定位的爬架。
技术介绍
目前爬架的斜顶撑在导轨停靠时人工操作费工费时,同时存在顶撑头易旋转,和导轨的定位件配合不当,出现导轨停靠在顶撑头不正确的位置,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斜顶撑定位的爬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斜顶撑定位的爬架,包括:脚手板、立杆、防护网、动力系统以及滑套配合的导轨和多个附墙导座,所述导轨沿自身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有一排定位件,所述爬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附墙导座上的协同受力支撑导轨的多个斜顶撑,所述斜顶撑包括底部顶撑件、与底部顶撑件滑套配合的顶部顶撑件、将所述底部顶撑件和顶部顶撑件锁紧的锁紧件,所述底部顶撑件安装于附墙导座上并可相对附墙导座摆动,导轨停靠时所述底部顶撑件往所述导轨一侧倾斜,且顶部顶撑件可被上下调整至与所述定位件配合后通过所述锁紧件锁紧以支撑导轨。优选地,所述底部顶撑件外壁沿所述底部顶撑件的高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底部顶撑件的侧壁后伸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顶部顶撑件相对所述底部顶撑件滑动时所述锁紧件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优选地,所述限位槽的槽底为相对所述底部顶撑件的高度方向呈一定角度的斜面,且高度越高的位置槽底的深度越深,所述锁紧件锁紧时与所述槽底紧触。优选地,所述底部顶撑件安装于附墙导座上并可相对附墙导座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摆动;导轨停靠时所述底部顶撑件处于第一角度位置;导轨正常上升时,所述底部顶撑件在导轨的带动下摆动以使顶部顶撑件与导轨分离,并在分离后在重力作用下回摆到第一角度位置;导轨正常下降时,所述底部顶撑件可被拨动至第二角度位置以使所述顶部顶撑件保持与导轨分离。优选地,所述顶部顶撑件的顶部和朝向所述导轨的侧部之间通过一斜面板过度。优选地,所述顶部顶撑件的垂直于导轨的两个侧部分别在靠近所述顶部顶撑件的顶部的位置凸出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导轨抵靠时所述底部顶撑件处于第一角度位置且所述顶部顶撑件与所述定位件匹配。本技术的斜顶撑定位的爬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对斜顶撑进行了改进,其包括底部顶撑件、顶部顶撑件以及锁紧件,当导轨下降需要停靠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顶部顶撑件的高度,调整到合适与定位件配合后再锁紧锁紧件即可,如此可以保证所有的斜顶撑协同受力支撑导轨,而且底部顶撑件、顶部顶撑件滑套配合,操作简单快捷,顶部顶撑件不旋转,消除顶部顶撑件脱出导轨定位件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地优选地,底部顶撑件设置限位槽可以防止顶部顶撑件完全脱出,而是限位槽的槽底为斜面,可以尽量防止顶部顶撑件受力后滑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斜顶撑定位的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斜顶撑定位的爬架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斜顶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斜顶撑的分解图;图5是斜顶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典型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应当理解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参考图1-2,图2将附墙导座剖开的视角,本技术的斜顶撑定位的爬架,包括:多层脚手板、立杆、防护网、动力系统以及滑套配合的导轨1和多个附墙导座2。多层脚手板的排布方向与导轨1的长度方向以及立杆的长度方向均一致,导轨1设置在所述多层脚手板的内侧,两排立杆分布并连接于所述多层脚手板的内侧和外侧,每一排立杆均沿所述脚手板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多层脚手板的外侧的相邻两个立杆之间连接有所述防护网。导轨1、立杆、防护网等结构也是本领域既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所述导轨1沿自身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有一排定位件11,本实施例中定位件11主要是开设在导轨1上的定位孔,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11还可以是其他结构,比如本领域常见的梯子形状的导轨1的横杆即相当于定位件11。本技术中,所述爬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附墙导座2上的协同受力支撑导轨的多个斜顶撑3,每一个附墙导座2安装一个斜顶撑3。参考图3-5,所述斜顶撑3包括底部顶撑件31、套在所述底部顶撑件31上且与套在所述底部顶撑件31上滑套配合的顶部顶撑件32、将所述底部顶撑件31和顶部顶撑件32锁紧的锁紧件33,顶部顶撑件32在底部顶撑件31上方,且底部顶撑件31、顶部顶撑件32滑套配合。其中,所述底部顶撑件31安装于附墙导座2上并可相对附墙导座2摆动,导轨1停靠时所述底部顶撑件31往所述导轨1一侧倾斜,且顶部顶撑件32可被上下调整至与所述定位件11配合后通过所述锁紧件33锁紧以支撑导轨1。优选的,为了防止顶部顶撑件32脱出,所述底部顶撑件31的背离导轨1的外壁沿所述底部顶撑件31的高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311,限位槽311是一个条形凹槽,所述锁紧件33穿过所述底部顶撑件31的侧壁后伸入所述限位槽311内,所述顶部顶撑件32相对所述底部顶撑件31滑动时所述锁紧件33在所述限位槽311内移动。锁紧件33可以是螺栓,顶部顶撑件32背离导轨1的一侧的侧壁设置与螺栓匹配的螺孔。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限位槽311的槽底3111为相对所述底部顶撑件31的高度方向呈一定角度的斜面,且高度越高的位置槽底3111的深度越深,所述锁紧件33锁紧时与所述槽底3111紧触,如此可以尽量防止顶部顶撑件32受力后滑落。其中,所述底部顶撑件31安装于附墙导座2上并可相对附墙导座2在第一角度位置和第二角度位置之间摆动。具体的,所述顶部顶撑件32垂直于导轨1的两个侧部分别在靠近所述顶部顶撑件32的顶部的位置凸出设置有圆柱形的限位杆322,所述限位杆322与导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顶撑定位的爬架,包括:脚手板、立杆、防护网、动力系统以及滑套配合的导轨和多个附墙导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沿自身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有一排定位件,所述爬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附墙导座上的协同受力支撑导轨的多个斜顶撑,所述斜顶撑包括底部顶撑件、与底部顶撑件滑套配合的顶部顶撑件、将所述底部顶撑件和顶部顶撑件锁紧的锁紧件,所述底部顶撑件安装于附墙导座上并可相对附墙导座摆动,导轨停靠时所述底部顶撑件往所述导轨一侧倾斜,且顶部顶撑件可被上下调整至与所述定位件配合后通过所述锁紧件锁紧以支撑导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顶撑定位的爬架,包括:脚手板、立杆、防护网、动力系统以及滑套配合的导轨和多个附墙导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沿自身长度方向等间距排布有一排定位件,所述爬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多个附墙导座上的协同受力支撑导轨的多个斜顶撑,所述斜顶撑包括底部顶撑件、与底部顶撑件滑套配合的顶部顶撑件、将所述底部顶撑件和顶部顶撑件锁紧的锁紧件,所述底部顶撑件安装于附墙导座上并可相对附墙导座摆动,导轨停靠时所述底部顶撑件往所述导轨一侧倾斜,且顶部顶撑件可被上下调整至与所述定位件配合后通过所述锁紧件锁紧以支撑导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顶撑件外壁沿所述底部顶撑件的高度方向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底部顶撑件的侧壁后伸入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顶部顶撑件相对所述底部顶撑件滑动时所述锁紧件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为相对所述底部顶撑件的高度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晏吕光利陈恒飞谢先富朱庚华米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特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