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会议的防啸叫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307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会议的防啸叫系统,具体涉及防啸叫领域,包括内壳和套设在内壳上方的外壳,内壳可拆卸,在内壳顶部设置有用于发声的扬声器,所述外壳包括与内壳顶部贴合的顶板,在所述顶板边缘处底部设置有进行隔音的隔层件,所述隔层件外部贴合有隔音板,所述隔层件和隔音板用于将扬声器的辐射区域进行遮挡,所述隔音板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麦克风麦头,所述真空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啸叫组件,所述防啸叫组件用于将多个麦克风麦头的拾音区域与扬声器份辐射区域隔开。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麦克风麦头时让其避开扬声器的放音区域,扬声器的声辐射区域不会与麦克风麦头的使用区域存在重叠,可以很好的实现抑制音频啸叫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智能会议的防啸叫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啸叫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智能会议的防啸叫系统。
技术介绍
语音系统的使用是常见的。例如,在电话会议系统中,参加者通常都聚集在办公室或会议室中并坐在房间的不同位置。被使用的房间通常没有配备特别的声音剪裁材料,并且近端和远端声音的回声增加了噪音水平。如果房间足够大,则一些参加者可以坐在远离电话桌的地方,使其自身远离麦克风。一些参加者可能不积极发言,或者只是偶尔发言。然而,他们的存在增加了房间噪音源的数量,因为会产生铅笔的敲打声、纸的瑟瑟声以及私下交谈。这些噪音源进一步降低了远端一群人所体验到的声音质量。多数语音系统都有部署在一个、两个或者至多三个位置处的麦克风。通常将这些麦克风放置在会议桌表面,并且依照对会议最重要的贡献者提供最好使用的方式来分布这些麦克风。麦克风位置的这种选择可能使一些贡献者很难听到。当偶尔的参与者要发言时,他们经常被迫向麦克风靠拢,这无疑会产生额外的房间噪音,因为他们要调换位置或者移动椅子。麦克风阵列大致被设计成自由场设备,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被嵌入在建筑内。现有技术的麦克风阵列的问题是随着频率的增加波束宽度会减少。用在语音系统中的具有“煎饼指向性”的麦克风是已知的。例如,在水平面上覆盖360度的定向麦克风装置存在于在电信和会议免提电话领域。为了使会议免提电话有效,人们已经使用了各种麦克风阵列。这些系统的问题是该免提电话类型系统可以显示不同类型的回声,甚至会出现啸叫。例如,来自电话的扬声器和它的麦克风之间的声学路径中的反馈的声学回声,由于扬声器和麦克风安装在同一个箱体内,扬声器的发出的声音振动会传递给麦克风,而影响麦克风拾音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智能会议的防啸叫系统,包括内壳和套设在内壳上方的外壳,内壳可拆卸,在内壳顶部设置有用于发声的扬声器,所述外壳包括与内壳顶部贴合的顶板,在所述顶板边缘处底部设置有进行隔音的隔层件,所述隔层件外部贴合有隔音板,所述隔层件和隔音板用于将扬声器的辐射区域进行遮挡,所述隔音板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麦克风麦头,所述真空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啸叫组件,所述防啸叫组件用于将多个麦克风麦头的拾音区域与扬声器份辐射区域隔开。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多个发声孔。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壳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方设置有电路板。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隔层件包括内石膏板、外石膏板、隔音棉和乳胶板,所述内石膏板、外石膏板和乳胶板的顶部均与顶板底部粘接,所述内石膏板贴合在内壳外壁上,所述隔音棉填充于内石膏板和外石膏板之间,所述乳胶板粘接在外石膏板的外壁上,所述乳胶板内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气泡。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隔音板粘接在乳胶板的外壁上,所述隔音板内部开设有真空的腔室,所述麦克风麦头的外部还包裹有一层减震垫。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啸叫组件由多层平行排列的凝胶板组成,多层凝胶板的内侧边缘处粘接在乳胶板的外壁上,相邻两层的凝胶板之间连接有多个由橡胶弹簧制成的隔音减震器,其中靠近隔音板一侧的凝胶板粘接在隔音板的外壁上,所述隔音减震器还用于对多层凝胶板进行支撑。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利用防啸叫组件将多个麦克风麦头的拾音区域与扬声器份辐射区域隔开,并辅以隔音板和隔层件,将扬声器与麦克风麦头隔开,抑制声音在内壳内部和上方的区域进行扩散,在使用麦克风麦头时让其避开扬声器的放音区域,扬声器的声辐射区域不会与麦克风麦头的使用区域存在重叠,可以很好的实现抑制音频啸叫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内壳、2外壳、3扬声器、4顶板、5隔层件、6隔音板、7麦克风麦头、8防啸叫组件、9发声孔、10蓄电池、11电路板、12内石膏板、13外石膏板、14隔音棉、15乳胶板、16减震垫、17凝胶板、18隔音减震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人工智能会议的防啸叫系统,包括内壳1和套设在内壳1上方的外壳2,内壳1可拆卸,在内壳1顶部设置有用于发声的扬声器3,所述外壳2包括与内壳1顶部贴合的顶板4,在所述顶板4边缘处底部设置有进行隔音的隔层件5,所述隔层件5外部贴合有隔音板6,所述隔层件5和隔音板6用于将扬声器3的辐射区域进行遮挡,所述隔音板6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麦克风麦头7,所述真空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啸叫组件8,所述防啸叫组件8用于将多个麦克风麦头7的拾音区域与扬声器3份辐射区域隔开;在使用过程中,会议的发言人可分别坐在会场的各个角落,在需要进行发言时,将防啸叫系统置放于发言人前方的会议桌上,发言人发言后麦克风麦头7获取声音;由于麦克风麦头7和扬声器3都具有指向性,如果麦克风的使用位置不在扬声器3声音的辐射区域,扬声器3的声音就不容易传到麦克风麦头7中;同样,如果扬声器3不在麦克风麦头7的拾音区域,麦克风麦头7就很难拾取到扬声器3的声音;在上述的基础上,通过利用防啸叫组件8将多个麦克风麦头7的拾音区域与扬声器3份辐射区域隔开,并辅以隔音板6和隔层件5,抑制声音在内壳1内部和上方的区域进行扩散,在使用麦克风麦头7时让其避开扬声器3的放音区域,扬声器3的声辐射区域不会与麦克风麦头7的使用区域存在重叠,可以很好的实现抑制音频啸叫的效果;所述顶板4上开设有多个发声孔9,对扬声器3的声音进行传输;所述内壳1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蓄电池10,所述蓄电池10上方设置有电路板11,提供电力供应;所述隔层件5包括内石膏板12、外石膏板13、隔音棉14和乳胶板15,所述内石膏板12、外石膏板13和乳胶板15的顶部均与顶板4底部粘接,所述内石膏板12贴合在内壳1外壁上,所述隔音棉14填充于内石膏板12和外石膏板13之间,能够很好的实现隔音效果,抑制声音在内壳1内部区域的扩散;所述乳胶板15粘接在外石膏板13的外壁上,所述乳胶板15内部均匀分布有多个气泡,由于乳胶板15较软,且其内部由多个气泡,能够减少震动现象,对震动的力进行吸附,抑制声音的扩散,由于震动现象得到了抑制,其外部的隔音板6部分也会减少震动,使隔音板6上的麦克风麦头7在进行声音采样时能够减少噪音的录入,改善音质;所述隔音板6粘接在乳胶板15的外壁上,所述隔音板6内部开设有真空的腔室,所述麦克风麦头7的外部还包裹有一层减震垫16,减震垫16和真空的腔室都用于隔绝噪音,同时减少声音的扩散,降低啸叫;所述防啸叫组件8由多层平行排列的凝胶板17组成,多层凝胶板17的内侧边缘处粘接在乳胶板15的外壁上,相邻两层的凝胶板17之间连接有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智能会议的防啸叫系统,包括内壳和套设在内壳上方的外壳,内壳可拆卸,在内壳顶部设置有用于发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与内壳顶部贴合的顶板,在所述顶板边缘处底部设置有进行隔音的隔层件,所述隔层件外部贴合有隔音板,所述隔层件和隔音板用于将扬声器的辐射区域进行遮挡,所述隔音板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麦克风麦头,所述真空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啸叫组件,所述防啸叫组件用于将多个麦克风麦头的拾音区域与扬声器份辐射区域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会议的防啸叫系统,包括内壳和套设在内壳上方的外壳,内壳可拆卸,在内壳顶部设置有用于发声的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与内壳顶部贴合的顶板,在所述顶板边缘处底部设置有进行隔音的隔层件,所述隔层件外部贴合有隔音板,所述隔层件和隔音板用于将扬声器的辐射区域进行遮挡,所述隔音板的外壁上安装有多个麦克风麦头,所述真空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防啸叫组件,所述防啸叫组件用于将多个麦克风麦头的拾音区域与扬声器份辐射区域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会议的防啸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多个发声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会议的防啸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的内腔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上方设置有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会议的防啸叫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静赵宏智魏玉涛李青红
申请(专利权)人:科大乾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