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307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媒体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包括支撑壳,支撑壳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螺栓,支撑壳内部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板,驱动板的上端设置有轭圈,轭圈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磁铁,驱动磁铁的上方设置有振动板,振动板的中部设置有凹圈,振动板的外部设置有极片,极片,极片的上方设置有封圈,封圈的中部设置有防尘板,封圈的上方设置有隔离层,隔离层的底部设置有填充块。该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内部声源产生振动后,多余扩散方向上设置有不均匀波浪结构的反射板,可以有效中和扩散的杂音,中和不掉的杂音在减震环隔层内,被缓冲柱吸收,最大程度减少音响与外部墙体共振,对外产生噪音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媒体设备
,具体为一种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
技术介绍
组合音响一般指集成了多种播放介质,易于和各种设备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音频播放设备,其常具有强大的解码能力,能适应多种格式和模式的音频播放,同时可外联多个输出终端,使其被广泛用于会议、广场等开阔地,也被一些对音质有较高需求的音乐爱好者青睐,因而,集成了音频输入设备的组合音响系统也开始走入日常家庭和小型办公场所。但现有的组合音响多配备的大型扩音终端,体积大,音量大,减震较差,噪音污染严重,在居住密集地区容易扰民,且为获得大音量,配备了大功率的振动圈,能耗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具备体积小,稀释有害共振,节能环保的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备体积小,稀释有害共振,节能环保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包括支撑壳,所述支撑壳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支撑壳内部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板,所述驱动板的上端设置有轭圈,所述轭圈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磁铁,所述驱动磁铁的上方设置有振动板,所述振动板的中部设置有凹圈,所述振动板的外部设置有极片,所述极片的上方设置有封圈,所述封圈的中部设置有防尘板,所述封圈的上方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的底部设置有填充块,所述填充块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送杆,所述隔离层靠近外侧设置有连通口,所述隔离层的外侧设置有吸收环,所述吸收环的外部设置有减震环,所述减震环内设置有若干缓冲柱,所述减震环的上端设置有墙面接合板。优选的,所述支撑壳为上径大,下径小的倒锥形结构,内部中空,其底部与固定螺栓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振动板为四叶型弧面板结构,其中部与驱动磁铁上端固定,将驱动磁铁与凹圈隔开。优选的,所述极片与振动板弧面形状适配,其安装距离应根据实际可进行调整。优选的,所述防尘板为中部设置有网孔的疏水材料,其外沿与封圈内沿活动连接并保持密封。优选的,所述隔离层分为上下两层,其下层设置有可活动的填充块,间隔处设置有连通口。优选的,所述推送杆主体设置于隔离层上部,其下端延伸进填充块。优选的,所述吸收环为内壁设置有不均匀波浪结构的反射板。(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通过支撑壳为上径大,下径小的倒锥形结构设计,更易于墙体贴合,方便预埋,预埋后对墙体影响小,不占用室内空间。2、该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因意外渗水或需要调整振动板固有频率时,可通过推送杆调整填充块位置,挤压隔离层下层空间,使液体远离内部电路,防止短路。3、该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吸收环为内壁设置有不均匀波浪结构的反射板,内部声源产生振动后,多余扩散方向上设置有不均匀波浪结构的反射板,可以有效中和扩散的杂音,中和不掉的杂音在减震环隔层内,被缓冲柱吸收,最大程度减少音响与外部墙体共振,对外产生噪音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发声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极片位置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图中:1、支撑壳;2、固定螺栓;3、驱动板;4、轭圈;5、驱动磁铁;6、振动板;7、凹圈;8、极片;9、封圈;10、防尘板;11、隔离层;12、填充块;13、推送杆;14、连通口;15、吸收环;16、减震环;17、缓冲柱;18、接合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一种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包括支撑壳1,支撑壳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螺栓2,支撑壳1内部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板3,驱动板3的上端设置有轭圈4,轭圈4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磁铁5,驱动磁铁5的上方设置有振动板6,振动板6的中部设置有凹圈7,振动板6的外部设置有极片8,极片8的上方设置有封圈9,封圈9的中部设置有防尘板10,封圈9的上方设置有隔离层11,隔离层11的底部设置有填充块12,填充块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送杆13,隔离层11靠近外侧设置有连通口14,隔离层11的外侧设置有吸收环15,吸收环15的外部设置有减震环16,减震环16内设置有若干缓冲柱17,减震环16的上端设置有墙面接合板18。其中,支撑壳1为上径大,下径小的倒锥形结构,内部中空,其底部与固定螺栓2活动连接。其中,振动板6为四叶型弧面板结构,其中部与驱动磁铁5上端固定,将驱动磁铁5与凹圈7隔开。其中,极片8与振动板6弧面形状适配,其安装距离应根据实际可进行调整。其中,防尘板10为中部设置有网孔的疏水材料,其外沿与封圈9内沿活动连接并保持密封。其中,隔离层11分为上下两层,其下层设置有可活动的填充块12,间隔处设置有连通口14。其中,推送杆13主体设置于隔离层11上部,其下端延伸进填充块12。其中,吸收环15为内壁设置有不均匀波浪结构的反射板。工作原理:该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支撑壳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螺栓2,整个音响终端由固定螺栓2固定于墙体内,通过支撑壳1为上径大,下径小的倒锥形结构设计,更易于墙体贴合,方便预埋,预埋后对墙体影响小,不占用室内空间。该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封圈9的上方设置有隔离层11,隔离层11的底部设置有填充块12,填充块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送杆13,隔离层11靠近外侧设置有连通口14,隔离层11分为上下两层,其下层设置有可活动的填充块12,间隔处设置有连通口14,因意外渗水或需要调整振动板6固有频率时,可通过推送杆13调整填充块12位置,挤压隔离层11下层空间,使液体远离内部电路,防止短路。又该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隔离层11的外侧设置有吸收环15,吸收环15的外部设置有减震环16,减震环16内设置有若干缓冲柱17,吸收环15为内壁设置有不均匀波浪结构的反射板,内部声源产生振动后,多余扩散方向上设置有不均匀波浪结构的反射板,可以有效中和扩散的杂音,中和不掉的杂音在减震环16隔层内,被缓冲柱17吸收,最大程度减少音响与外部墙体共振,对外产生噪音污染。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包括支撑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螺栓(2),所述支撑壳(1)内部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板(3),所述驱动板(3)的上端设置有轭圈(4),所述轭圈(4)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磁铁(5),所述驱动磁铁(5)的上方设置有振动板(6),所述振动板(6)的中部设置有凹圈(7),所述振动板(6)的外部设置有极片(8),所述极片(8)的上方设置有封圈(9),所述封圈(9)的中部设置有防尘板(10),所述封圈(9)的上方设置有隔离层(11),所述隔离层(11)的底部设置有填充块(12),所述填充块(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送杆(13),所述隔离层(11)靠近外侧设置有连通口(14),所述隔离层(11)的外侧设置有吸收环(15),所述吸收环(15)的外部设置有减震环(16),所述减震环(16)内设置有若干缓冲柱(17),所述减震环(16)的上端设置有墙面接合板(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包括支撑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螺栓(2),所述支撑壳(1)内部的上方设置有驱动板(3),所述驱动板(3)的上端设置有轭圈(4),所述轭圈(4)的上方设置有驱动磁铁(5),所述驱动磁铁(5)的上方设置有振动板(6),所述振动板(6)的中部设置有凹圈(7),所述振动板(6)的外部设置有极片(8),所述极片(8)的上方设置有封圈(9),所述封圈(9)的中部设置有防尘板(10),所述封圈(9)的上方设置有隔离层(11),所述隔离层(11)的底部设置有填充块(12),所述填充块(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送杆(13),所述隔离层(11)靠近外侧设置有连通口(14),所述隔离层(11)的外侧设置有吸收环(15),所述吸收环(15)的外部设置有减震环(16),所述减震环(16)内设置有若干缓冲柱(17),所述减震环(16)的上端设置有墙面接合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建筑一体化组合音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壳(1)为上径大,下径小的倒锥形结构,内部中空,其底部与固定螺栓(2)活动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兵磊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