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96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9
本申请涉及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其包括支护层以及支护组件;所述支护层为若干灌注桩连接形成;所述支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灌注桩上的连接部以及用以支撑连接部的支护部,所述支护部包括连接杆以及斜撑,所述斜撑上端面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倾斜面固定连接。本申请具有提高对支护桩支撑的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
本申请建筑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的中,通常需要开挖基坑,而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基坑主要用于承台、桥台和扩大基础施工。而基坑支护指的是为保护地下主体结构施工和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采用的临时性支挡、加固、保护与地下水控制的措施。现有的基坑支护在使用时,通常通过杆体对支护桩进行支撑,杆体通常直接插接在地面,然而杆体不稳定且易于损坏,因此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对支护桩支撑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层以及支护组件;所述支护层为若干灌注桩连接形成;所述支护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灌注桩上的连接部以及用以支撑连接部的支护部,所述支护部包括连接杆以及斜撑,所述斜撑上端面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杆一端与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杆另一端与倾斜面固定连接,所述斜撑固定安装在混凝土支座上,所述混凝土支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杆的力传递至斜撑,斜撑设置倾斜面与连接杆接触,从而使得连接杆与斜撑之间的接触面增大,从而减小两个部件之间接触面的压强,延伸连接杆以及斜撑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对支护层支撑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为若干首尾相连的拼接块形成,所述拼接块一侧延伸有卡接块,所述拼接块远离所述卡接块的一侧设置有与相邻的拼接块的卡接块配合的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组合基坑支护结构的时候,拼接块之间通过卡接块与卡接槽配合拼接,无需一次成型,从而便于施工,同时,相邻的拼接块之间通过卡接块与卡接槽配合卡接,使得相邻的拼接块之间不易脱离贴合。优选的,所述卡接块远离所述拼接块的一端为折弯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接块一端折弯呈L形,当卡接块与卡接槽之间卡接之后,不易脱离。优选的,所述拼接块远离所述拼接块的一侧设置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远离所述拼接块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球,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斜撑的一端设置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球转动嵌合于所述转动环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拼接块与连接杆之间的角度可调节,便于施工。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穿设预应力锚索,所述预应力锚索为若干钢绳绞合形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应力锚索用以加固岩体,同时改善挡土排桩的受力,从而使得整个支护结构更加稳定可靠。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锚索一端伸出所述拼接块,所述预应力锚索伸出拼接块的一端为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上螺纹连接有预紧螺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施工过程中,将预紧螺母的位置进行限位,然后旋转预紧螺母,使预应力锚索朝向远离拼接块的方向移动,为预应力锚索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是为了改善结构服役表现,在施工期间给支护结构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结构服役期间预加压应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载导致的拉应力,避免结构破坏。优选的,所述水平杆上滑动连接有顶位件,所述顶位件用以对所述预紧螺母进行限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顶位件,通过顶为件将预紧螺母的位置进行限位,无需操作人员使用其他工具对预紧螺母进行限位,从而简化施工操作,缩短施工时间。优选的,所述水平杆上端面开有滑移槽,所述顶位件下端与所述滑移槽滑移连接,所述水平杆上设置有锁紧所述顶位件的锁紧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位件通过滑移槽与水平杆滑移连接。优选的,所述锁紧件为锁紧螺栓,所述水平杆侧壁设置有与所述滑移槽贯穿的条形通孔,所述锁紧螺栓贯穿所述条形通孔与所述顶位件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顶位件滑移至与预紧螺母抵接时,拧紧锁紧螺栓将顶位件锁紧以实现锁紧功能。斜撑设置倾斜面与连接杆接触,从而使得连接杆与斜撑之间的接触面增大,从而减小两个部件之间接触面的压强,延伸连接杆以及斜撑的使用寿命;预应力锚索通过若干钢绳绞合形成,使得预应力锚索不易损坏;使用该基坑支护结构的时候,拼接块之间通过卡接块与卡接槽配合拼接,无需一次成型,从而便于施工,同时,相邻的拼接块之间通过卡接块与卡接槽配合卡接,使得相邻的拼接块之间不易脱离贴合。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的一实施方式的支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护层;11、灌注桩;2、支护组件;21、连接部;211、拼接块;2111、卡接块;2112、卡接槽;22、支护部;221、连接杆;2211、转动环;222、斜撑;2221、倾斜面;223、混凝土支座;224、水平杆;2241、转动球;2242、滑移槽;225、预应力锚索;2251、预紧螺母;2252、螺纹段;226、顶位件;2261、滑移部;2262、顶位部;227、锁紧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参照图1,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包括支护层1以及支护组件2。其中,支护层1为若干灌注桩11连接形成,灌注桩11之间相互咬合连接。参照图1以及图2,具体的,支护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于灌注桩11上的连接部21以及用以支撑连接部21的支护部22,连接部21为若干首尾相连的拼接块211形成,拼接块211一侧延伸有卡接块2111,拼接块211远离卡接块2111的一侧设置有与相邻的拼接块211的卡接块2111配合的卡接槽2112。拼接块211之间通过卡接块2111与卡接槽2112配合拼接,无需一次成型,从而便于施工,同时,相邻的拼接块211之间通过卡接块2111与卡接槽2112配合卡接,使得相邻的拼接块211之间不易脱离贴合。参照图1以及图2,进一步的,卡接块2111远离拼接块211的一端为折弯部,卡接块2111呈L形,卡接槽2112配合卡接块2111呈L形。将卡接块2111一端折弯呈L形,当卡接块2111与卡接槽2112之间卡接之后,不易脱离。关于支护部22的结构,下面详细说明。参照图1以及图2,支护部22包括连接杆221以及斜撑222,斜撑222上端面设置有倾斜面2221,倾斜面2221朝向连接部21,连接杆221一端与连接部21连接,连接杆221另一端与倾斜面2221固定连接。斜撑222固定安装在混凝土支座223上,混凝土支座22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进一步的,可将倾斜面2221与水平面的夹角设置为30°-45°,当倾斜面2221的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30°时,连接杆221对斜撑222的支撑力在竖直方向的分力较大,使得混凝土支座223易于损坏,同时斜撑222在竖直面上的投影距离变大,相同大小的支撑层对连接杆221的水平方向的分力以及斜撑222对连接杆221的水平方向的分力对斜撑222产生的弯矩变大,使得斜撑222易于损坏;当倾斜面2221的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45°时,连接杆221对斜撑222的支撑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较大,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层(1)以及支护组件(2);/n所述支护层(1)为若干灌注桩(11)连接形成;/n所述支护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灌注桩(11)上的连接部(21)以及用以支撑连接部(21)的支护部(22),所述支护部(22)包括连接杆(221)以及斜撑(222),所述斜撑(222)上端面设置有倾斜面(2221) ,所述倾斜面(2221)朝向所述连接部(21),所述连接杆(221)一端与连接部(21)连接,所述连接杆(221)另一端与倾斜面(2221)固定连接,所述斜撑(222)固定安装在混凝土支座(223)上,所述混凝土支座(22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护层(1)以及支护组件(2);
所述支护层(1)为若干灌注桩(11)连接形成;
所述支护组件(2)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灌注桩(11)上的连接部(21)以及用以支撑连接部(21)的支护部(22),所述支护部(22)包括连接杆(221)以及斜撑(222),所述斜撑(222)上端面设置有倾斜面(2221),所述倾斜面(2221)朝向所述连接部(21),所述连接杆(221)一端与连接部(21)连接,所述连接杆(221)另一端与倾斜面(2221)固定连接,所述斜撑(222)固定安装在混凝土支座(223)上,所述混凝土支座(22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地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21)为若干首尾相连的拼接块(211)形成,所述拼接块(211)一侧延伸有卡接块(2111),所述拼接块(211)远离所述卡接块(2111)的一侧设置有与相邻的拼接块(211)的卡接块(2111)配合的卡接槽(21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块(2111)远离所述拼接块(211)的一端为折弯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来俊钟小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万信建设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