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用自复位耗能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2899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桥梁用自复位耗能限位装置,包含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至少一个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延展方向一致,所述波纹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槽的端部一、另一端连接于活动构件,所述活动构件与所述限位槽的端部二的间距可调,所述波纹管外套设有弹性构件。采用本装置结构设计科学简洁,安装方便,采用波纹钢管用于弥补防落梁装置缺乏的减震隔震功能,可显著提高防落梁对桥梁结构的抗震性能,在地震过程中有效耗散地震能量,保护桥梁结构免遭地震破坏;所述弹性部件用于弥补防落梁装置不能使主梁自复位的能力,同时提高缓冲和减震作用,可显著提高上部结构的震后复位能力,可修复性高,修复周期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用自复位耗能限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桥梁防落梁耗能
,特别涉及一种桥梁用自复位耗能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桥梁限位装置是桥梁结构抗震的关键构造,主要用于防止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相对位移过大导致的落梁,因此在地震区的桥梁工程中普遍都采用了防落梁装置。现有技术中的防落梁装置,地震耗能性差,且通常只有限位的功能,由于地震变形,主梁震后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漂移,无法自复位,如果漂移较大将影响桥梁震后使用,加之可替换性差,震后修复十分困难,一旦破坏基本无法修复,即使可修复,所花费的经济、时间成本都非常高,修复不理想还可能导致桥梁在强烈余震中遭受严重破坏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桥梁限位装置自身耗能能力不足、无自复位能力,震后修复难度大、周期长,在高烈度地震区的适应性不佳等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桥梁用自复位耗能限位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桥梁用自复位耗能限位装置,包含底板,所述底板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至少一个波纹管,所述波纹管的延展方向一致,所述波纹管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用自复位耗能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至少一个波纹管(2),所述波纹管(2)的延展方向一致,所述波纹管(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槽的端部一、另一端连接于活动构件,所述活动构件与所述限位槽的端部二的间距可调,所述波纹管(2)外套设有弹性构件(3),所述弹性构件(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槽的端部一、另一端连接于活动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用自复位耗能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底板(1),所述底板(1)上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设有至少一个波纹管(2),所述波纹管(2)的延展方向一致,所述波纹管(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槽的端部一、另一端连接于活动构件,所述活动构件与所述限位槽的端部二的间距可调,所述波纹管(2)外套设有弹性构件(3),所述弹性构件(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限位槽的端部一、另一端连接于活动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用自复位耗能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包含第一挡板(41)、第二挡板(42)以及两个侧板(43),所述波纹管(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板(41),所述活动构件与第二挡板(42)的间距可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用自复位耗能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41)外侧以及侧板(43)外侧均设有加劲板(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用自复位耗能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管(2)通过安装板(21)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俊曾永平陈克坚刘力维庞林郑晓龙杨国静陶奇宋晓东苏延文徐昕宇周川江陈星宇颜永逸周昆保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