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
本申请涉及无线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相比于有线充电,无线充电装置以可随拿随用、随放随充的便捷优势,越来越受使用者青睐。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在充电装置中放置一个充电发射线圈,被充电装置中各放置一个充电接收线圈,充电装置通过内置的充电发射线圈把电能转化成电磁能。此电磁能由被充电装置中的充电接收线圈接收,进而转化成电能,从而实现向被充电装置充电的目的。对于上述无线充电装置,让充电装置和被充电装置中的电磁线圈对准,是保证充电装置与被充电装置高效能量传输的关键。因此,为了帮助使用者可以准确将被充电装置中的电磁线圈与充电装置中的电磁线圈对准,一般会在无线充电装置上设置有标记、图案,以帮助使用者找到准确放置位置。但是,当被充电装置向充电装置贴合进行充电时,无线充电装置上的标记、图案朝向贴合面,使用者根本无法准确的将被充电装置放置在应放置的位置,因此,在无线充电装置上做标记、图案的方案,只能辅助使用者进行粗略定位,依然会存在被充电装置放置的位置与应放置的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充电组件和控制器(103);/n每组所述充电组件包括互相配合的充电发射线圈(101)和电磁吸合线圈(102),其中,每个充电发射线圈(101)和电磁吸合线圈(102)均与所述控制器(103)连接;所述控制器(103)用于控制各电磁吸合线圈(102)产生吸合力,以及控制各充电发射线圈(101)输出无线充电电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组充电组件和控制器(103);
每组所述充电组件包括互相配合的充电发射线圈(101)和电磁吸合线圈(102),其中,每个充电发射线圈(101)和电磁吸合线圈(102)均与所述控制器(103)连接;所述控制器(103)用于控制各电磁吸合线圈(102)产生吸合力,以及控制各充电发射线圈(101)输出无线充电电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组充电组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组充电组件中的所述电磁吸合线圈(102)的中轴线与所述充电发射线圈(101)的中轴线平行或重合;或,
所述充电组件中的所述电磁吸合线圈(102)的中轴线与所述充电发射线圈(101)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其中,0°<α<180°;或,
所述充电组件中的所述电磁吸合线圈(102)包括第一电磁吸合线圈(102A)和第二电磁吸合线圈(102B),所述第一电磁吸合线圈(102A)的中轴线与所述充电发射线圈(101)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1,第二电磁吸合线圈(102B)的中轴线与所述充电发射线圈(101)的中轴线之间的夹角为α2,并且,所述第一电磁吸合线圈(102A)产生的磁场南极方向与所述第二电磁吸合线圈(102B)产生的磁场南极方向之间的夹角为β,其中,α1≠90°,α2≠90°,90°<β≤180°;或,
所述充电组件中的所述充电发射线圈(101)与电磁吸合线圈(102)采用同一线圈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单独的充电发射线圈(101),或者,至少一个单独的电磁吸合线圈(102),或者,至少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