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磁场定位技术的机器人无线充电位置识别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磁场定位技术的机器人无线充电位置识别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及无人值守的普及,人工巡检已满足不了变电站安全运行需求,采用智能电力巡检设备代替人工巡检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发展趋势,而现有变电站巡检机器人接触式充电问题是制约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发展和普及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无线充电技术能避免接触式充电中可能发生的对接失败甚至短路故障等安全问题,并可适应室外复杂恶劣环境。巡检机器人无线充电技术相比于传统接触式充电方式,在环境适应性、安全性、便利性等方面均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在变电站巡检机器人充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可有助于提升变电站的自动化运行水平。机器人无线充电主要采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无线充电系统主要由高频电能变换模块、供电线圈、受电线圈、整流变换模块四个部分构成。其中供电线圈位于地面端,受电线圈位于机器人底盘,能量通过供电线圈和受电线圈之间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无线传输。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磁场定位技术的机器人无线充电位置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100)、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信号检测与控制单元(4)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n机器人(100)中设有相互连接的高频激励源(1)和发射天线;/n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布置于地面;所述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布置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两侧;/n所述信号检测与控制单元(4)连接所述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磁场定位技术的机器人无线充电位置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器人(100)、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信号检测与控制单元(4)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
机器人(100)中设有相互连接的高频激励源(1)和发射天线;
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布置于地面;所述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布置于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两侧;
所述信号检测与控制单元(4)连接所述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和无线充电发射线圈(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场定位技术的机器人无线充电位置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天线为定向发射天线;所述第一接收天线、第二接收天线具体为第一定向接收天线和第二定向接收天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磁场定位技术的机器人无线充电位置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定向发射天线的发射方向竖直朝向地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场定位技术的机器人无线充电位置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机器人(100)中还设有无线充电受电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磁场定位技术的机器人无线充电位置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受电线圈依次连接整流电路和蓄电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场定位技术的机器人无线充电位置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发射天线的发射频率为无线充电发射线圈发射频率的10倍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磁场定位技术的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康,何浩,魏斌,王松岑,蒋成,黄晓华,徐翀,徐锦星,于杰,江炳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