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266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基板;第一电极,布置于基板上;像素定义膜,使第一电极的上表面暴露,并且覆盖第一电极的侧部;第二电极,布置于第一电极上;空穴注入层,布置于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具有侧部向第二电极方向凸出的上表面;发光层,布置于空穴注入层与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具有侧部向第二电极方向凸出的上表面;电子注入层,布置于发光层上,其中,定义于空穴注入层的上表面的侧部和像素定义膜的交界的第一固定点与定义于发光层的上表面的侧部和像素定义膜的交界的第二固定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发光层的介电击穿极限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防止电流泄漏来改善发光效率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是利用发光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显示影像的自发光型显示装置。这样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具有低功耗、高亮度、较快的响应速度、宽视角及优异的对比度等高品质特性,因此作为下一代显示装置而受到瞩目。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可以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配备有利用有机发光物质构成的发光层。随着分别向这些电极施加阳极电压及阴极电压,从第一电极注入的空穴(hole)经由空穴注入层及空穴传输层移动至发光层,电子从第二电极经由电子注入层和电子传输层移动至发光层,从而电子与空穴可以在发光层复合。通过这样的复合生成激子(exciton),随着该激子从激发态变为基态,发光层发光,从而可以显示图像。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下部可以布置有基板,在其上部依次布置有第一电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第二电极和封装层。在空穴注入层与第二电极之间可能发生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n基板;/n第一电极,布置于所述基板上;/n像素定义膜,使所述第一电极的上表面暴露,并且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侧部;/n第二电极,布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上;/n空穴注入层,布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具有侧部向所述第二电极方向凸出的上表面;/n发光层,布置于所述空穴注入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具有侧部向所述第二电极方向凸出的上表面;以及/n电子注入层,布置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n其中,定义于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所述上表面的所述侧部和所述像素定义膜的交界的第一固定点与定义于所述发光层的所述上表面的所述侧部和所述像素定义膜的交界的第二固定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大...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111 KR 10-2019-0143671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基板;
第一电极,布置于所述基板上;
像素定义膜,使所述第一电极的上表面暴露,并且覆盖所述第一电极的侧部;
第二电极,布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上;
空穴注入层,布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具有侧部向所述第二电极方向凸出的上表面;
发光层,布置于所述空穴注入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具有侧部向所述第二电极方向凸出的上表面;以及
电子注入层,布置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
其中,定义于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所述上表面的所述侧部和所述像素定义膜的交界的第一固定点与定义于所述发光层的所述上表面的所述侧部和所述像素定义膜的交界的第二固定点之间的最短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层的介电击穿极限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穴传输层,布置于所述空穴注入层与所述发光层之间,
其中,所述空穴注入层对于所述像素定义膜的拒墨性大于所述空穴传输层对于所述像素定义膜的拒墨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子传输层,布置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电子注入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一固定点到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所述上表面的中央的平坦部与所述空穴注入层的所述上表面的所述侧部的曲率部相交的点为止的水平距离为0.5μm至3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第二固定点到所述发光层的所述上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岸本克史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