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净化水质的垂直绿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266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体净化技术领域的一种可净化水质的垂直绿化系统。由垂直绿化模块和抽水管道组成。垂直绿化模块内设有网格板将其内部分为靠近面板的种植区和靠近背板的净化区,种植区内填充种植棉,面板上对应设有种植孔,净化区内设有污水净化填料;抽水管道包括水泵和水管,水泵的输入端伸入水体中,输出端与水管连接,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垂直绿化模块的上方,侧壁上设有排水孔。排水孔内流出的污水流入垂直绿化模块后经过污水净化填料和种植区植物根系的双重净化后从底板流出完成净化过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净化效果良好,在进行水体净化的同时种植区内的植物又能够增加环境绿化的效果,使城市水体环境更洁净、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净化水质的垂直绿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体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可净化水质的垂直绿化系统。
技术介绍
干净清澈的水体景观是城市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能给居民提供娱乐和休闲,有利于城市形象的塑造。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水体面临严重的污染问题,尤其是河道水体,遭受日常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城市垃圾等污染,形成黑臭河道。而在河道整治中大多采用裁弯取直、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河床材料硬质化等措施,形成垂直的水泥硬质驳岸,使河道的外观形态上整齐划一、井然有序,甚少考虑水体景观的生态性和可持续性。这种封闭性的驳岸结构,更容易导致水体生态系统失衡、自净能力丧失、水质下降、水环境恶化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可净化水质的垂直绿化系统,安装于垂直的水泥硬质驳岸,既能够美化驳岸景观,又能净化水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可净化水质的垂直绿化系统,由垂直绿化模块和抽水管道组成,所述垂直绿化模块是由背板、面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围成的中空结构,左侧板或右侧板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中空结构内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将中空结构内分为靠近面板一侧的种植区和靠近背板一侧的净化区,所述种植区内填充种植棉,面板上对应设有种植孔,所述净化区内设有污水净化填料;所述抽水管道包括水泵和水管,水泵的输入端伸入水体中,输出端与水管连接,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垂直绿化模块的上方,侧壁上设有排水孔。具体的,所述垂直绿化模块为长方体结构,长度50~70cm,高度60~100cm,厚度10~25cm。具体的,所述垂直绿化模块中,顶板和底板均为带有透水孔的网格结构,顶板的中部低于四周向下凹陷。具体的,所述污水净化填料自上向下依次为火山岩填料、隔离层、活性炭和页岩陶粒混合层、隔离层、活性炭和页岩陶粒混合层、隔离层、活性炭过滤海绵、石英砂、过滤网纱,所述隔离层包含过滤海绵和带孔承重板。具体的,所述种植区的种植棉内设有带孔承重板。具体的,所述种植孔内种植挺水植物。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由垂直绿化模块和抽水管道组成。垂直绿化模块内设有网格板将其内部分为靠近面板的种植区和靠近背板的净化区,种植区内填充种植棉,面板上对应设有种植孔,净化区内设有污水净化填料;抽水管道包括水泵和水管,水泵的输入端伸入水体中,输出端与水管连接,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垂直绿化模块的上方,侧壁上设有排水孔。抽水管道将水体内的污水吸入从排水孔排出,流入垂直绿化模块后经过污水净化填料和种植区植物根系的双重净化后从底板流出完成净化过程。顶板上凹陷结构能有效防止污水溢出,种植区和净化区的有机结合能够提高净化效率,可拆卸式连接的侧板方便更换或补充内部填料。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净化效果良好,在进行水体净化的同时种植区内的植物又能够增加环境绿化的效果,使城市水体环境更洁净、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垂直绿化模块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等,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可净化水质的垂直绿化系统,根据实际应用场地面积,由若干垂直绿化模块1和抽水管道2组成。垂直绿化模块1安装于抽水管出水口4正下方,可接住出水口4排出的污水,污水渗入到模块里面进行污水过滤净化处理。抽水管道2包括水泵3和水管,水泵3的输入端伸入水体中,输出端与水管连接,水管的出水口4延伸至垂直绿化模块1的上方,侧壁上设有排水孔。水泵3用于将污水抽入水管中,并从水管侧壁上的多个排水孔排出,水管的入水口处包裹有过滤网5,用于过滤大件垃圾,防止水管堵塞。垂直绿化模块1是由背板8、面板6、顶板10、底板19、左侧板、右侧板围成的中空结构。在实际使用中考虑到结构本身的重量和运输等客观因素条件,垂直绿化模块1设计为长方体结构,通常选用长度50~70cm,高度60~100cm,厚度10~25cm为宜,尺寸太大则重量过大,对背板的承重能力要求就会过高,尺寸太小会导致污水净化填料太少,难以达到预期的净化效果,安装起来也会影响视觉效果。垂直绿化模块1的最优选尺寸为60cm*80cm*15cm。垂直绿化模块1的外壳材料优选为高密度聚乙烯,背板8上设有若干个固定孔9,靠墙设置,使用螺丝钉穿过固定孔9将垂直绿化模块1固定于墙体。面板6靠外,均匀设有若干种植孔7,用于栽种垂直绿化植物,垂直绿化植物品种优选为耐水湿的挺水植物21。左侧板或右侧板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可拆卸式连接目的是为了方便打开垂直绿化模块1的内部,向内部填充水质净化材料和种植材料等。最常见的为采用卡扣卡合方式,方便拆装。顶板10和底板19均为带有透水孔的网格结构,且中部低于四周向下凹陷。从水管侧壁上排水口排出的污水经过顶板10上的透水孔进入到内部,顶板10中部凹陷有利于污水向中部汇集,不会由于下渗不及时使多余的污水沿外侧壁回流到水体中。经内部过滤后的污水从底板19渗出,流入水体中完成净化过程。垂直绿化模块1内设有网格板11,网格板11将垂直绿化模块1一分为二形成前后置空间,分为靠近面板6一侧的种植区和靠近背板8一侧的净化区,种植区内填充种植棉20,种植棉20用于固定植物根系,同时也有一定的净化水质的作用。面板6上对应设有种植孔7,净化区内设有污水净化填料。优选的,网格板11将垂直绿化模块1厚度按4:1的比例分割为净化区和种植区。网格板11的材料以PE塑料为宜,成本低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够长期使用。见附图3,污水净化填料自上向下依次为火山岩填料12、隔离层、活性炭和页岩陶粒混合层15、隔离层、活性炭和页岩陶粒混合层15、隔离层、活性炭过滤海绵16、石英砂17、过滤网纱18,隔离层包含过滤海绵13和带孔承重板14。其中,火山岩填料12、活性炭和页岩陶粒混合层15、活性炭过滤海绵16、石英砂17的铺设厚度比为3:4:1:3,优选的,火山岩填料12颗粒大小为2-4cm,石英砂17颗粒大小为2-4mm。带孔承重板14的作用是将污水净化填料各层之间分隔开来,增加层间支撑力,防止长时间使用状态下层间结构下沉塌陷,也能方便在使用过程中各层填料的维护和及时补充;过滤海绵16能滤除部分杂质,防止大颗粒杂质堆积导致带孔承重板14堵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净化水质的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垂直绿化模块和抽水管道组成,所述垂直绿化模块是由背板、面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围成的中空结构,左侧板或右侧板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中空结构内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将中空结构内分为靠近面板一侧的种植区和靠近背板一侧的净化区,所述种植区内填充种植棉,面板上对应设有种植孔,所述净化区内设有污水净化填料;所述抽水管道包括水泵和水管,水泵的输入端伸入水体中,输出端与水管连接,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垂直绿化模块的上方,侧壁上设有排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净化水质的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由垂直绿化模块和抽水管道组成,所述垂直绿化模块是由背板、面板、顶板、底板、左侧板、右侧板围成的中空结构,左侧板或右侧板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中空结构内设有网格板,所述网格板将中空结构内分为靠近面板一侧的种植区和靠近背板一侧的净化区,所述种植区内填充种植棉,面板上对应设有种植孔,所述净化区内设有污水净化填料;所述抽水管道包括水泵和水管,水泵的输入端伸入水体中,输出端与水管连接,水管的出水口延伸至垂直绿化模块的上方,侧壁上设有排水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净化水质的垂直绿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绿化模块为长方体结构,长度50~70cm,高度60~100cm,厚度10~2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碧强莫惠芝张志霖丘曼娜吴建玲陈柯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美绿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