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42667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净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箱体、及第一箱体内的旋转轴,第一箱体左侧设有进水管道,第一箱体顶部安装有电机,第二槽道右侧设有第一滤芯装置,第二槽道另一端与第一滤芯装置下端连通,第一滤芯装置右侧设有臭氧池,臭氧池内部装有臭氧主管,第一滤芯装置与臭氧池左上端连通,臭氧池右侧设有第二滤芯装置,臭氧池与第二滤芯装置下端相通,第二水泵出水口与第二箱体右下方出水管道连接,第二箱体底部固定有底板,底板与臭氧发生器通过支撑架固定。通过第一箱体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通过臭氧池净化即可对水消毒、去除重金属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
本技术属于污水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城市内河的水质治理也备受关注然而大量城市都存在雨污混排口,所含污水成分复杂、伴有异味,对城市水体造成污染,而且大量污水经过管道排入河流后对河流造成污染,对整个生态系统形成了破坏,因此开发出一套具有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系统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箱体、及第一箱体内的旋转轴,所述第一箱体左侧设有进水管道,所述第一箱体顶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箱体内的旋转轴相连接,所述旋转轴延伸至第一箱体下半端,所述第一箱体垂直固定于第二箱体顶部中间,所述第二箱体内左上端设有第一槽道,所述第一槽道与第一箱体左下端相通,所述第一槽道左端通过过滤管道垂直连通于第二槽道上端,所述第二槽道右侧设有第一滤芯装置,所述第二槽道另一端与第一滤芯装置下端连通,所述第一滤芯装置左端设有第一滤芯,所述第一滤芯中端设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滤芯右端设有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装置右侧设有臭氧池,所述臭氧池内部装有臭氧主管,所述第一滤芯装置与臭氧池左上端连通,所述臭氧池内右端顶部设有传感器组件,所述臭氧池右侧设有第二滤芯装置,所述臭氧池与第二滤芯装置下端相通,所述第二滤芯装置左端为第三滤芯,右端为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出水口与第二箱体右下方出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二箱体右侧设有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臭氧管道与臭氧池内部的臭氧主管连通,所述第二箱体底部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与臭氧发生器通过支撑架固定。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道左端装有第二电控阀门。优选的,所述旋转轴轴身环绕设有旋叶,所述旋叶从旋转轴顶部延申至底部。优选的,所述第一槽道内依次设有若干滤网,每个所述滤网均与第一槽道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过滤管道中设有三层过滤材质,上层为石英砂层,中层为过滤棉絮层,下层为活性炭层,相邻过滤材质间用隔网分离。优选的,所述第一滤芯底部通过转接管道与第二槽道相连,所述第一水泵进水口通过第一U型管道与第一滤芯相连,所述第二滤芯底部通过第二S型管道与第一水泵相连。优选的,所述臭氧主管延管身横向设置有若干臭氧支管,所述臭氧支管表面分布有若干孔洞。优选的,所述传感器组件由PLC控制器、臭氧浓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从上至下依次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安装在二号箱体外部同时与箱体内部的臭氧浓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滤芯通过第二U型管道与第二水泵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水泵进水口设有第一电控阀门。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右侧设置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支架垂直固定于第二箱体,所述鼓风机通过连接第一S型管道从第一箱体底端延伸至内部,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第一S型管道出风口设置有曝气喷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一号箱体使得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以交换气态物质和去除水中挥发性物质的水处理方法,或使气体从水中逸出,如去除水的臭味或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将空气中的氧强制向液体中转移的过程,其目的是获得足够的溶解氧,曝气还有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触的目的,从而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作用。(2)通过臭氧生成器向臭氧池内输入臭氧,臭氧净化可去除水中的余氯,杀菌、消毒、去味、去除重金属,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能把有机物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把难溶解物分解为可溶物,把难降解物质转化为可降解物质,把有害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水经过臭氧氧化后再由第三滤芯吸附过滤,可进一步反应,达到去除Mn2+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的电机、旋转轴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的臭氧主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的传感器组件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2、第一S型管道;3、鼓风机;4、进水管道;5、曝气喷头;6、旋叶;7、旋转轴;8滤网;9、石英砂层;10、过滤棉絮层;11、活性炭层;12、第一槽道;13、转接管道;14、第一U型管道;15、第一滤芯;16、第一水泵;17、第二S型管道;18、第二滤芯;19、臭氧主管;20、臭氧池;21、第一电控阀门;22、第二水泵;23、出水管道;24、臭氧发生器;25、过滤管道;26、第二滤芯装置;27、传感器组件;28、臭氧管道;29、底板;30、第二箱体;31、臭氧支管;32、第一箱体;33、隔网;34、第二槽道;35、第二电控阀门;36、第三滤芯;37、液位传感器;38、臭氧浓度传感器;39、PLC控制器;40、第二U型管道;41、支架;42、第一滤芯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5所示,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箱体32、及第一箱体32内的旋转轴7,第一箱体32左侧设有进水管道4,进水管道4左端装有第二电控阀门35,第一箱体32顶部安装有电机1,电机1的输出轴与第一箱体32内的旋转轴7相连接,旋转轴7延伸至第一箱体32下半端,旋转轴7轴身环绕设有旋叶6,旋叶6从旋转轴7顶部延申至底部,第一箱体32右侧设置有鼓风机3,鼓风机3通过支架41垂直固定于第二箱体30,鼓风机3通过连接第一S型管道2从第一箱体32底端延伸至内部,第一箱体32内部第一S型管道2出风口设置有曝气喷头5,通过曝气喷头5和旋转轴7使水和空气充分接触以交换气态物质和去除水中挥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箱体(32)、及第一箱体(32)内的旋转轴(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32)左侧设有进水管道(4),所述第一箱体(32)顶部安装有电机(1),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与第一箱体(32)内的旋转轴(7)相连接,所述旋转轴(7)延伸至第一箱体(32)下半端,所述第一箱体(32)垂直固定于第二箱体(30)顶部中间,所述第二箱体(30)内左上端设有第一槽道(12),所述第一槽道(12)与第一箱体(32)左下端相通,所述第一槽道(12)左端通过过滤管道(25)垂直连通于第二槽道(34)上端,所述第二槽道(34)右侧设有第一滤芯装置(42),所述第二槽道(34)另一端与第一滤芯装置(42)下端连通,所述第一滤芯装置(42)左端设有第一滤芯(15),所述第一滤芯(15)中端设有第一水泵(16),所述第一滤芯(15)右端设有第二滤芯(18),所述第一滤芯装置(42)右侧设有臭氧池(20),所述臭氧池(20)内部装有臭氧主管(19)所述第一滤芯装置(42)与臭氧池(20)左上端连通,所述臭氧池(20)内右端顶部设有传感器组件(27),所述臭氧池(20)右侧设有第二滤芯装置(26),所述臭氧池(20)与第二滤芯装置(26)下端相通,所述第二滤芯装置(26)左端为第三滤芯(36),右端为第二水泵(22),所述第二水泵(22)出水口与第二箱体(30)右下方出水管道(23)连接,所述第二箱体(30)右侧设有臭氧发生器(24),所述臭氧发生器(24)通过臭氧管道(28)与臭氧池(20)内部的臭氧主管(19)连通,所述第二箱体底部固定有底板(29),所述底板(29)与臭氧发生器(24)通过支撑架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箱体(32)、及第一箱体(32)内的旋转轴(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32)左侧设有进水管道(4),所述第一箱体(32)顶部安装有电机(1),所述电机(1)的输出轴与第一箱体(32)内的旋转轴(7)相连接,所述旋转轴(7)延伸至第一箱体(32)下半端,所述第一箱体(32)垂直固定于第二箱体(30)顶部中间,所述第二箱体(30)内左上端设有第一槽道(12),所述第一槽道(12)与第一箱体(32)左下端相通,所述第一槽道(12)左端通过过滤管道(25)垂直连通于第二槽道(34)上端,所述第二槽道(34)右侧设有第一滤芯装置(42),所述第二槽道(34)另一端与第一滤芯装置(42)下端连通,所述第一滤芯装置(42)左端设有第一滤芯(15),所述第一滤芯(15)中端设有第一水泵(16),所述第一滤芯(15)右端设有第二滤芯(18),所述第一滤芯装置(42)右侧设有臭氧池(20),所述臭氧池(20)内部装有臭氧主管(19)所述第一滤芯装置(42)与臭氧池(20)左上端连通,所述臭氧池(20)内右端顶部设有传感器组件(27),所述臭氧池(20)右侧设有第二滤芯装置(26),所述臭氧池(20)与第二滤芯装置(26)下端相通,所述第二滤芯装置(26)左端为第三滤芯(36),右端为第二水泵(22),所述第二水泵(22)出水口与第二箱体(30)右下方出水管道(23)连接,所述第二箱体(30)右侧设有臭氧发生器(24),所述臭氧发生器(24)通过臭氧管道(28)与臭氧池(20)内部的臭氧主管(19)连通,所述第二箱体底部固定有底板(29),所述底板(29)与臭氧发生器(24)通过支撑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道(4)左端装有第二电控阀门(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备高效处理雨污混排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7)轴身环绕设有旋叶(6),所述旋叶(6)从旋转轴(7)顶部延申至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高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佰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