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反渗透滤芯的中心管、反渗透滤芯和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602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反渗透滤芯的中心管、反渗透滤芯和净水机。其中用于反渗透滤芯的中心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狭缝,至少一条狭缝中的每一条都呈围绕中心管的轴线的螺旋形且沿中心管的径向方向贯通管壁。呈螺旋形的狭缝,一方面可以通过狭缝的宽度以及长度对中心管的通水能力进行调整。另一方面,由于狭缝呈螺旋形,那么在将反渗透膜缠绕在中心管上时,螺旋形的狭缝可以在中心管的轴线的方向上为反渗透膜提供更大的摩擦力,有效防止反渗透膜在中心管上产生沿中心管的轴线方向的位移,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并且,在加工过程中、缠绕反渗透膜的时候,还可以降低反渗透膜缠绕在中心管上的难度,降低了产品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反渗透滤芯的中心管、反渗透滤芯和净水机
本技术涉及水净化的
,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反渗透滤芯的中心管、反渗透滤芯和净水机。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家庭用水的水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上的反渗透净水机因其过滤能力强而越来越受欢迎。作为反渗透净水机的核心部件,反渗透滤芯通常包括中心管和反渗透膜。现有的中心管的管壁上通常设置有通孔,经过反渗透膜过滤后产生的纯水会经过通孔收集到中心管内。但是,现有的反渗透膜一般是缠绕在中心管上的,容易产生打滑现象,并且反渗透滤芯一般都是端面进原水,因此在高压水的作用下,反渗透膜很容易沿中心管的轴向方向滑动。另一方面,现有的中心管通常仅设置一排沿着中心管的轴向方向排列的通孔,会导致中心管的通水能力受限。虽然有些生产者在靠近进出水口的近端将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设置得小些,而在远端将相邻通孔之间的间距设置得大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心管的通水能力,但是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而且,还需要进行大量实验确定通孔的孔径和位置使它们匹配,因此导致设计周期延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反渗透滤芯的中心管,中心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狭缝,至少一条狭缝中的每一条都呈围绕中心管的轴线的螺旋形且沿中心管的径向方向贯通管壁。在中心管上设置呈螺旋形的狭缝来代替传统的通孔,一方面狭缝可以增大通水面积,以提高通水能力,而且可以通过调整狭缝的宽度以及长度对中心管的通水能力进行调整。狭缝的宽度越大,长度越长,中心管的通水能力就越强,单位时间内,流过中心管的水量就越大,从而不会限制具有该中心管的反渗透滤芯的通量。另一方面,由于狭缝呈螺旋形,那么在将反渗透膜缠绕在中心管上时,螺旋形的狭缝可以在中心管的轴线的方向上为反渗透膜提供更大的摩擦力,有效防止反渗透膜在中心管上产生沿中心管的轴线方向的位移,提高了具有该中心管的反渗透滤芯的安全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并且,在加工过程中、缠绕反渗透膜的时候,由于增大了摩擦力,也降低了反渗透膜缠绕在中心管上的难度,提高了具有该中心管的反渗透滤芯的合格率,降低了产品的成本。示例性地,至少一条狭缝中的每一条的至少一部分垂直于中心管的轴向方向。由于缠绕在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相对于中心管具有沿着其轴向方向滑动的趋势,而将狭缝的一部分设置为垂直于中心管的轴向方向能够进一步增大反渗透膜沿轴向方向滑动时与中心管之间的摩擦,因此更好地防止反渗透膜相对于中心管滑动。示例性地,至少一条狭缝中的每一条都包括:多个第一平直段,多个第一平直段均位于中心管的第一侧且垂直于中心管的轴向方向,多个第一平直段沿着中心管的轴向方向等间隔排列;多个第二平直段,多个第二平直段均位于中心管的第二侧且垂直于中心管的轴向方向,中心管的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多个第二平直段沿着中心管的轴向方向等间隔排列,多个第二平直段沿着中心管的轴向方向与多个第一平直段错开;以及多个弯曲段,相邻的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之间连接有一个弯曲段,以形成螺旋形。由于每条狭缝都包括了多个第一平直段、多个第二平直段和多个弯曲段,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不仅能够增加反渗透膜在中心管上的摩擦力,而且相比于未设置平直段的螺旋形而言,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还延长了每条狭缝的总长度,因此进一步提高了中心管的通水能力。此外,由于在中心管的两侧分别设置了多个第一平直段和多个第二平直段,它们可以分别从两侧均匀地对缠绕在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提供较大的摩擦力,因此更好地避免反渗透膜相对于中心管滑动。示例性地,中心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至少一条狭缝整体上具有最靠近第一端的第三端和最靠近第二端的第四端,第三端与第一端间隔开设置,第四端与第二端间隔开设置。一方面,由于反渗透膜在缠绕在中心管上后,需要在中心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上通过粘合剂将反渗透膜与中心管连接,所以狭缝不将中心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贯穿,也是为了方便反渗透膜与中心管的粘合。另一方面,由于在反渗透膜与中心管粘合的端部不具有通水能力,所以这样设置的狭缝,也可以减少加工量,降低产品成本,并且保证中心管的机械强度。示例性地,第三端与第一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0mm;和/或第四端与第二端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0mm。这样,可以为反渗透膜与中心管提供更大的粘合区,可以有效防止反渗透滤芯长期处于具有压力的水中时,反渗透膜从中心管上脱落,影响用户使用。并且保证中心管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示例性地,在中心管的沿其母线展开的侧面中,至少一条狭缝整体上沿中心管的轴向方向具有第一长度,至少一条狭缝整体上沿垂直于中心管的轴向方向具有第二长度,第一长度与第二长度的乘积不小于中心管的侧面积的1/3。具有该设置的中心管,可以有效利用中心管的管壁的表面,使狭缝具有足够的长度,该长度是指狭缝沿着其延伸方向的长度。示例性地,至少一条狭缝中的每一条的宽度在0.5mm-4mm之间;和/或至少一条狭缝中的每一条绕中心管的圈数为2圈-4圈。对于狭缝的宽度,若狭缝宽度过小,则将提高狭缝对水流的阻力,降低具有该中心管的反渗透滤芯的通水能力;若狭缝宽度过大,则在狭缝缠绕中心管上后,将降低中心管的结构强度。所以狭缝的宽度在0.5mm-4mm之间为最佳尺寸。对于圈数,若圈数过多,则狭缝的相邻两圈之间的节距将过小,不利于保证中心管的结构强度,而且还增加了加工难度。若圈数过少,则相当于缩短了狭缝的长度,降低狭缝的通水能力。在考虑了中心管的常规尺寸的情况下,狭缝绕中心管的圈数在2圈-4圈之间为最佳。示例性地,至少一条狭缝中的每一条都沿着螺旋形的走向连续地或断续地设置。相比于断续设置,每条狭缝连续设置可以简化中心管的加工工艺,从而降低成本。每条狭缝都断续设置虽然会使得中心管的加工难度增大,但是相比于连续设置,会保证中心管的机械强度。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反渗透滤芯,包括上述任一种中心管。根据本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净水机,包括上述反渗透滤芯。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中心管的立体图;图2为图1中的中心管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的中心管的展开平面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中心管的展开平面图;以及图5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中心管的展开平面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0、中心管;110、第一端;120、第二端;130、第三端;140、第四端;200、狭缝;200A、200B、200C、子狭缝;210、第一平直段;220、第二平直段;230、弯曲段;201、第一侧;202、第二侧。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反渗透滤芯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00)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狭缝(200),所述至少一条狭缝中的每一条都呈围绕所述中心管的轴线的螺旋形且沿所述中心管的径向方向贯通所述管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反渗透滤芯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100)的管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狭缝(200),所述至少一条狭缝中的每一条都呈围绕所述中心管的轴线的螺旋形且沿所述中心管的径向方向贯通所述管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狭缝(200)中的每一条的至少一部分垂直于所述中心管的轴向方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条狭缝(200)中的每一条都包括:
多个第一平直段(210),所述多个第一平直段均位于所述中心管的第一侧(201)且垂直于所述中心管的轴向方向,所述多个第一平直段沿着所述中心管的轴向方向等间隔排列;
多个第二平直段(220),所述多个第二平直段均位于所述中心管的第二侧(202)且垂直于所述中心管的轴向方向,所述中心管的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相对,所述多个第二平直段沿着所述中心管的轴向方向等间隔排列,所述多个第二平直段沿着所述中心管的轴向方向与所述多个第一平直段错开;以及
多个弯曲段(230),
相邻的第一平直段和第二平直段之间连接有一个弯曲段,以形成所述螺旋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10)和第二端(120),所述至少一条狭缝(200)整体上具有最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陶杨浩王洪坤朱萍萍刘建锋韩升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