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厨油水处理装置用链式餐渣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260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油水处理装置用的链式餐渣处理装置,其包括箱型壳体、位于壳体内且底部开口设置的进料斗和位于进料斗下方的餐渣过滤输送机构,餐渣过滤输送机构远离进料斗的另一端高于与进料斗的连接端;进料斗的侧壁均布有漏液孔;餐渣过滤输送机构包括夹设在壳体内的链传动机构、与链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链传动机构上传动连接有闭环的用于输送固体餐渣的网链带,网链带的下段的顶面对应进料斗底部设置;网链带远离进料斗端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底部连接到排料管;餐渣过滤输送机构的下方壳体部分设置有积液池。所述链式餐渣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能高效实现对餐厨垃圾中的餐渣和污水的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油水处理装置用链式餐渣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餐厨油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餐厨油水处理装置用链式餐渣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餐厨垃圾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垃圾,包括丢弃不用的菜叶、剩菜、剩饭、果皮、蛋壳、茶渣、骨头等,是城市垃圾的主要来源之一。而由于餐厨垃圾含有极高的固液混合物,且易腐坏,处理难度较大。通常对餐厨垃圾先进行固液分离,对固体餐渣和污水进行分别处理,可有效缓解垃圾腐败速度,还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但是目前的餐厨垃圾的传统餐渣分离设备较为落后,对固体餐渣分离速度慢,分离效果差,设备容易堵塞。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餐厨油水处理装置用链式餐渣处理装置,能实现对餐厨垃圾的固液部分分别进行高效分离和收集。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餐厨油水处理装置用链式餐渣处理装置,其包括箱型壳体、位于壳体内且底部开口设置的进料斗和位于进料斗下方的餐渣过滤输送机构,餐渣过滤输送机构远离进料斗的另一端高于与进料斗的连接端;进料斗的侧壁均布有漏液孔;餐渣过滤输送机构包括夹设在壳体内的链传动机构、与链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链传动机构上传动连接有闭环的用于输送固体餐渣的网链带,网链带的下段的顶面对应进料斗底部设置;网链带远离进料斗端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的底部连接到排料管;餐渣过滤输送机构的下方壳体部分设置有积液池。可选地,所述链式餐渣处理装置还包括用于罩设在链条外部的链条罩,进料斗侧面朝向导向板方向连接有排料挡板,排料挡板沿网链带的长度方向延伸,排料挡板的底面与网链带之间间隙设置。可选地,进料斗至少下部分横截面逐渐变窄,进料斗沿底边连接有向内倾斜的下防漏胶板和侧防漏胶板,垂直于网链带行进方向的下防漏胶板的底面接触网链带表面。可选地,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至少一条垂直贯穿链条罩的水平固定杆。所述水平固定杆位于两水平转轴之间,水平固定杆两端与壳体连接。可选地,进料斗通过第一连接架与壳体内壁进行连接。可选地,积液池的底板为倾斜设置,底板的上部分板壁上设置用于与排液管连接的排液口,积液池的底部侧壁或底壁上设置用于与排污管连接的排污口。可选地,箱式壳体的顶面或侧面贯穿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下端与进料斗连通,进料斗的顶面设置盖板。可选地,餐渣过滤输送机构为链传动机构,其包括通过水平转轴与壳体侧壁进行连接的主动链轮组和被动链轮组、将主动链轮组和被动链轮组进行连接的两组链条,以及设置在两组链条之间的网链带。可选地,箱式壳体的顶板与壳体为可拆卸连接,顶板上设置把手。排料管为倒锥形结构。本技术提供的餐厨油水处理装置用链式餐渣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所述链式餐渣处理装置的结构简单,使用便利,通过进料斗与进料斗下方的餐渣过滤输送机构的配合,从而达到将餐厨垃圾中的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的高效分离;餐渣过滤输送机构通过网链带实现在固体垃圾运送过程中同步实现对液体垃圾的分离。2、积液室的倾斜底板上的排液口以及排污口的设置,进一步地实现对分离出的污水中的细颗粒餐渣的再分离,降低最终收集的污水的含渣率,避免污水排放管道堵塞。3、所述链式餐渣处理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利,占用空间小,单位时间处理餐厨垃圾量大,可与其他设备配合用于餐厨垃圾的综合治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链式餐渣处理装置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链式餐渣处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链式餐渣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箱型壳体1、进料斗2、漏液孔21、第一连接架22、下防漏胶板23、侧防漏胶板24、网链带31、主动链轮组32、被动链轮组33、链条34、水平转轴35、驱动机构4、导向板5、排料管6、链条罩71、排料挡板72、积液池8、底板81、排液口82、排污口83、进料管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内”、“外”、“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3所示的一种餐厨油水处理装置用链式餐渣处理装置,其包括设有进料口的箱型壳体1、位于壳体内与进料口连通且底部开口的进料斗2、位于进料斗2下方倾斜设置的餐渣过滤输送机构、位于餐渣过滤输送机构末端下方的用于收集固体餐渣的排料管6、以及位于餐渣过滤输送机构下方的积液池8。进料斗2至少下部分横截面逐渐变窄。其中,餐渣过滤输送机构包括夹设在壳体内的链传动机构、与链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4,链传动机构上传动连接有闭环的用于分离固体餐渣的网链带31,网链带31的下段的顶面对应进料斗底部设置;网链带31远离进料斗端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板5,导向板5的底部连接到排料管6;餐渣过滤输送机构的下方壳体部分设置有积液池8。导向板5上部分为倾斜设置。倾斜的餐渣过滤输送机构远离进料斗2的远端高于与进料斗的连接的近端。这样设置使液体污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保持在进料斗与网链带31围成的腔室中持续进行固液分离。进料斗的侧壁均布有漏液孔21,网链带31为网状结构,均匀分布众多网孔,使网链带31上的餐厨垃圾在运输过程中自动完成固液的分离。工作时,餐厨垃圾从进料口进入到进料斗后,在进料斗的垃圾中的大部分液体从漏液孔21中渗漏到积液池8中,而进料斗底部的垃圾保留在餐渣过滤输送机构的网链带31上,网链带31将垃圾运送到另一端的排料管6的过程中,垃圾中的剩余液体逐渐沿着网链带31的网孔中渗漏并流向积液池8,最终网链带上剩余的固体餐渣沿着导向板5落入排料管6中,完成固液废物的分离。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餐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油水处理装置用链式餐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料口的箱型壳体(1)、位于壳体内与进料口连通且底部开口的进料斗(2)、位于进料斗下方的倾斜设置的餐渣过滤输送机构、以及位于餐渣过滤输送机构末端下方的用于收集固体餐渣的排料管(6);进料斗的侧壁均布有漏液孔(21);餐渣过滤输送机构远离进料斗的另一端高于与进料斗的连接端;/n餐渣过滤输送机构包括夹设在壳体内的链传动机构、与链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4)和安装在链传动机构上的用于输送固体餐渣的闭环的网链带(31);网链带(31)的一端顶面对应进料斗底部设置,网链带(31)远离进料斗另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板(5),导向板(5)的底部连接有排料管(6);餐渣过滤输送机构的下方壳体部分设置有积液池(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油水处理装置用链式餐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进料口的箱型壳体(1)、位于壳体内与进料口连通且底部开口的进料斗(2)、位于进料斗下方的倾斜设置的餐渣过滤输送机构、以及位于餐渣过滤输送机构末端下方的用于收集固体餐渣的排料管(6);进料斗的侧壁均布有漏液孔(21);餐渣过滤输送机构远离进料斗的另一端高于与进料斗的连接端;
餐渣过滤输送机构包括夹设在壳体内的链传动机构、与链传动机构传动连接的驱动机构(4)和安装在链传动机构上的用于输送固体餐渣的闭环的网链带(31);网链带(31)的一端顶面对应进料斗底部设置,网链带(31)远离进料斗另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导向板(5),导向板(5)的底部连接有排料管(6);餐渣过滤输送机构的下方壳体部分设置有积液池(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链式餐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餐渣过滤输送机构为链传动机构,其包括通过水平转轴(35)与壳体侧壁进行连接的主动链轮组(32)和被动链轮组(33)、将主动链轮组和被动链轮组进行传动连接的两组链条(34),以及设置在两组链条之间的网链带(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链式餐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罩设在链条(34)外部的链条罩(71),进料斗(2)侧面朝向导向板方向连接有排料挡板(72),排料挡板(72)沿网链带(31)的长度方向延伸,排料挡板(72)的底面与网链带(31)之间间隙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富盛和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