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256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4
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包括基坑,所述的基坑内固定安装剪叉式升降平台,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外侧螺旋设有数个弧形板,两个相邻弧形板之间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最上侧的弧形板固定安装在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台板上,最下侧的弧形板固定安装在基坑的底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仅通过单人就可以完成上下升降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无需额外浪费人力物力。通过本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使用者的上下移动,无需他人帮忙,无需额外的升降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
本技术属于升降平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在车间或工厂中,往往需要使用到升降平台对高处进行使用操作,但有时在对高处进行施工操作时,人员在将需要使用装置通过升降平台升高到三到五米的高度,操作装置进行使用后,装置便可以自主进行运转,此时无需在使用人工进行操作,但由于升降平台需要保持静止来对使用的装置进行支撑,但三到五米的高度直接跳下来肯定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就需要额外的升降平台或者梯子来辅助操作人员下来,而使用者手中搬运有东西时还不方便通过爬梯下来,只能求助于他人移动一个移动式升降平台来将人接下来,不但过程不方便,还需要额外使用一个专门的供人员上下的升降平台,浪费人力物力,故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包括基坑,所述的基坑内固定安装剪叉式升降平台,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外侧螺旋设有数个弧形板,两个相邻弧形板之间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最上侧的弧形板固定安装在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台板上,最下侧的弧形板固定安装在基坑的底面上。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所述的基坑底面的前后左右侧分别固定安装光杆,光杆的外周分别通过直线轴承连接数个套管,套管分别与对应的弧形板的外侧固定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所述的剪叉式升降平台台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智能模块化控制器。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所述的基坑的外侧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踏板,踏板分别铰接安装在地面上。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所述的踏板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安装一层地垫。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所述的弧形板的顶面分别开设防滑纹。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仅通过单人就可以完成上下升降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无需额外浪费人力物力。在使用本装置时,使用者携带需要使用的装置进入并站在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台板上,控制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台板上升至适当的位置进行施工操作,在上升的过程中,上侧的弧形板带动对应的伸缩杆伸长,伸缩杆伸至最长后拉动下方的弧形板上升,再拉动对应的伸缩杆伸长,伸缩杆伸长后相邻两个弧形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5-40cm,直至多个弧形板环绕剪叉式升降平台形成一个螺旋状旋梯,因此,使用人员在完成了对使用的装置的预设之后,即可通过弧形板螺旋向下走回地面上,直至需要使用的装置使用完成,即可再次通过弧形板走回剪叉式升降平台的台板上,关闭使用的装置,控制剪叉式升降平台收缩并回复原状,即可完成使用,通过本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使用者的上下移动,无需他人帮忙,无需额外的升降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如图所示,包括基坑1,基坑1为开设与地面上的凹槽,所述的基坑1内固定安装剪叉式升降平台2,剪叉式升降平台2由剪叉、台板和液压缸组成,通过液压缸来驱动剪叉,带动台板上下移动,其具体结构及使用方式为常规的现有技术,故不在进行赘述剪叉式升降平台2的外侧螺旋设有数个弧形板3,弧形板3环绕设置于剪叉式升降平台2的外周,且弧形板3所在圆的圆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两个相邻弧形板3之间通过伸缩杆4固定连接,最上侧的弧形板3固定安装在剪叉式升降平台2的台板上,最下侧的弧形板3固定安装在基坑1的底面上。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仅通过单人就可以完成上下升降平台,提高了工作效率,无需额外浪费人力物力。在使用本装置时,使用者携带需要使用的装置进入并站在剪叉式升降平台2的台板上,控制剪叉式升降平台2的台板上升至适当的位置进行施工操作,在上升的过程中,上侧的弧形板带动对应的伸缩杆4伸长,伸缩杆4伸至最长后拉动下方的弧形板3上升,再拉动对应的伸缩杆4伸长,伸缩杆4伸长后相邻两个弧形板3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5-40cm,直至多个弧形板3环绕剪叉式升降平台2形成一个螺旋状旋梯,因此,使用人员在完成了对使用的装置的预设之后,即可通过弧形板3螺旋向下走回地面上,直至需要使用的装置使用完成,即可再次通过弧形板3走回剪叉式升降平台2的台板上,关闭使用的装置,控制剪叉式升降平台2收缩并回复原状,即可完成使用,通过本装置,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使用者的上下移动,无需他人帮忙,无需额外的升降装置,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了工作效率。具体而言,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基坑1底面的前后左右侧分别固定安装光杆5,光杆5的外周分别通过直线轴承连接数个套管6,套管6分别与对应的弧形板3的外侧固定连接。通过套管6,使弧形板3仅能够沿光杆5的外周上下移动,提高弧形板3的稳定性。具体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剪叉式升降平台2台板的顶面固定安装智能模块化控制器7。通过控制器7,既可以通过人员进行操控,又可以通过预设的程序,来进行剪叉式升降平台2的自动上下移动。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基坑1的外侧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踏板8,踏板8分别铰接安装在地面上。通过踏板8,在使用时将踏板8向内翻折,即可方便的经过踏板8和弧形板3进入剪叉式升降平台2的台板上,避免人失足踩入基坑内,同时在需要下入基坑1进行维修时,向外翻折踏板8即可进入基坑1内。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踏板8顶面和底面分别固定安装一层地垫。通过地垫,与使用者的鞋底进行接触,能够对使用者的鞋底进行清洁,能够减轻在对本装置进行维修和清理时的劳动量。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弧形板3的顶面分别开设防滑纹。通过防滑纹,增大弧形板3与使用者鞋底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使用者鞋底打滑。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包括基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坑(1)内固定安装剪叉式升降平台(2),剪叉式升降平台(2)的外侧螺旋设有数个弧形板(3),两个相邻弧形板(3)之间通过伸缩杆(4)固定连接,最上侧的弧形板(3)固定安装在剪叉式升降平台(2)的台板上,最下侧的弧形板(3)固定安装在基坑(1)的底面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包括基坑(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坑(1)内固定安装剪叉式升降平台(2),剪叉式升降平台(2)的外侧螺旋设有数个弧形板(3),两个相邻弧形板(3)之间通过伸缩杆(4)固定连接,最上侧的弧形板(3)固定安装在剪叉式升降平台(2)的台板上,最下侧的弧形板(3)固定安装在基坑(1)的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高效智能模块控制的剪叉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坑(1)底面的前后左右侧分别固定安装光杆(5),光杆(5)的外周分别通过直线轴承连接数个套管(6),套管(6)分别与对应的弧形板(3)的外侧固定连接。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学水肖月包高继利陈康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金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