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减震装置的控制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2500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减震装置的控制机构,包括承压板,承压板与电梯轿厢底部之间抵压有减震机构,承压板侧壁设置有卡槽,电梯轿厢内侧壁设置有与卡槽联通的通孔,通孔内滑动连接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杆,电梯轿厢侧壁内部设置有横截面积大于通孔的滑槽,滑槽与通孔远离承压板一侧相联通,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一端与卡杆远离承压板一端固定连接,滑块与滑槽靠近通孔的内壁之间抵压有弹性件,电梯轿厢侧壁内设置有垂直方向的空腔,空腔侧壁与滑槽远离通孔一侧连通,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控制杆,控制杆上设置有与滑块相匹配的凹槽,该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具有控制减震装置启动的功能,降低电梯轿厢侧壁的磨损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减震装置的控制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装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减震装置的控制机构。
技术介绍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故障造成电梯坠落,对电梯内部的人员造成伤害。公告号为CN210048332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减震装置的观光电梯,包括电梯本体,所述电梯本体底部固定安装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设有承压板,所述电梯侧壁上开设T形滑槽,所述承压板侧壁上设有与T形滑槽配合的T形滑块,所述承压板滑动连接在侧壁上,所述固定座顶部设有多个减震组件,多个所述减震组件包括连接在固定座上方的支撑座、开设在支撑座内部的支撑腔、滑动连接在支撑腔内的滑移杆,所述滑移杆底部设有限位块,所述滑移杆顶部设有减震块,所述滑移杆顶部套设有减震弹簧,本技术具有减小观光电梯内减震的优点。但是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是不需要减震装置的,电梯上下人时,重量的变化会使承压板在减震装置的作用下上下滑动,使承压板一直与电梯侧壁相摩擦,运行时间长了以后,会对电梯内部曹成损坏,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减震装置的控制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减震装置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梯轿厢,所述电梯轿厢底部设置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与电梯轿厢底部之间抵压有减震机构,所述承压板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电梯轿厢内侧壁设置有与卡槽联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连接有与卡槽相匹配的卡杆,所述电梯轿厢侧壁内部设置有横截面积大于通孔的滑槽,所述滑槽与通孔远离承压板一侧相联通,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端与卡杆远离承压板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与滑槽靠近通孔的内壁之间抵压有弹性件,所述电梯轿厢侧壁内设置有垂直方向的空腔,所述空腔侧壁与滑槽远离通孔一侧连通,所述空腔内滑动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上设置有与滑块相匹配的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杆下端与空腔底壁之间抵压有承重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杆与承重弹簧之间设置有配重球,所述配重球与控制杆下端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下部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滑块朝向控制杆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斜面相匹配的第二斜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为驱动弹簧,所述驱动弹簧抵压在滑块与滑槽靠近通孔的内壁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机构为减震弹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梯轿厢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放置槽,所述减震弹簧下端放置在弹簧放置槽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电梯遇到急停时,控制杆会向下滑动滑块在弹性件的驱动下进入凹槽,同时卡杆从卡槽内滑出,承压板通过下方的减震装置在电梯轿厢内上下滑动,起到减震的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控制减震装置启动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局部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电梯轿厢;2、承压板;3、卡槽;4、通孔;5、卡杆;6、滑槽;7、滑块;8、空腔;9、控制杆;10、凹槽;11、承重弹簧;12、配重球;13、第一斜面;14、第二斜面;15、驱动弹簧;16、减震弹簧;17、弹簧放置槽内。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减震装置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梯轿厢1,所述电梯轿厢1底部设置有承压板2,所述承压板2与电梯轿厢1底部之间抵压有减震机构,所述电梯轿厢1侧壁内设有依次联通的空腔8、滑槽6和通孔4,空腔8、滑槽6和通孔4内放置有减震机构的控制机构。其中,减震机构由减震弹簧16和弹簧放置槽17组成,弹簧放置槽17焊接在电梯轿厢1的底部,减震弹簧16的下端焊接在弹簧放置槽17内,减震弹簧16的上端抵压有承压板2,承压板2滑动连接在电梯轿厢1内。承压板2的四个侧壁的有卡槽3,电梯轿厢1内侧壁上的通孔4与卡槽3相联通,所述通孔4内滑动连接有与卡槽3相匹配的卡杆5,卡杆5一端伸出通孔4至卡槽3内,通孔4远离卡槽3一侧与滑槽6联通,滑槽6的横截面积大于通孔4的横截面积,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卡杆5的另一端伸出通孔4穿过驱动弹簧15并与滑块7固定连接,驱动弹簧15抵压在滑块7与滑槽6朝向通孔4一侧的内壁之间,滑块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斜面14并与控制杆9侧面相抵。空腔8为垂直方向并与滑槽6相联通,空腔8内滑动连接有控制杆9,控制杆9侧面上开有与滑块7相匹配的凹糟,凹槽10内设有与第二斜面14相匹配的第一斜面13,控制杆9下端一体式连接有配重球12,配重球12下端与承重弹簧11上端相抵,承重弹簧11下端焊接在空腔8底部。下面将详细阐述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电梯正常运行过程中,卡杆5一端位于承压板2卡槽3内,起到支撑承压板2的作用,一旦电梯发成故障坠落,在电梯轿厢1碰到电梯井的底部或者骤停的一瞬间,空腔8内的配重球12处于超重状态,会继续带动控制杆9向下运动并挤压承重弹簧11,控制杆9上的凹槽10相对向下滑动并与滑块7处于同一水平面,滑块7的一端在驱动弹簧15的作用在凹槽10内滑动,带动卡杆5滑出卡槽3,此时承压板2可以电梯轿厢1向下滑动,在减震弹簧16弹力作用下,对站在承压板2上的人员提供一定的缓冲力,起到保护人员的功能,事故处理完成后,移动承压板2使卡槽3对准通孔4,承重弹簧11驱使配重球12恢复原位,控制杆9向上移动,斜面一将控制杆9向上移动的力转化成滑块7向右移动的力,从而带动卡杆5进入卡槽3,重新固定承压板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减震装置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梯轿厢(1),所述电梯轿厢(1)底部设置有承压板(2),所述承压板(2)与电梯轿厢(1)底部之间抵压有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2)侧壁设置有卡槽(3),所述电梯轿厢(1)内侧壁设置有与卡槽(3)联通的通孔(4),所述通孔(4)内滑动连接有与卡槽(3)相匹配的卡杆(5),所述电梯轿厢(1)侧壁内部设置有横截面积大于通孔(4)的滑槽(6),所述滑槽(6)与通孔(4)远离承压板(2)一侧相联通,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一端与卡杆(5)远离承压板(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与滑槽(6)靠近通孔(4)的内壁之间抵压有弹性件,所述电梯轿厢(1)侧壁内设置有垂直方向的空腔(8),所述空腔(8)侧壁与滑槽(6)远离通孔(4)一侧连通,所述空腔(8)内滑动连接有控制杆(9),所述控制杆(9)上设置有与滑块(7)相匹配的凹槽(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减震装置的控制机构,包括电梯轿厢(1),所述电梯轿厢(1)底部设置有承压板(2),所述承压板(2)与电梯轿厢(1)底部之间抵压有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2)侧壁设置有卡槽(3),所述电梯轿厢(1)内侧壁设置有与卡槽(3)联通的通孔(4),所述通孔(4)内滑动连接有与卡槽(3)相匹配的卡杆(5),所述电梯轿厢(1)侧壁内部设置有横截面积大于通孔(4)的滑槽(6),所述滑槽(6)与通孔(4)远离承压板(2)一侧相联通,滑槽(6)内滑动连接有滑块(7),所述滑块(7)的一端与卡杆(5)远离承压板(2)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7)与滑槽(6)靠近通孔(4)的内壁之间抵压有弹性件,所述电梯轿厢(1)侧壁内设置有垂直方向的空腔(8),所述空腔(8)侧壁与滑槽(6)远离通孔(4)一侧连通,所述空腔(8)内滑动连接有控制杆(9),所述控制杆(9)上设置有与滑块(7)相匹配的凹槽(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减震装置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9)下端与空腔(8)底壁之间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尚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菱通电梯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