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缠绕的多信道通讯缆线收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249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缠绕的多信道通讯缆线收卷装置,包括收卷壳体、衔接杆、衔接壳体和挡块,所述收卷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衔接杆,且收卷壳体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衔接壳体,所述衔接壳体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衔接杆的左侧外部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与衔接块之间形成有腔室,所述收卷壳体的上部左侧固定安装有衔接环,所述衔接杆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摇把。该防缠绕的多信道通讯缆线收卷装置,在不使用该装置时,能够对缆线进行夹持固定,防止缆线滑落下去,在对缆线进行收卷时能够使缆线准确进入装置内,防止缆线发生散乱缠绕的现象,提高了实用性,能够提高缆线滑动的流畅度,避免缆线卡在装置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缠绕的多信道通讯缆线收卷装置
本技术涉及多信道通讯缆线
,具体为一种防缠绕的多信道通讯缆线收卷装置。
技术介绍
多信道通讯缆线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多信道通讯缆线在使用时功能强大,但在不用时常常散乱一堆,整理起来麻烦,这时需要一种能对缆线进行收卷的装置。一般的多信道通讯缆线收卷装置,在不使用时,难以对缆线进行夹持固定,导致缆线滑落进装置内,造成麻烦,并且在对缆线进行收卷时,缆线容易发生散乱缠绕的现象,导致实用性差,降低了使用效果,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缠绕的多信道通讯缆线收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缠绕的多信道通讯缆线收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一般的多信道通讯缆线收卷装置,在不使用时,难以对缆线进行夹持固定,导致缆线滑落进装置内,造成麻烦,并且在对缆线进行收卷时,缆线容易发生散乱缠绕的现象,导致实用性差,降低了使用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缠绕的多信道通讯缆线收卷装置,包括收卷壳体、衔接杆、衔接壳体和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缠绕的多信道通讯缆线收卷装置,包括收卷壳体(1)、衔接杆(2)、衔接壳体(3)和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衔接杆(2),且收卷壳体(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衔接壳体(3),所述衔接壳体(3)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调节杆(4),且调节杆(4)的外部连接有推块(5),并且调节杆(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把(15),所述衔接杆(2)的左侧外部固定连接有挡块(6),且衔接杆(2)的中侧外部连接有衔接块(7),并且衔接块(7)的内部设置有内腔(14),所述挡块(6)与衔接块(7)之间形成有腔室(8),且腔室(8)的内部连接有缆线本体(9),并且缆线本体(9)与衔接杆(2)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缠绕的多信道通讯缆线收卷装置,包括收卷壳体(1)、衔接杆(2)、衔接壳体(3)和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壳体(1)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衔接杆(2),且收卷壳体(1)的上方固定安装有衔接壳体(3),所述衔接壳体(3)的内部贯穿连接有调节杆(4),且调节杆(4)的外部连接有推块(5),并且调节杆(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把(15),所述衔接杆(2)的左侧外部固定连接有挡块(6),且衔接杆(2)的中侧外部连接有衔接块(7),并且衔接块(7)的内部设置有内腔(14),所述挡块(6)与衔接块(7)之间形成有腔室(8),且腔室(8)的内部连接有缆线本体(9),并且缆线本体(9)与衔接杆(2)采用缠绕的方式相连接,所述收卷壳体(1)的上部左侧固定安装有衔接环(10),且收卷壳体(1)的右侧上部固定安装有衔接筒(11),并且衔接筒(11)的内部连接有滑珠(12),所述衔接杆(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摇把(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缠绕的多信道通讯缆线收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桂之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