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驻车拉丝固定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991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驻车拉丝固定调节机构,包括位于第一驻车拉丝与第二驻车拉丝之间的连接框本体;连接框本体的一端端面开设有用于第一螺杆穿过的螺纹孔,连接框本体的另一端端面开设有用于杆体穿过的第一通孔;杆体固定在第一通孔处;杆体的一端端面沿杆体的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盲孔;其中,杆体的一端端面远离连接框本体的另一端端面。通过第一螺杆与螺纹孔进行螺纹配合调节第一驻车拉丝的拉伸,第二螺杆与螺纹盲孔的螺纹配合调节第二驻车拉丝的拉伸,达到调节第一驻车拉丝与第二驻车拉丝之间距离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驻车拉丝固定调节机构结构新颖,使得调节拉丝长度的方式更加方便,且操纵空间大,不受周边件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驻车拉丝固定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调节机构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驻车拉丝固定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驻车拉丝作为驻车制动的传递结构,材料主要是钢丝绳。根据不同车辆的底盘布置,驻车拉丝长度不一,长度较长的驻车拉丝不仅传递效率低,且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明显的衰退现象,拉丝本体出现永久变形,影响驻车功能的正常使用。用户需要对拉丝进行手动调整,调整拉丝的位置主要是驻车手柄处或者是车轮边执行机构处,两者调整位置不方便,且还需拆解周边件,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的一种驻车拉丝固定调节机构,解决技术中现有的调节拉丝间的距离工作量大、调节不方便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驻车拉丝固定调节机构,包括位于第一驻车拉丝与第二驻车拉丝之间,且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驻车拉丝与所述第二驻车拉丝之间距离的连接框本体;所述连接框本体的一端端面开设有用于第一螺杆穿过的螺纹孔,所述连接框本体的另一端端面开设有用于杆体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杆体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处;所述杆体的一端端面沿所述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驻车拉丝固定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n包括位于第一驻车拉丝(9)与第二驻车拉丝(10)之间,且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驻车拉丝(9)与所述第二驻车拉丝(10)之间距离的连接框本体(3);/n所述连接框本体(3)的一端端面开设有用于第一螺杆(1)穿过的螺纹孔,所述连接框本体(3)的另一端端面开设有用于杆体(5)穿过的第一通孔;/n所述杆体(5)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处;/n所述杆体(5)的一端端面沿所述杆体(5)的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与第二螺杆(4)螺纹连接的螺纹盲孔;其中,所述杆体(5)的一端端面远离所述连接框本体(3)的另一端端面;/n所述第一螺杆(1)远离所述连接框本体(3)的一端端面的一端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驻车拉丝固定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包括位于第一驻车拉丝(9)与第二驻车拉丝(10)之间,且用于调节所述第一驻车拉丝(9)与所述第二驻车拉丝(10)之间距离的连接框本体(3);
所述连接框本体(3)的一端端面开设有用于第一螺杆(1)穿过的螺纹孔,所述连接框本体(3)的另一端端面开设有用于杆体(5)穿过的第一通孔;
所述杆体(5)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处;
所述杆体(5)的一端端面沿所述杆体(5)的竖直方向开设有用于与第二螺杆(4)螺纹连接的螺纹盲孔;其中,所述杆体(5)的一端端面远离所述连接框本体(3)的另一端端面;
所述第一螺杆(1)远离所述连接框本体(3)的一端端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驻车拉丝(9)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螺杆(4)远离所述连接框本体(3)的另一端端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驻车拉丝(10)的一端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车拉丝固定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杆体(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圆形体(6);
所述圆形体(6)的半径大于所述杆体(5)的半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驻车拉丝固定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形体(6)与所述连接框本体(3)的另一端端面内侧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驻车拉丝固定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瀚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