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叶片维修加热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816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叶片维修加热工装,包括:加热薄膜、温控设备、两个电极;所述温控设备设置有电源线,所述两个电极连接电源线,插入加热薄膜给加热薄膜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利用纳米碳纤维加热薄膜的特性,可实现现场制作加热工装,这种加热方式更加节能环保,且现场操作便捷,加热均匀,加热温度可有效控制,保证了玻璃钢树脂固化条件,从而达到提升叶片维修质量稳定可靠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叶片维修加热工装
本技术属于风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叶片维修加热工装。
技术介绍
风力发电产业中,风机叶片作为风力发电设备的关键部件,在条件恶劣的风场运行环境中,经常会出现破损问题,这就需要对叶片进行现场维修作业。而恶劣的现场环境,对维修操作又造成极大干扰。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叶片修复过程中玻璃钢树脂的固化温度,这直接影响了叶片维修质量。目前行业中,现场解决树脂固化温度的方式方法主要依靠采用热风枪、加热毯等,但是这些方式方法使用的工装重量大,维修面受热不均,需要大容量的电源功率,且不宜与加热面贴合,加热效果无法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风机主控系统站点防松动夹持工装,所述工装包括:加热薄膜、温控设备、两个电极;所述温控设备设置有电源线,所述两个电极连接电源线,插入加热薄膜给加热薄膜加热。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薄膜为纳米碳纤维加热薄膜。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薄膜内部设有若干第一限温线和/或第一感温线;所述第一限温线用于限制加热薄膜温度;所述第一感温线用于测量加热薄膜温度。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薄膜上预开设若干排气小孔;所述排气小孔用于排气。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内设置第二限温线和/或第二感温线;所述第二限温线用于限制电极温度;所述第二感温线用于测量电极温度。进一步地,所述温控设备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能够连接第一限温线和/或第一感温线;连接后,温控设备能够限制加热薄膜温度和/或测量加热薄膜温度;所述连接线能够连接第二限温线和/或第二感温线;连接后,温控设备能够限制电极温度和/或测量电极温度。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线为电源线。进一步地,所述工装还包括高温绝缘胶布,所述高温绝缘胶布用于包裹外露电极。本技术采用了以加热位置的外形为阳模,将加热薄膜完全贴敷其上作为加热工装的全新加热方式,并利用在工装上增加温控开关等手段可以对维修加热面进行有效可控的均匀加热。本技术利用纳米碳纤维加热薄膜的特性,可实现现场制作加热工装,这种加热方式更加节能环保,且现场操作便捷,加热均匀,加热温度可有效控制,保证了玻璃钢树脂固化条件,从而达到提升叶片维修质量稳定可靠的目的。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新型叶片维修加热工装整体示意图。图例说明:1、加热薄膜;2、温控设备;21、电源线;3、电极。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叶片维修加热工装,如图1所示,包括:加热薄膜1、温控设备2、电极3;温控设备2具有温控功能和测温功能,所述温控设备2设置有电源线21;所述两个电极3连接电源线21,插入加热薄膜1给加热薄膜1加热。示例性的,温控设备2外接电源,并设置有电源线21;将电源线21连上电极3后,通过电源线21可以给电极3供电。启动温控设备2通电,电极3开始发热。再将两个电极3插入加热薄膜1后就可以给加热薄膜1加热。也可以先将两个电极3插入加热薄膜1再将电源线21连上电极3。电极3连接电源线21与电极3插入加热薄膜1不分顺序先后。优选的,两个电极3插入加热薄膜1后,相互对称设置。具体的,所述加热薄膜1为纳米碳纤维加热薄膜1。示例性的,纳米碳纤维加热薄膜1是一种使用新型材料制造的薄膜,具有很好的导热性。当电极3插入加热薄膜1后就给加热薄膜1加热,可以很快的将热量传导给整个加热薄膜1,使得整个加热薄膜1均匀受热。具体的,所述加热薄膜1内部设有若干第一限温线和/或第一感温线;所述第一限温线用于限制加热薄膜1温度;所述第一感温线用于测量加热薄膜1温度。示例性的,加热薄膜1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限温线和/或第一感温线;当第一限温线连接到具有温控功能的设备时,具有温控功能的设备可以通过第一限温线限制加热薄膜1温度;当第一感温线连接到具有测温功能的设备时,具有测温功能的设备可以通过第一感温线测量加热薄膜1温度。而本技术中的温控设备2具有温控功能和测温功能,当温控设备2连接到第一限温线和/或第一感温线时,能够限制和/或检测加热薄膜1的温度。加热薄膜1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限温线和/或第一感温线,这样使得加热薄膜1经裁剪后,裁剪后的加热薄膜1也至少包含一条第一限温线和/或第一感温线。具体的,所述加热薄膜1上预开设若干排气小孔;所述排气小孔用于排气。示例性的,加热薄膜1会敷在待加热区域上进行加热,加热薄膜1敷在待加热区域上时,操作不当可能会使加热薄膜1与待加热区域之间存在气体。加热时也可能会产生气体,如果薄膜无法排气,则气体会处于加热区域与加热薄膜1之间。由于气体是热的不良导体,这样不利于加热。加热薄膜1上预开设若干排气小孔后,加热薄膜1与待加热区域之间的气体可以通过小孔排出。具体的,所述电极3内设置第二限温线和/或第二感温线;所述第二限温线用于限制电极3温度;所述第二感温线用于测量电极3温度。示例性的,电极3内设置第二限温线和/或第二感温线,当第二限温线连接到具有温控功能的设备时,具有温控功能的设备能够通过第二限温线限制电极3温度;当第二感温线连接到具有测温功能的设备时,具有测温功能的设备能够通过第二感温线测量电极3温度。而本技术中的温控设备2具有温控功能和测温功能,当温控设备2连接到第二限温线和/或第二感温线时,能够限制和/或检测电极3的温度。所述温控设备2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能够连接第一限温线和/或第一感温线;连接后,温控设备2能够于限制加热薄膜1温度和/或测量加热薄膜1温度。所述连接线能够连接第二限温线和/或第二感温线;连接后,温控设备2能够于限制电极3温度和/或测量电极3温度。所述连接线为电源线21。示例性的,感温线就是俗称的“热电偶”,有很多种类型,但是基本原理都是利用某种材料对温度的变化对应关系,通过两种不同成分的材质导体组成闭合回路,当两端存在温度梯度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此时两端之间就存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叶片维修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加热薄膜(1)、温控设备(2)、两个电极(3);/n所述温控设备(2)设置有电源线(21),/n所述两个电极(3)连接电源线(21),插入加热薄膜(1)给加热薄膜(1)加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叶片维修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包括:加热薄膜(1)、温控设备(2)、两个电极(3);
所述温控设备(2)设置有电源线(21),
所述两个电极(3)连接电源线(21),插入加热薄膜(1)给加热薄膜(1)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叶片维修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薄膜(1)为纳米碳纤维加热薄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叶片维修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薄膜(1)内部设有若干第一限温线和/或第一感温线;
所述第一限温线用于限制加热薄膜(1)温度;
所述第一感温线用于测量加热薄膜(1)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叶片维修加热工装,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薄膜(1)上预开设若干排气小孔;
所述排气小孔用于排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叶片维修加热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辉李颖高飞吴士华孙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