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补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037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1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胎补胎机,包括底座、上模、下模、右模、压紧丝杆、支架、电控箱、轮胎放置杆,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设有轮胎放置杆,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设有下模,所述第二支架的右端中部以及左端的螺纹孔上分别配合有第一压紧丝杆和第二压紧丝杆,所述上模位于下模与第一压紧丝杆之间,所述右模位于下模与第二压紧丝杆之间,所述上模、下模和右模上均设有加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轮胎补胎机设有上模、下模和右模,可以较好的贴合待补轮胎;设有加热器和定时器,升温速度快,可以定时、恒温对待补轮胎进行加热;设有保险装置,防止漏电,使用安全,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补胎机
本技术涉及补胎机
,尤其是一种轮胎补胎机。
技术介绍
汽车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与路面接触,并与汽车减震架架共同来减小汽车行驶时所受到的冲击,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汽车轮胎承受着汽车的重量,因此,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扎钉子等情况,从而造成轮胎漏气。轮胎漏气后,严重时会发生爆胎,造成驾驶失控。因此,当汽车轮胎漏气后,需要及时对轮胎进行修补。传统的补胎方式是主要采用人工进行补胎,修补的效率低,而且难以保证修补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轮胎补胎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轮胎补胎机,包括底座、上模、下模、右模、压紧丝杆、支架、电控箱、轮胎放置杆,所述压紧丝杆包括第一压紧丝杆和第二压紧丝杆,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底座的底端四个角处设有防滑垫脚,所述底座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胎补胎机,包括底座(1)、上模(8)、下模(11)、右模(6)、压紧丝杆、支架、电控箱(5)、轮胎放置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丝杆包括第一压紧丝杆(4)和第二压紧丝杆(7),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9)和第二支架(3),所述底座(1)的底端四个角处设有防滑垫脚(2),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架(9)和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9)和第二支架(3)均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9)的下端设有一对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轮胎放置杆(10),所述第一支架(9)的上端设有下模(11),所述第二支架(3)的右端中部以及左端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架(3)的右端中部以及左端的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补胎机,包括底座(1)、上模(8)、下模(11)、右模(6)、压紧丝杆、支架、电控箱(5)、轮胎放置杆(10),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丝杆包括第一压紧丝杆(4)和第二压紧丝杆(7),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9)和第二支架(3),所述底座(1)的底端四个角处设有防滑垫脚(2),所述底座(1)的左右两端分别焊接有第一支架(9)和第二支架(3),所述第一支架(9)和第二支架(3)均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9)的下端设有一对通孔,所述通孔上设有轮胎放置杆(10),所述第一支架(9)的上端设有下模(11),所述第二支架(3)的右端中部以及左端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二支架(3)的右端中部以及左端的螺纹孔上分别配合有第一压紧丝杆(4)和第二压紧丝杆(7),所述第一压紧丝杆(4)和第二压紧丝杆(7)的两端均分别设有旋转头和压紧台,所述上模(8)位于下模(11)与第一压紧丝杆(4)之间,所述右模(6)位于下模(11)与第二压紧丝杆(7)之间,所述上模(8)、下模(11)和右模(6)上均设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器、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杨宝强赵庆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鑫永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