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754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鞋底制造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包括鞋楦、底模、前头模盖,所述鞋楦与底模之间形成用于成型鞋底的鞋底成型腔,所述鞋楦头部与前头模盖之间形成用于成型包头的包头成型腔,所述鞋底成型腔与包头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底模上设有与注塑机相连的注塑口,所述鞋底成型腔内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注塑口相连通,注塑时塑料从注塑口进入,从出料口出来进入鞋底成型腔,所述鞋楦上端连接有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挂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制造前部有包头的鞋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
:本技术属于鞋底制造
,特指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在鞋底的生产制作过程中,大多采用注塑成型工艺,现有的转盘式鞋底注塑机一般包括机架、原料桶、转盘、以及若干鞋底成型模具,转盘设置在机架上,鞋底成型模具分布在转盘上,原料桶中塑料注入鞋底成型模具中待其冷却后形成鞋底。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8357123A公开了鞋子的生产方法,注塑装置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用于放置成型模具的工作台、用于向成型模具注入注塑液的注塑单元;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纵向滑移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安装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杆靠近或者远离工作台的动力件;所述注塑单元包括座体、滑移连接于座体上的料管、套设于料管外壁上的加热件、设置在座体上的推料元件,所述料管侧壁开设有进料孔,所述推料元件的输出端伸入至料管内部。成型模具包括相互抵紧的第一模板、成型板以及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朝向第二模板的端面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模板上开设有与第一开口相对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扣合形成供成型板放入的贯穿孔。上述成型模具无法注塑成型前部有包头的鞋底(如图1所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其可制造前部有包头的鞋底。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包括鞋楦、底模、前头模盖,所述鞋楦与底模之间形成用于成型鞋底的鞋底成型腔,所述鞋楦头部与前头模盖之间形成用于成型包头的包头成型腔,所述鞋底成型腔与包头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底模上设有与注塑机相连的注塑口,所述鞋底成型腔内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注塑口相连通,注塑时塑料从注塑口进入,从出料口出来进入鞋底成型腔,所述鞋楦上端连接有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挂筒。在上述的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中,所述前头模盖一侧边铰接在底模上。在上述的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中,所述底模上铰接有压设在前头模盖上表面的压锁。在上述的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中,所述压锁上套设有轴承,所述压锁通过轴承压设在前头模盖上。在上述的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中,所述所述挂筒下端纵向设有一端封闭的滑槽,所述鞋楦上端设有滑设在滑槽内的滑块。在上述的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中,所述滑槽的封闭端上设有一端与滑块的端面相抵触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另一端伸出滑槽的封闭端。在上述的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中,所述调节杆为螺栓,螺栓螺连在滑槽的封闭端。在上述的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中,所述滑块的前端面朝向滑槽的封闭面,滑块的前端面与滑槽的封闭面相抵触。在上述的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中,所述出料口位于包头成型腔对应的鞋底成型腔内,所述出料口的中心位于鞋底成型腔的中轴线上,所述注塑口位于底模的前端面上,所述注塑口的中心位于底模的中轴线上。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1、本技术的鞋楦与底模之间形成用于成型鞋底的鞋底成型腔,鞋楦头部与前头模盖之间形成用于成型包头的包头成型腔,可制造前部有包头的鞋底;2、本技术的压锁通过轴承压设在前头模盖上,轴承与前头模盖上表面是滚动摩擦,减小轴承与前头模盖的摩擦力,进而减小前头模盖上表面的磨损,使得压锁始终压紧前头模盖;3、本技术的滑块的前端面朝向滑槽的封闭面,滑块的前端面与滑槽的封闭面相抵触,有效防止在注塑过程中鞋楦往鞋头方向移动,有效减少包头处缺料、跑料等注塑不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鞋底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挂筒回缩、前头模盖翻开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挂筒伸长、前头模盖翻开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挂筒伸长、前头模盖盖设在鞋楦头部的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鞋楦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的挂筒的立体图。1、鞋楦;11、滑块;111、前端面;2、底模;3、前头模盖;4、注塑口;5、出料口;6、挂筒;61、滑槽;7、压锁;8、轴承;9、调节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6: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包括鞋楦1、底模2、前头模盖3,所述鞋楦1与底模2之间形成用于成型鞋底的鞋底成型腔,所述鞋楦1头部与前头模盖3之间形成用于成型包头的包头成型腔,所述鞋底成型腔与包头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底模2上设有与注塑机相连的注塑口4,所述鞋底成型腔内设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与注塑口4相连通,所述鞋楦1上端连接有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挂筒6。本技术以鞋楦头部的朝向为前,以鞋楦跟部的朝向为后,以鞋楦的长度方向为纵向,以鞋楦的宽度方向为横向。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挂筒6伸长、前头模盖3盖设在鞋楦头部,注塑机向注塑口4注塑料,塑料从注塑口4通向出料口5,再从出料口5通向鞋底成型腔和包头成型腔,注塑完成后,待塑料冷却,翻开前头模盖3,向上回缩挂筒6,取出鞋底。如图2-3所示,为了方便将前头模盖3盖设在鞋楦1头部,所述前头模盖3一侧边铰接在底模2上。如图2-4所示,为了压住前头模盖3,防止前头模盖3在注塑成型过程中翘起导致包头注塑不良,所述底模2上铰接有压设在前头模盖3上表面的压锁7。为了避免压锁7在使用过程中与前头模盖3摩擦,使得前头模盖3上表面磨损,进而使压锁7与前头模盖3之间产生间隙,压锁7不能压紧前头模盖3,从而导致包头注塑不良,所述压锁7上套设有轴承8,所述压锁7通过轴承8压设在前头模盖3上。压锁7通过轴承8压设在前头模盖3上,轴承8与前头模盖3上表面是滚动摩擦,减小轴承8与前头模盖3的摩擦力,进而减小前头模盖3上表面的磨损,使得压锁7始终压紧前头模盖3。如图4-6所示,鞋楦1上端与挂筒6的连接方式:所述挂筒6下端纵向设有一端封闭的滑槽61,所述鞋楦1上端设有滑设在滑槽61内的滑块11。如图4、6所示,为了方便调节鞋楦1的纵向位置,所述滑槽61的封闭端上设有一端与滑块11的端面相抵触的调节杆9,所述调节杆9另一端伸出滑槽61的封闭端。通过调整调节杆9的端面与滑槽61的封闭端的距离,从而调节滑块11的端面与滑槽61的封闭端的距离,即鞋楦1的纵向位置。优选的,所述调节杆9为螺栓,螺栓螺连在滑槽61的封闭端。通过旋转螺栓调节螺栓的端面与滑槽61的封闭端的距离,从而调节滑块11的端面与滑槽61的封闭端的距离,即鞋楦1的纵向位置。为了避免因鞋底的鞋跟处注塑时压力较大,将鞋楦1往鞋头方向挤压,进而导致包头处缺料、跑料等注塑不良,次品率较高,所述滑块11的前端面111朝向滑槽61的封闭面。滑块11的前端面111朝向滑槽61的封闭面,滑块11的前端面111与滑槽61的封闭面相抵触,有效防止在注塑过程中鞋楦1往鞋头方向移动。为了减少包头的注塑不良,所述出料口5位于包头成型腔对应的鞋底成型腔内,所述注塑口4位于底模2的前端面上。更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5的中心位于鞋底成型腔的中轴线上,所述注塑口4的中心位于底模的中轴线上。上述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鞋楦(1)、底模(2)、前头模盖(3),所述鞋楦(1)与底模(2)之间形成用于成型鞋底的鞋底成型腔,所述鞋楦(1)头部与前头模盖(3)之间形成用于成型包头的包头成型腔,所述鞋底成型腔与包头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底模(2)上设有与注塑机相连的注塑口(4),所述鞋底成型腔内设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与注塑口(4)相连通,所述鞋楦(1)上端连接有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挂筒(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鞋楦(1)、底模(2)、前头模盖(3),所述鞋楦(1)与底模(2)之间形成用于成型鞋底的鞋底成型腔,所述鞋楦(1)头部与前头模盖(3)之间形成用于成型包头的包头成型腔,所述鞋底成型腔与包头成型腔相连通,所述底模(2)上设有与注塑机相连的注塑口(4),所述鞋底成型腔内设有出料口(5),所述出料口(5)与注塑口(4)相连通,所述鞋楦(1)上端连接有可沿竖直方向伸缩的挂筒(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头模盖(3)一侧边铰接在底模(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2)上铰接有压设在前头模盖(3)上表面的压锁(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鞋底注塑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锁(7)上套设有轴承(8),所述压锁(7)通过轴承(8)压设在前头模盖(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岩玲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路桥区嘉伟鞋帽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