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池衰减机制的寿命评估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寿命预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电池衰减机制的寿命评估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放电倍率高、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效应、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已大规模的应用于通讯、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同时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输出功率高、温度范围广、自放电率低等优点,也广泛的应用于国防领域。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如何对电池的寿命进行快速评价,从而对电池的可靠性进行判断并对电池的使用过程进行有效管控,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提出了不同的衰减模型,主要包括基于容量数据拟合的经验模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数据驱动模型。电池衰减的本质来源于电池内部材料性能的劣化,如活性物质的减少、离子传递速率的变缓、电化学反应能力的降低等。专利技术专利CN201910688746.9公开了一种评价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寿命衰减性能的方法,但所建立的判断方法,需提前测试电池循环过程中的寿命及阻抗演变情况,无法实现对电池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电池衰减机制的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步骤一、对电池进行循环老化测试,在循环老化测试的不同阶段对电池进行内部参数标定测试;/n步骤二、对电池内部参数进行辨识,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内部参数变化情况及所对应的衰减机制建立内部参数演变模型;/n步骤三、将所建立的内部参数演变模型带入电化学模型,得到电池容量衰减来源及电池容量演变情况,同时根据设定的容量下限评估电池寿命。/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基于电池衰减机制的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一、对电池进行循环老化测试,在循环老化测试的不同阶段对电池进行内部参数标定测试;
步骤二、对电池内部参数进行辨识,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内部参数变化情况及所对应的衰减机制建立内部参数演变模型;
步骤三、将所建立的内部参数演变模型带入电化学模型,得到电池容量衰减来源及电池容量演变情况,同时根据设定的容量下限评估电池寿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池衰减机制的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一包括设定循环老化工况,所设定的循环老化工况为根据电池实际工作情况所提取的动态工况或根据电池规格书所规定的电池使用范围所设定的循环工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池衰减机制的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电池内部参数标定测试为电池的小电流充放电测试、恒流滴定测试或能够获得电池OCV曲线的测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池衰减机制的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的内部参数辨识方法为利用步骤一中所提到的电池内部参数标定测试,通过建立电池OCV模型,对电池的多个内部参数进行辨识:
其中,OCV为步骤一中所获得的电池OCV,Cap为步骤一中获得电池OCV过程中对应的容量,i为步骤一中获得电池OCV过程中所对应的电流,Es,p、Es,n为电池正极、负极材料的开路电位Vs.嵌锂量曲线或开路电位Vs.SOC曲线,为电池中正极材料的初始嵌锂位置,Qp、Qn为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含量,Gap为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匹配情况,Rohm为电池的极化修正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电池衰减机制的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的电池内部参数包括:为电池中正极材料的初始嵌锂位置,Qp、Qn为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含量,Gap为电池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匹配情况,Rohm为电池的极化修正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池衰减机制的寿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二中的内部参数变化所对应的衰减机制通过分析内部参数的具体物理意义得到:
LLI=GapN-Gap0-liNE+dePE
技术研发人员:吕桃林,解晶莹,罗伟林,闵凡奇,罗英,李永,郭满毅,晏莉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空间电源研究所,上海动力储能电池系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