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电动扳手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494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电动扳手套筒,特别是涉及电动扳手技术领域,包括连接杆和旋钮,旋钮内部呈上下贯通状,连接杆位于旋钮上端,连接杆上端开设有安装孔,连接杆底端为开口端,连接杆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限位槽,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通过转动旋钮,带动夹板转动,由于夹板与主转轴的螺纹连接,从而带动主转轴伸出,并且在旋钮与夹板联动过程中,加入了反转无效的外卡齿设计,使得反转旋钮时主转轴不会回缩,将拉环向下推动时,带动压环下移,从而夹板下端展开,主转轴便通过主弹簧的弹力向上方回缩,这样就解决了电动扳手在需要不同长度的套筒时,需要反复更换套筒,这样十分麻烦和浪费时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电动扳手套筒
本技术涉及电动扳手
,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电动扳手套筒。
技术介绍
电动扳手是指拧紧和旋松螺栓及螺母的电动工具,是一种拧紧高强度螺栓的工具,用于钢结构桥梁、厂房建筑、化工、发电设备安装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的初拧、终拧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初拧,以及对螺栓紧固件的扭矩或轴向力有严格要求的场合。现市面上的电动扳手的套筒在拧较远距离的螺母时,通常采取更换更长的套筒来进行,虽然可以完成工作,但是每次都需要更换套筒,并且在不确定需要的长度的时候要重复更换套筒来确定,这样不仅浪费时间,还需要配置多种长度规格不同的套筒,十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电动扳手套筒,以解决在需要不同长度的套筒时,需要反复更换套筒,这样十分麻烦和浪费时间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电动扳手套筒,包括连接杆和旋钮,所述旋钮内部呈上下贯通状,所述连接杆位于旋钮上端,所述连接杆上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杆底端为开口端,所述连接杆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限位槽,所述连接杆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外侧开设有外槽,所述旋钮套接于连接环外壁,所述旋钮上端内壁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位于外槽内且与外槽转动连接,所述旋钮下端设置有转环,所述转环外端下侧四周均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下端为开口端,所述内槽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侧转动连接有夹板,所述转杆的两端且位于夹板两侧均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扭臂分别紧贴于夹板内侧和内槽内壁,所述夹板呈弧形,且所述夹板下端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转环外侧套接有拉环,所述拉环下端内侧设置有压环,所述拉环下端向内部延伸至压环下端,且所述拉环与压环固定连接,所述拉环下端设置有底部外壳,所述底部外壳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端固定于转环外侧,所述底部外壳下端向内部延伸,所述底部外壳内部延伸段上端安装有次弹簧,所述次弹簧上端紧贴于所述拉环的内部延伸段的下端,所述连接杆内部滑动连接有主转轴。具体的,所述旋钮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外齿环,所述外齿环内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侧槽,所述侧槽内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次转轴,所述次转轴外侧均转动连接有外卡齿,所述外卡齿的卡齿部分伸出侧槽,所述侧槽槽口处且位于次转轴同一边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侧槽槽底和外卡齿外侧中部之间固定有微型弹簧,所述外齿环内部设置有内齿环,所述内齿环外侧设置有与外卡齿对应的内卡齿,且所述内卡齿与外卡齿啮合连接,所述内齿环下端与转环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转环下端四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端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杆中部外侧滑动连接有呈环形的连接块,所述固定杆外侧且位于卡块与连接块之间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上下端分别紧贴于连接块底部和卡块顶部,所述连接块与压环内壁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压环上端内径大于下端内径。具体的,所述主转轴下端依次穿过连接环、内齿环、转环以及底部外壳,所述主转轴位于四块所述夹板内侧,所述主转轴中部刻有螺纹,所述主转轴下端开设有螺帽孔。具体的,所述主转轴上端外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条,所述限位条位于限位槽内且与限位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外侧套接有外环,且所述外环与连接杆滑动连接,两条所述限位条均与外环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外侧且位于外环下端与连接环上端间套接有主弹簧,所述主弹簧上下两端分别与外环和连接环紧贴。具体的,所述转环上端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旋钮下端向内部延伸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位于凹槽内且与凹槽转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该种便于调节长度的电动扳手套筒,通过转动旋钮,带动夹板转动,由于夹板与主转轴的螺纹连接,从而带动主转轴伸出,并且在旋钮与夹板联动过程中,加入了反转无效的外卡齿设计,使得反转旋钮时主转轴不会回缩,将拉环向下推动时,带动压环下移,从而夹板下端展开,主转轴便通过主弹簧的弹力向上方回缩,这样就解决了电动扳手在需要不同长度的套筒时,需要反复更换套筒,这样十分麻烦和浪费时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整体正视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旋钮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2的A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内齿环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转环剖面示意图。图中:连接杆-1、旋钮-2、内齿环-3、安装孔-101、限位条-102、主转轴-103、连接环-104、主弹簧-105、外槽-106、螺帽孔-107、外环-108、限位槽-109、转环-201、内槽-202、转杆-203、夹板-204、压环-205、拉环-206、底部外壳-207、次弹簧-208、限位环-209、固定杆-210、卡块-211、连接块-212、弹簧-213、连接架-214、凹槽-215、转动环-216、外齿环-301、侧槽-302、外卡齿-303、次转轴-304、微型弹簧-305、挡板-30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1-6,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电动扳手套筒,包括连接杆1和旋钮2,旋钮2内部呈上下贯通状,连接杆1位于旋钮2上端,连接杆1上端开设有安装孔101,连接杆1底端为开口端,连接杆1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限位槽109,连接杆1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04,连接环104外侧开设有外槽106,旋钮2套接于连接环104外壁,旋钮2上端内壁设置有限位环209,限位环209位于外槽106内且与外槽106转动连接,旋钮2下端设置有转环201,转环201外端下侧四周均开设有内槽202,内槽202下端为开口端,内槽202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203,转杆203外侧转动连接有夹板204,转杆203的两端且位于夹板204两侧均套接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扭臂分别紧贴于夹板204内侧和内槽202内壁,夹板204呈弧形,且夹板204下端内壁设置有螺纹,转环201外侧套接有拉环206,拉环206下端内侧设置有压环205,拉环206下端向内部延伸至压环205下端,且拉环206与压环205固定连接,拉环206下端设置有底部外壳207,底部外壳207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14,连接架214上端固定于转环201外侧,底部外壳207下端向内部延伸,底部外壳207内部延伸段上端安装有次弹簧208,次弹簧208上端紧贴于拉环206的内部延伸段的下端,连接杆1内部滑动连接有主转轴103,:旋钮2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外齿环301,外齿环301内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侧槽302,侧槽302内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次转轴304,次转轴304外侧均转动连接有外卡齿303,外卡齿303的卡齿部分伸出侧槽302,侧槽302槽口处且位于次转轴304同一边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306,侧槽302槽底和外卡齿303外侧中部之间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电动扳手套筒,包括连接杆(1)和旋钮(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2)内部呈上下贯通状,所述连接杆(1)位于旋钮(2)上端,所述连接杆(1)上端开设有安装孔(101),所述连接杆(1)底端为开口端,所述连接杆(1)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限位槽(109),所述连接杆(1)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04),所述连接环(104)外侧开设有外槽(106),所述旋钮(2)套接于连接环(104)外壁,所述旋钮(2)上端内壁设置有限位环(209),所述限位环(209)位于外槽(106)内且与外槽(106)转动连接,所述旋钮(2)下端设置有转环(201),所述转环(201)外端下侧四周均开设有内槽(202),所述内槽(202)下端为开口端,所述内槽(202)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203),所述转杆(203)外侧转动连接有夹板(204),所述转杆(203)的两端且位于夹板(204)两侧均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扭臂分别紧贴于夹板(204)内侧和内槽(202)内壁,所述夹板(204)呈弧形,且所述夹板(204)下端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转环(201)外侧套接有拉环(206),所述拉环(206)下端内侧设置有压环(205),所述拉环(206)下端向内部延伸至压环(205)下端,且所述拉环(206)与压环(205)固定连接,所述拉环(206)下端设置有底部外壳(207),所述底部外壳(207)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14),所述连接架(214)上端固定于转环(201)外侧,所述底部外壳(207)下端向内部延伸,所述底部外壳(207)内部延伸段上端安装有次弹簧(208),所述次弹簧(208)上端紧贴于所述拉环(206)的内部延伸段的下端,所述连接杆(1)内部滑动连接有主转轴(10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电动扳手套筒,包括连接杆(1)和旋钮(2),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2)内部呈上下贯通状,所述连接杆(1)位于旋钮(2)上端,所述连接杆(1)上端开设有安装孔(101),所述连接杆(1)底端为开口端,所述连接杆(1)左右两端均开设有与其内部相通的限位槽(109),所述连接杆(1)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104),所述连接环(104)外侧开设有外槽(106),所述旋钮(2)套接于连接环(104)外壁,所述旋钮(2)上端内壁设置有限位环(209),所述限位环(209)位于外槽(106)内且与外槽(106)转动连接,所述旋钮(2)下端设置有转环(201),所述转环(201)外端下侧四周均开设有内槽(202),所述内槽(202)下端为开口端,所述内槽(202)内部均固定连接有转杆(203),所述转杆(203)外侧转动连接有夹板(204),所述转杆(203)的两端且位于夹板(204)两侧均套接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扭臂分别紧贴于夹板(204)内侧和内槽(202)内壁,所述夹板(204)呈弧形,且所述夹板(204)下端内壁设置有螺纹,所述转环(201)外侧套接有拉环(206),所述拉环(206)下端内侧设置有压环(205),所述拉环(206)下端向内部延伸至压环(205)下端,且所述拉环(206)与压环(205)固定连接,所述拉环(206)下端设置有底部外壳(207),所述底部外壳(207)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14),所述连接架(214)上端固定于转环(201)外侧,所述底部外壳(207)下端向内部延伸,所述底部外壳(207)内部延伸段上端安装有次弹簧(208),所述次弹簧(208)上端紧贴于所述拉环(206)的内部延伸段的下端,所述连接杆(1)内部滑动连接有主转轴(1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长度的电动扳手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2)下端内壁固定连接有外齿环(301),所述外齿环(301)内壁均匀开设有若干侧槽(302),所述侧槽(302)内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次转轴(304),所述次转轴(304)外侧均转动连接有外卡齿(303),所述外卡齿(303)的卡齿部分伸出侧槽(302),所述侧槽(302)槽口处且位于次转轴(304)同一边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挡板(306),所述侧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迪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蓉创新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