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打孔的锂电池手电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157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方便打孔的锂电池手电钻,适应于手电钻技术领域的生产与应用,方便打孔的锂电池手电钻,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左端为开口端,且外壳前方安装有开关,还包括前柄、电源筒、钻头筒和旋转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当使用者握持前柄时,使用者手部的汗液便可透过透孔渗透至前柄中,然后被塑料轴上包裹的纸巾或棉片所吸收,从而降低使用者在握持前柄时打滑的几率,实用性较好;电动缸启动后可带动推轴向左移动,螺纹连接件便一起向左移动,从而带动圆环转动,钻头即可平稳伸出,方便使用者根据多种打孔的深度来调节钻头所伸出的长度,打孔方便,解决了目前的锂电池手电钻,实用性不佳和打孔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打孔的锂电池手电钻
本技术涉及手电钻
,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打孔的锂电池手电钻。
技术介绍
手电钻就是以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池为动力的打孔工具,是手持式电动工具的一种。手电钻是电动工具行业销量最大的产品,广用于建筑、装修、泛家具等等行业,用于在物件上开孔或洞穿物体,有的行业之也称为电锤。用于金属材料、木材、塑料等打孔的工具。目前的手电钻上一般设置有前柄,主要方便使用者在进行打孔工作时握持,以保证手电钻使用时其两端的稳定性,但是由于前柄的位置靠近于钻头的位置,为了使钻头在打孔是不易走偏,使用者在握持前柄时通常更为用力,长时间过后,使用者的手部容易出汗,从而在打孔时容易手滑,实用性不佳;同时,随着打孔深度的不同,使用者时常需要对钻头进行更换,打孔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打孔的锂电池手电钻,解决了目前的锂电池手电钻,实用性不佳和打孔不便的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方便打孔的锂电池手电钻,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左端为开口端,且所述外壳前方安装有开关,还包括前柄、电源筒、钻头筒和旋转电机;所述前柄固定在外壳底部左侧,且所述前柄内部为中空,所述前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布置与其内部相通透孔,且所述前柄内部设置有塑料轴,所述塑料轴底部熔接有抵靠在前柄底部的底盖,且所述塑料轴上下两端均套接有松紧圈;所述电源筒熔接于外壳顶部,所述电源筒内设置有电源,且所述电源筒前方嵌入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头;所述钻头筒插入于外壳左端,所述钻头筒内部右侧安装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电动缸,且所述电动缸与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电动缸左侧设置有推轴,且所述推轴左侧设置有螺纹连接件,所述推轴左端与螺纹连接件右端焊接,且所述推轴右端与电动缸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所述螺纹连接件左端螺纹连接有钻头,且所述钻头左端伸出外壳左侧,所述钻头上下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穿杆,且所述穿杆上均套接有圆环。所述旋转电机位于钻头筒右侧,且所述旋转电机与外壳固定,所述旋转电机左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右端与旋转电机的动力端固定,且所述转轴左端与钻头筒右端固定。具体的,所述前柄内壁顶部的内径与塑料轴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塑料轴顶部外壁以及前柄内壁顶部均设置有相同的螺纹。具体的,所述松紧圈的直径与前柄下部的内径相同,且上方的所述松紧圈位于前柄内壁顶部设置的螺纹下方。具体的,所述穿杆前后两端均与钻头筒内壁固定,且所述圆环外壁与钻头外壁相接触。具体的,所述钻头通过螺纹连接件与推轴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使用者握持前柄时,使用者手部的汗液便可透过透孔渗透至前柄中,然后被塑料轴上包裹的纸巾或棉片所吸收,从而降低使用者在握持前柄时打滑的几率,实用性较好;解决了目前的锂电池手电钻,实用性不佳的问题;其次,电动缸启动后可带动推轴向左移动,螺纹连接件便一起向左移动,从而带动圆环转动,钻头即可平稳伸出,方便使用者根据多种打孔的深度来调节钻头所伸出的长度,打孔方便,解决了目前的锂电池手电钻,打孔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前柄和塑料轴的拆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前柄和塑料轴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钻头筒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中标记:1-外壳,2-前柄,3-透孔,4-底盖,5-塑料轴,6-松紧圈,7-电源筒,8-充电接头,9-钻头筒,10-钻头,11-旋转电机,12-转轴,13-电动缸,14-推轴,15-螺纹连接件,16-圆环,17-穿杆,18-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以及“右”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打孔的锂电池手电钻,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左端为开口端,且所述外壳1前方安装有开关18,还包括前柄2、电源筒7、钻头筒9和旋转电机11;所述前柄2固定在外壳1底部左侧,且所述前柄2内部为中空,所述前柄2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布置与其内部相通透孔3,且所述前柄2内部设置有塑料轴5,所述前柄2内壁顶部的内径与塑料轴5的直径相同,且所述塑料轴5顶部外壁以及前柄2内壁顶部均设置有相同的螺纹,所述塑料轴5底部熔接有抵靠在前柄2底部的底盖4,且所述塑料轴5上下两端均套接有松紧圈6,所述松紧圈6的直径与前柄2下部的内径相同,且上方的所述松紧圈6位于前柄2内壁顶部设置的螺纹下方;当使用者开始打孔工作前,可先拧动底盖4,从而使得塑料轴5一并转动,塑料轴5顶部便可从前柄2内部顶端拧出,然后向下拉动塑料轴5,让塑料轴5全部从前柄2内抽出,然后可将纸巾或棉片之类包裹在塑料轴5上且位于两个松紧圈6之间,然后将两个松紧圈6均向内侧拉,使得包裹在塑料轴5上的纸巾或棉片的两端被松紧圈6箍紧,接着再将塑料轴5重新插入至前柄2内,再次拧动塑料轴5后,让塑料轴5顶端重新拧紧至前柄2内壁顶端,当使用者握持前柄2时,使用者手部的汗液便可透过透孔3渗透至前柄2中,然后被塑料轴5上包裹的纸巾或棉片所吸收,从而降低使用者在握持前柄2时打滑的几率,实用性较好。所述电源筒7熔接于外壳1顶部,所述电源筒7内设置有电源,且所述电源筒7前方嵌入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头8;所述钻头筒9插入于外壳1左端,所述钻头筒9内部右侧安装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电动缸13,且所述电动缸13与开关18电性连接,所述电动缸13左侧设置有推轴14,且所述推轴14左侧设置有螺纹连接件15,所述推轴14左端与螺纹连接件15右端焊接,且所述推轴14右端与电动缸13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所述螺纹连接件15左端螺纹连接有钻头10,且所述钻头10左端伸出外壳1左侧,所述钻头10通过螺纹连接件15与推轴14相连接,所述钻头10上下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穿杆17,且所述穿杆17上均套接有圆环16,所述穿杆17前后两端均与钻头筒9内壁固定,且所述圆环16外壁与钻头10外壁相接触。所述旋转电机11位于钻头筒9右侧,且所述旋转电机11与外壳1固定,所述旋转电机11左端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右端与旋转电机11的动力端固定,且所述转轴12左端与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打孔的锂电池手电钻,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左端为开口端,且所述外壳(1)前方安装有开关(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柄(2)、电源筒(7)、钻头筒(9)和旋转电机(11);/n所述前柄(2)固定在外壳(1)底部左侧,且所述前柄(2)内部为中空,所述前柄(2)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布置与其内部相通透孔(3),且所述前柄(2)内部设置有塑料轴(5),所述塑料轴(5)底部熔接有抵靠在前柄(2)底部的底盖(4),且所述塑料轴(5)上下两端均套接有松紧圈(6);/n所述电源筒(7)熔接于外壳(1)顶部,所述电源筒(7)内设置有电源,且所述电源筒(7)前方嵌入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头(8);/n所述钻头筒(9)插入于外壳(1)左端,所述钻头筒(9)内部右侧安装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电动缸(13),且所述电动缸(13)与开关(18)电性连接,所述电动缸(13)左侧设置有推轴(14),且所述推轴(14)左侧设置有螺纹连接件(15),所述推轴(14)左端与螺纹连接件(15)右端焊接,且所述推轴(14)右端与电动缸(13)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所述螺纹连接件(15)左端螺纹连接有钻头(10),且所述钻头(10)左端伸出外壳(1)左侧,所述钻头(10)上下两侧均对称设置有两个穿杆(17),且所述穿杆(17)上均套接有圆环(16) ;/n所述旋转电机(11)位于钻头筒(9)右侧,且所述旋转电机(11)与外壳(1)固定,所述旋转电机(11)左端设置有转轴(12),所述转轴(12)右端与旋转电机(11)的动力端固定,且所述转轴(12)左端与钻头筒(9)右端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打孔的锂电池手电钻,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左端为开口端,且所述外壳(1)前方安装有开关(18),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前柄(2)、电源筒(7)、钻头筒(9)和旋转电机(11);
所述前柄(2)固定在外壳(1)底部左侧,且所述前柄(2)内部为中空,所述前柄(2)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布置与其内部相通透孔(3),且所述前柄(2)内部设置有塑料轴(5),所述塑料轴(5)底部熔接有抵靠在前柄(2)底部的底盖(4),且所述塑料轴(5)上下两端均套接有松紧圈(6);
所述电源筒(7)熔接于外壳(1)顶部,所述电源筒(7)内设置有电源,且所述电源筒(7)前方嵌入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充电接头(8);
所述钻头筒(9)插入于外壳(1)左端,所述钻头筒(9)内部右侧安装有与电源电性连接的电动缸(13),且所述电动缸(13)与开关(18)电性连接,所述电动缸(13)左侧设置有推轴(14),且所述推轴(14)左侧设置有螺纹连接件(15),所述推轴(14)左端与螺纹连接件(15)右端焊接,且所述推轴(14)右端与电动缸(13)的动力输出端固定,所述螺纹连接件(15)左端螺纹连接有钻头(10),且所述钻头(10)左端伸出外壳(1)左侧,所述钻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迪新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蓉创新悦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