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结构及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180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净化结构及压缩机,净化结构包括:过滤部件,设置在压缩机的壳体内的净化腔段内,过滤部件用于对流经过滤部件的冷媒进行过滤处理,以将过滤掉的冷媒中的杂质滞留在净化腔段内;沿壳体内冷媒的流动方向,净化腔段位于压缩机的静盘的上游;吸附组件,设置在净化腔段内,以对滞留在净化腔段内的杂质进行吸附;第一通道,设置在静盘上,第一通道的进口与静盘的排气通道连通;第二通道,设置在压缩机的预设部件上,第二通道的进口与第一通道的出口对接,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净化腔段内,并朝向吸附组件设置。设置本净化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内部产生的杂质的净化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化结构及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净化结构及压缩机。
技术介绍
压缩机运转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运动副,其在运动时会相互接触并发生摩擦,从而产生杂质,且产生的杂质质量较轻,容易被冷媒携带,进而随着冷媒沿冷媒的气流路线流动。当携带着杂质的冷媒经过精密部件(如轴承等)时,会损害精密部件,从而降低其使用寿命;且常此以往海会使压缩机得噪音振动变大,甚至会导致压缩机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结构及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内部产生的杂质的净化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净化结构,其包括:过滤部件,过滤部件设置在压缩机的壳体内的净化腔段内,过滤部件用于对流经过滤部件的冷媒进行过滤处理,以将过滤掉的冷媒中的杂质滞留在净化腔段内;沿壳体内冷媒的流动方向,净化腔段位于压缩机的静盘的上游;吸附组件,吸附组件设置在净化腔段内,以对滞留在净化腔段内的杂质进行吸附;第一通道,第一通道设置在静盘上,第一通道的进口与静盘的排气通道连通;第二通道,第二通道设置在压缩机的预设部件上,第二通道的进口与第一通道的出口对接,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净化腔段内,并朝向吸附组件设置。进一步地,过滤部件包括:多个第一过滤件,多个第一过滤件沿净化腔段的周向间隔设置;压缩机的位于净化腔段内的支架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多个第一过滤件一一对应地安装在多个安装孔内。进一步地,第一通道为条形通道,第一通道延伸至静盘的外壁,第一通道的处于静盘外壁上的端口为第一通道的出口;和/或,预设部件套设在静盘的外侧,第二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段、第二通道段和第三通道段,第一通道段和第三通道段均延伸至预设部件的内壁,第一通道段的处于预设部件内壁上的端口为第二通道的进口,第三通道段的处于预设部件内壁上的端口为第二通道的出口,第二通道段的延伸方向与壳体内冷媒的流动方向平行。进一步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为多个,多个第一通道和多个第二通道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第二通道沿净化腔段的周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预设部件上设置有第三通道,第三通道环绕净化腔段的周向设置并与第二通道连通;净化腔段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导出孔,多个导出孔均与第三通道连通,各个导出孔均朝向吸附组件设置。进一步地,吸附组件具有吸附通道和吸附腔,吸附腔与吸附通道连通并位于吸附通道的远离其进口的一侧,以使净化腔段内携带杂质的气体通过吸附通道进入吸附腔内。进一步地,吸附组件还包括:第二过滤件,吸附腔具有出气口,第二过滤件设置在吸附腔的出气口处,以对进入吸附腔内的携带杂质的气体进行过滤处理;和/或,磁性件,磁性件设置在吸附腔内,以对吸附腔内的杂质进行吸附。进一步地,吸附腔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吸附腔的出气口与第一腔部连通,磁性件设置在第二腔部内,吸附通道与第一腔部和第二腔部的连接处连接。进一步地,第二腔部为柱形,第二腔部包括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第一腔段用于与第一腔部连接,第一腔段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面积小于第二腔段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面积。进一步地,吸附通道的通道腔为柱形,自吸附通道的进口至吸附腔的方向,吸附通道的通道腔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截面的面积逐渐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其包括壳体、静盘、支架和上述的净化结构,静盘和支架均设置在壳体内。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该净化结构包括过滤部件和吸附组件,过滤部件设置在压缩机的壳体内的净化腔段内,以对壳体内流经过滤部件的冷媒进行过滤处理,进而将过滤掉的冷媒中携带的杂质滞留在净化腔段内;吸附组件设置在净化腔段内,以对滞留在净化腔段内的杂质进行吸附,进而达到净化冷媒中携带的杂质的目的;其中,沿壳体内冷媒的流动方向,净化腔段位于压缩机的静盘的上游,即从净化腔段内流出并经过过滤部件过滤处理的冷媒再流经静盘。该净化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静盘上的第一通道和设置在压缩机的预设部件上的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进口与静盘的排气通道连通,以使排气通道内经过压缩处理的部分高压气体进入第一通道内;第二通道的进口与第一通道的出口对接,第二通道的出口位于净化腔段内,以使进入第一通道内的高压气体经过第二通道并从第二通道的出口排出至净化腔段内,且由于第二通道的出口朝向吸附组件设置,净化腔段内携带杂质的气体的压力低于从第二通道的出口排出的高压气体,故在压差作用下,可以使携带杂质的低压气体进入吸附组件内,以使吸附组件对气体中携带的杂质进行吸附,进而达到净化杂质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压缩机内部产生的杂质的净化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净化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布置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净化结构的高压气体流通方向;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静盘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的静盘的第一通道的第一种设置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4中的静盘的第一通道的第一种设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第二通道的第一种设置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中的壳体的第二通道的第一种设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第二通道的第二种设置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8中的壳体的第二通道的第二种设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3中的静盘的第一通道的第二种设置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静盘的第一通道的第二种设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第二通道的第三种设置结构示意图;图13示出了图12中的壳体的第二通道的第三种设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4示出了图12中的壳体的第二通道的第三种设置结构的仰视示意图;图1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6示出了图15中的支架的俯视图;图1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吸附组件的结构布置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过滤部件;11、第一过滤件;20、吸附组件;21、吸附通道;211、第一侧边沿;212、第三侧边沿;213、连接线段;22、吸附腔;221、第一腔部;222、第二腔部;223、第一腔段;224、第二腔段;225、第二侧边沿;23、第二过滤件;24、磁性件;241、第一磁性板;242、第二磁性板;30、静盘;31、第一通道;32、排气通道;40、壳体;41、第二通道;411、第一通道段;412、第二通道段;413、第三通道段;4131、第三一通道段;4132、第三二通道段;4133、第三三通道段;4134、第三四通道段;42、净化腔段;43、第三通道;44、导出孔;50、支架;51、安装孔;60、排气阀片;62、压缩腔。具体实施方式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过滤部件(10),所述过滤部件(10)设置在压缩机的壳体(40)内的净化腔段(42)内,所述过滤部件(10)用于对流经所述过滤部件(10)的冷媒进行过滤处理,以将过滤掉的冷媒中的杂质滞留在所述净化腔段(42)内;沿所述壳体(40)内冷媒的流动方向,所述净化腔段(42)位于所述压缩机的静盘(30)的上游;/n吸附组件(20),所述吸附组件(20)设置在所述净化腔段(42)内,以对滞留在所述净化腔段(42)内的杂质进行吸附;/n第一通道(31),所述第一通道(31)设置在所述静盘(30)上,所述第一通道(31)的进口与所述静盘(30)的排气通道(32)连通;/n第二通道(41),所述第二通道(41)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预设部件上,所述第二通道(41)的进口与所述第一通道(31)的出口对接,所述第二通道(41)的出口位于所述净化腔段(42)内,并朝向所述吸附组件(20)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部件(10),所述过滤部件(10)设置在压缩机的壳体(40)内的净化腔段(42)内,所述过滤部件(10)用于对流经所述过滤部件(10)的冷媒进行过滤处理,以将过滤掉的冷媒中的杂质滞留在所述净化腔段(42)内;沿所述壳体(40)内冷媒的流动方向,所述净化腔段(42)位于所述压缩机的静盘(30)的上游;
吸附组件(20),所述吸附组件(20)设置在所述净化腔段(42)内,以对滞留在所述净化腔段(42)内的杂质进行吸附;
第一通道(31),所述第一通道(31)设置在所述静盘(30)上,所述第一通道(31)的进口与所述静盘(30)的排气通道(32)连通;
第二通道(41),所述第二通道(41)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预设部件上,所述第二通道(41)的进口与所述第一通道(31)的出口对接,所述第二通道(41)的出口位于所述净化腔段(42)内,并朝向所述吸附组件(20)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件(10)包括:
多个第一过滤件(11),所述多个第一过滤件(11)沿所述净化腔段(42)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压缩机的位于所述净化腔段(42)内的支架(50)上设置有多个安装孔(51),所述多个第一过滤件(11)一一对应地安装在所述多个安装孔(5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通道(31)为条形通道,所述第一通道(31)延伸至所述静盘(30)的外壁,所述第一通道(31)的处于所述静盘(30)外壁上的端口为所述第一通道(31)的出口;和/或
所述预设部件套设在所述静盘(30)的外侧,所述第二通道(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段(411)、第二通道段(412)和第三通道段(413),所述第一通道段(411)和所述第三通道段(413)均延伸至所述预设部件的内壁,所述第一通道段(411)的处于所述预设部件内壁上的端口为所述第二通道(41)的进口,所述第三通道段(413)的处于所述预设部件内壁上的端口为所述第二通道(41)的出口,所述第二通道段(4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壳体(40)内冷媒的流动方向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31)和所述第二通道(41)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通道(31)和多个所述第二通道(41)一一对应地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通道(41)沿所述净化腔段(42)的周向间隔设置。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益青吕浩福徐嘉郑坚标邓鸿阳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