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812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8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气缸,设有叶片槽和第一排气口,所述叶片槽关于第一中心线对称,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外周轮廓的曲率中心与所述气缸的内周轮廓的曲率中心的直线为第一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以及消音器,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消音器的下端面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外周轮廓的曲率中心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消音器下端面的中心点的直线为第二直线,所述第一中心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直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22°且小于等于28°;本申请降低了压缩机在800‑1200Hz频段范围内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压缩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对空调进行墙体共振实验下发现噪声传递问题,通过频谱分析发现压缩机在800Hz-1200Hz频段范围内的噪声较大。现有压缩机用的消音器在该频段范围下,传递损失不够,导致噪声值偏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降低空调压缩机工作时在800Hz-1200Hz频段范围内的噪声。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压缩机,包括:气缸,设有叶片槽和第一排气口,所述叶片槽关于第一中心线对称,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外周轮廓的曲率中心与所述气缸的内周轮廓的曲率中心的直线为第一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以及消音器,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消音器的下端面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外周轮廓的曲率中心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消音器下端面的中心点的直线为第二直线,所述第一中心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直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22°且小于等于28°。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外周轮廓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外周轮廓的曲率半径为R2,R1与R2之比大于等于0.4且小于等于0.6。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外周轮廓的曲率半径R2大于等于5.5mm且小于等于7.5mm。优选地,所述第二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40°。优选地,所述消音器设于所述压缩机的上缸盖的上侧。优选地,所述消音器的内壁的局部区域外凸形成所述第二排气孔。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均平行于所述气缸的端面。优选地,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所述第一夹角。优选地,所述压缩机为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压缩机通过对第二排气孔与第一中心线之间的角度,以及第一排气口与第一中心线之间的角度的差值进行优化,在不影响压缩机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了其在800-1200Hz频段范围内的噪声。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压缩机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压缩机中气缸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压缩机中消音器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和现有技术相比,噪声传递损失的效果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材料、装置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具有”以及“设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压缩机,压缩机包括气缸101以及消音器201。需要说明的是,该消音器201是指上消音器,即位于上缸盖301的上侧。如图2所示,气缸101设置于上缸盖301与下缸盖104之间,上缸盖301安装于气缸101的轴向上端,并与气缸101的上端面相接触。下缸盖104安装于所述气缸101的轴向下端,并与气缸101的下端面相接触。所述上缸盖301和下缸盖104上均设置有排气孔(图中未示出)。本实施例中,上述气缸101上设有叶片槽102和第一排气口103。上述叶片槽102关于第一中心线对称。该第一排气口103为从内壁局部往外延伸形成的斜切口(也称DV口),该第一排气口103作为排气引导结构,与上缸盖301以及下缸盖104上的排气孔相配合连通,实现排气。通过上述第一排气口103的外周轮廓的曲率中心与上述气缸101的内周轮廓的曲率中心的直线为第一直线。也即,第一排气口103的外周轮廓的曲率中心和气缸101的内周轮廓的曲率中心确定了上述第一直线。并且该第一直线与气缸101的端面平行。该第一直线与上述第一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上述消音器201上设有第二排气孔202。消音器201的内壁的局部区域外凸形成上述第二排气孔202,第二排气孔202与设于上缸盖301上的排气孔相连通,在排气过程中,将气体排向消音器201上方空间。上述消音器201的下端面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通过上述第二排气孔202的外周轮廓的曲率中心在上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上述消音器201下端面的中心点的直线为第二直线,也即,第二排气孔202的外周轮廓的曲率中心在上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消音器201下端面的中心点确定了上述第二直线。并且该第二直线与气缸101的端面平行。其中,消音器201下端面的轮廓为圆形。上述第一中心线在上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上述第二直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大于上述第一夹角。上述第二夹角与上述第一夹角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22°且小于等于28°。这样通过对第二夹角与第一夹角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降低压缩机工作时在800-1200Hz频段范围内的噪声。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排气口103的外周轮廓的曲率半径为R1,上述第二排气孔202的外周轮廓的曲率半径为R2,R1与R2之比大于等于0.4且小于等于0.6。通过对第一排气口103的半径和第二排气孔202的半径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也有利于降低压缩机工作时在800-1200Hz频段范围内的噪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上述压缩机为滚动转子式压缩机。在本申请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排气孔202的外周轮廓的曲率半径R2大于等于5.5mm且小于等于7.5mm。通过对消音器201上第二排气孔202的半径进行设定,有利于降低压缩机在800-1200Hz频段范围内的噪声。在本申请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中心线在上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上述第二直线之间形成的第二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40°。通过对消音器201上第二排气孔202的第二夹角进行设定,有利于降低压缩机在800-1200Hz频段范围内的噪声。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气缸,设有叶片槽和第一排气口,所述叶片槽关于第一中心线对称,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外周轮廓的曲率中心与所述气缸的内周轮廓的曲率中心的直线为第一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以及/n消音器,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消音器的下端面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外周轮廓的曲率中心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消音器下端面的中心点的直线为第二直线,所述第一中心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直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22°且小于等于2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缸,设有叶片槽和第一排气口,所述叶片槽关于第一中心线对称,通过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外周轮廓的曲率中心与所述气缸的内周轮廓的曲率中心的直线为第一直线,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一中心线之间形成第一夹角;以及
消音器,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消音器的下端面所在平面为第一平面,通过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外周轮廓的曲率中心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消音器下端面的中心点的直线为第二直线,所述第一中心线在所述第一平面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直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与所述第一夹角之间的差值大于等于22°且小于等于2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口的外周轮廓的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外周轮廓的曲率半径为R2,R1与R2之比大于等于0.4且小于等于0.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世华褚伟彦陈艳春沈孟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