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41150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包括工作台、电机和钻头,所述电机与所述钻头连接并带动所述钻头转动,所述电机和所述钻头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还包括可上下移动的连接部和冷却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冷却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钻头穿过所述通孔作用在模具上,所述冷却部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环绕所述通孔设置,所述冷却部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管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管道内流通有冷却液,所述冷却部的下端面与模具表面相配合。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热量传递到与模具紧贴的冷却部,并经由流通在冷却管道内的冷却液带走,以达到降低模具温度的目的,保证成孔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钻孔装置通常包括电机以及钻头,模具被固定在工作台面上,钻头向下移动作用于模具,电机带动钻头高速旋转进行钻孔操作。但在操作过程中,高速旋转的钻头与模具之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模具以及钻头温度升高,不能及时散热,影响成孔精度,在进行模具深钻孔的过程中,高速旋转的钻头与模具之间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对成孔精度的影响尤其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包括工作台、电机和钻头,所述电机与所述钻头连接并带动所述钻头转动,所述电机和所述钻头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上下移动的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冷却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冷却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钻头穿过所述通孔作用在模具上,所述冷却部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环绕所述通孔设置,所述冷却部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管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管道内流通有冷却液,所述冷却部的下端面与模具表面相配合。与现有的钻孔装置相比,该技术的优点在于:1、设置有冷却部,所述冷却部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由于所述冷却部的下端面与模具表面相配合,钻孔产生的热量传递到与模具紧贴的冷却部,并经由流通在冷却管道内的冷却液带走,以达到降低模具温度的目的,保证成孔精度。2、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当模具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进行固定后,所述连接部带动所述冷却部向下移动,所述冷却部与模具上表面接触,由于缓冲弹簧的设置,使得冷却部向下移动与模具接触不会产生硬性碰撞,避免模具表面磨损,另外,钻孔过程中,被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模具会产生抖动,所述缓冲弹簧的作用还在于,使得所述冷却部和模具处于非硬性连接,在模具抖动的过程中,所述冷却部始终与模具接触,保证散热效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用于推动所述连接部带动所述冷却部向下移动与模具接触。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用于供所述钻头穿过。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括水泵、连接头、分流管、散热翅片和散热风扇,所述连接头包括两个并分别与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所述分流管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头之间,并与所述冷却管道连通,所述分流管包括多条且相互平行,所述分流管穿过所述散热翅片并与所述散热翅片垂直,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所述散热翅片一侧,所述水泵用于向所述冷却管道内泵送冷却液。其中,所述连接头、分流管和所述冷却管道使得冷却液循环流通,并通过所述水泵泵送冷却液,使得冷却液流通,冷却液将钻孔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翅片和散热风扇带走。这种设置,结构相对紧凑,冷却液用量少,成本较低。另一个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冷却箱和水泵,所述冷却箱通过所述水泵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冷却箱连接。其中,所述冷却箱内存有大量冷却液,可以持续地输出温度较低的冷却液,而经过冷却管道后已经吸收热量的冷却液回流到冷却箱后对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液影响小,难以导致冷却箱内冷却液的温度升高,相对于上面的采用散热部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更适合持续钻孔操作。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风嘴,所述风嘴与风机连接,所述风嘴的吹风方向朝向所述通孔并向下倾斜。这样,通过风嘴的设置,能够将钻孔产生的废屑及时地从所述通孔内清除,避免影响钻孔精度。另一个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通孔设置有环形出风缝,所述环形出风缝朝向所述通孔的轴心向下倾斜。这样,通过环形出风缝,从所述通孔的四周同时向钻头轴心吹出气流,钻孔产生的废屑难以在通孔内累积、残留,除屑效果更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环形出风缝与风机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术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包括工作台(图中未示出)、电机1和钻头2,所述电机1与所述钻头2连接并带动所述钻头2转动,所述电机1和所述钻头2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还包括可上下移动的连接部3和与所述连接部2连接的冷却部4,所述连接部3与所述冷却部4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5,所述冷却部4设置有通孔41,所述钻头2穿过所述通孔41作用在模具上,所述冷却部4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42,所述冷却管道42环绕所述通孔41设置,所述冷却部4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管道42连通的进水口43和出水口44,所述冷却管道42内流通有冷却液,所述冷却部4的下端面与模具表面相配合。与现有的钻孔装置相比,该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的优点在于:1、设置有冷却部4,所述冷却部4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42,由于所述冷却部4的下端面与模具表面相配合,钻孔产生的热量传递到与模具紧贴的冷却部4,并经由流通在冷却管道42内的冷却液带走,以达到降低模具温度的目的,保证成孔精度。2、所述连接部3与所述冷却部4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5,当模具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进行固定后,所述连接部3带动所述冷却部4向下移动,所述冷却部4与模具上表面接触,由于缓冲弹簧5的设置,使得冷却部4向下移动与模具接触不会产生硬性碰撞,避免模具表面磨损,另外,钻孔过程中,被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的模具会产生抖动,所述缓冲弹簧5的作用还在于,使得所述冷却部4和模具处于非硬性连接,在模具抖动的过程中,所述冷却部4始终与模具接触,保证散热效果。具体地,所述连接部3设置有升降气缸32,所述升降气缸32的伸缩杆与所述连接部3连接,用于推动所述连接部3带动所述冷却部4向下移动与模具接触。具体地,所述连接部3上设置有避空槽33,所述避空槽33用于供所述钻头2穿过。具体地,还包括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括水泵61、连接头62、分流管63、散热翅片64和散热风扇65,所述连接头62包括两个并分别与所述进水口43和出水口44连接,所述分流管63设置在两个所述连接头62之间,并与所述冷却管道42连通,所述分流管63包括多条且相互平行,所述分流管63穿过所述散热翅片64并与所述散热翅片64垂直,所述散热风扇65设置在所述散热翅片64一侧,所述水泵61用于向所述冷却管道42内泵送冷却液。其中,所述连接头62、分流管63和所述冷却管道42形成流通路径使得冷却液循环流通,并通过所述水泵61泵送冷却液,使得冷却液流通,冷却液将钻孔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翅片64和散热风扇65带走。这种设置,结构相对紧凑,冷却液用量少,成本较低。具体地,所述通孔41设置有环形出风缝7,所述环形出风缝7朝向所述通孔41的轴心向下倾斜,所述环形出风缝7与风机连接。这样,通过环形出风缝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包括工作台、电机和钻头,所述电机与所述钻头连接并带动所述钻头转动,所述电机和所述钻头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上下移动的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冷却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冷却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钻头穿过所述通孔作用在模具上,所述冷却部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环绕所述通孔设置,所述冷却部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管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管道内流通有冷却液,所述冷却部的下端面与模具表面相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包括工作台、电机和钻头,所述电机与所述钻头连接并带动所述钻头转动,所述电机和所述钻头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上下移动的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连接的冷却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冷却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冷却部设置有通孔,所述钻头穿过所述通孔作用在模具上,所述冷却部内部设置有冷却管道,所述冷却管道环绕所述通孔设置,所述冷却部设置有与所述冷却管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冷却管道内流通有冷却液,所述冷却部的下端面与模具表面相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设置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用于推动所述连接部带动所述冷却部向下移动与模具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避空槽,所述避空槽用于供所述钻头穿过。


4.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具加工专用深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利伟祥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市派高模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