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施工用拱喷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121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拱喷台车,包括左臂架、右臂架和中间臂架,所述左臂架和右臂架与左右臂架底座铰接、并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中间臂架与中间臂底座铰接、并在竖直方向内上下转动;所述中间臂架上通过转动装置连接回转喷浆臂,所述回转喷浆臂上连接喷头总成;所述中间臂架的前端铰接中间机械手,所述中间臂架和中间机械手之间连接前端俯仰油缸;所述左臂架、右臂架上分别设置左侧机械手和右侧机械手。目的在于通过将喷浆机构与拱架抓手机构合并在同一个机械臂上,能够满足在隧道施工中的多项作业,通过驶入一辆工程车即可完成隧道内的各道工序,避免工程车辆来回在隧道中驶进驶出,延长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施工用拱喷台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用拱喷台车。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现在在隧道内架设拱架或喷射混凝土时,都是采用隧道施工台车进行的,现有的隧道施工台车包括车体和设置在车体上的若干臂架,所述每个臂架的后端均连接在车体上,同时可在车体上旋转、俯仰、伸缩。施工时,通过臂架上的抓手机构将拱架抓住,然后通过臂架的移动来将拱架立在隧道内,再通过另外的工程台车驶入到隧道内进行喷浆,然而这种方式受到隧道内空间的限制,同时驶入两台工程台车难度较大;常见的方式是,先通过一辆工程台车将拱架安装完成后,安装拱架的台车退出隧道,再驶入另外一辆喷浆用台车,这样带来的问题就是施工周期长,且施工是需要同时购买两辆台车,投入成本较高。且在现有的施工台车中,虽然有组合式臂架,但臂架在工程台车上均是设置在车体上的,不能够进行前后移动,因此当臂架离施工点位较远或需要进行微调时,只能挪动车体,这样使得操作不便,降低了整个台车的施工灵活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通过在一辆工程台车上,同时实现拱架的安装和喷浆操作,提出了一种组合式的臂架,该臂架能够同时完成两种施工作业方式,且喷浆臂能够在水平方向内进行回转,在不使用喷浆臂时,可以将喷浆臂转至后侧,不影响前端机械手的使用;本专利技术在左右组合式臂架上还设置了供施工人员站立的工作台,施工人员可以随着臂架一起行至拱架的拼接处,并完成施工作业,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设备或台车,通过一辆台车就可以完成多种施工作业;本专利技术台车上的组合式臂架都能够进行独立的转动、俯仰和伸缩,并且左右臂架与中间臂架都可以独立的沿着滑轨前后滑移,提高了整个台车施工的灵活性。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隧道施工用组合臂架,包括左臂架、右臂架和中间臂架,所述左臂架和右臂架与左右臂架底座铰接,所述左臂架和右臂架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中间臂架与中间臂底座铰接,所述中间臂架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中间臂架上通过转动装置连接回转喷浆臂,所述回转喷浆臂上连接喷头总成;所述中间臂架的前端铰接中间机械手,所述中间臂架和中间机械手之间连接前端俯仰油缸;所述左臂架、右臂架上分别设置左侧机械手和右侧机械手。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左右臂架和中间臂架上都设置有机械手,可以同时抓取三段拱架,一起放置在隧道的待施工面处,施工人员可以同时进行三段拱架之间的焊接或者铆接;当拱架安装完成后,直接将喷浆臂转至隧道的工作面处,进行喷浆作业,实现了在驶入一辆工程台车的前提下,完成多种施工作业,提高了施工效率。优选的,所述中间臂架的前端铰接前端俯仰臂,所述中间臂架与前端俯仰臂之间连接前端俯仰油缸;所述前端俯仰臂上通过机械手俯仰油缸铰接中间机械手,所述前端俯仰臂与中间机械手下侧一端连接机械手转动油缸。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在中间臂架的前端增加了一段前端俯仰臂,且中间机械手可以进行小范围的俯仰以及左右转动,提高了中间臂架在小范围内的动作,增强了臂架的灵活性,使得臂架在抓取拱架时能够更加精确。优选的,所述左臂架、右臂架前端分别设置左侧工作平台和右侧工作平台,所述左侧工作平台和右侧工作平台的前端,分别铰接左侧机械手和右侧机械手。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在左臂架和右臂架上设置了供施工人员站立的工作平台,使得臂架在抓取拱架后,施工人员可以站立在工作平台上,随着拱架一起行至隧道的施工面处,并直接站立在工作平台上进行拱架之间的连接工作,避免另外设置操作平台,也节省了操作平台的拆卸时间。优选的,所述右侧工作平台设置在L形支撑架的一端上,所述L形支撑架的另一端与右臂架前端铰接,所述L形支撑架与右臂架之间设置工作平台俯仰油缸,所述右侧工作平台下侧通过回转机构在水平方向上回转;所述左侧工作平台与右侧工作平台相同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工作平台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俯仰,可以保证机械手能够更加精准的抓取拱架;且工作平台可以进行回转,可以将工作平台转至操作方向,便于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优选的,所述左侧机械手由对称的两个机械爪构成,两个所述机械爪之间设置有一对可拆卸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工作面由导向面和工作面组成,所述导向面由上至下向内侧倾斜,所述工作面为竖直面;所述右侧机械手和中间机械手与左侧机械手相同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在三个臂架上皆设置有导向板,在机械手抓取拱架时,拱架能够快速顺利的进入到导向板中,并通过导向板进行初步夹持。优选的,所述左侧机械手一端与升降油缸铰接,在竖直面内上下运动;所述左侧机械手以与升降油缸铰接处为中心,在竖直面内上下转动;所述右侧机械手与左侧机械手相同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左右两侧的机械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上下以及左右转动的调整,从而提高左右两侧机械手的灵活性,抓取拱架时能够快速且准确,提高了施工的效率。优选的,所述左右臂架底座和中间臂底座可独立的沿导轨移动;所述左臂架、右臂架和中间臂架为可伸缩式臂架。由于上述技术方案,左右两个臂架与中间臂架皆可独立的进行回转和前后移动,可以在施工距离不够时,通过调整臂架就可以实现距离上的微调,不用移动整个台车,使得施工更加便利。一种隧道施工用拱喷台车,它包括上述所述的隧道施工用组合臂架;台车本体的前后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驾驶室和第二驾驶室。由于上述技术方案,隧道施工用拱喷台车设置有前后两个驾驶室,一个驾驶室驶入,一个驾驶室驶出,可以使得工程台车在隧道中施工完成后,不需要掉头驶出。优选的,所述台车本体上设置有第一电焊机和第二电焊机。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电焊机用于拱架安装过程中的焊接操作,避免了在焊接拱架时,单独配置焊机,提供了施工效率。优选的,所述台车本体上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第一驾驶室处,带动第一驾驶室上下移动。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驾驶室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整驾驶员的视野,使得驾驶员驾驶、操作时观察的更加准确。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喷浆机构与拱架抓手机构合并在同一个机械臂上,能够满足在隧道施工中的多项作业,通过驶入一辆工程车即可完成隧道内的各道工序,避免工程车辆来回在隧道中驶进驶出,延长工期;且喷浆机构为回转式喷浆机构,当不使用喷浆机构时,可以将喷浆机构回转至后侧,不会妨碍前端机械手的运动和工作,同时也不妨碍施工人员站在机械手的两侧进行人工作业;2)本专利技术的组合臂架通过左右臂架与中间臂架结合设置,并在左右臂架上设置了工作平台和机械手,能够使得三个臂架同时抓取隧道拱架,施工人员可以站立在工作平台上进行焊接或者铆接的操作,可以快速的完成隧道拱架的安装,节约了施工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3)本专利技术的左右臂架与中间臂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移动平台上,可以在工程台车驶入隧道后,能够使得左右臂架与中间臂架分别进行不同距离上的微调,避免了在需要调整距离时,车辆进行整体移动,提高了工程台车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4)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施工用组合臂架,包括左臂架(4)、右臂架(5)和中间臂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臂架(4)和右臂架(5)与左右臂架底座(3)铰接,所述左臂架(4)和右臂架(5)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中间臂架(2)与中间臂底座(29)铰接,所述中间臂架(2)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中间臂架(2)上通过转动装置(21)连接回转喷浆臂(22),所述回转喷浆臂(22)上连接喷头总成(23);所述中间臂架(2)的前端铰接中间机械手(25),所述中间臂架(2)和中间机械手(25)之间连接前端俯仰油缸(26);所述左臂架(4)、右臂架(5)上分别设置左侧机械手(42)和右侧机械手(5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施工用组合臂架,包括左臂架(4)、右臂架(5)和中间臂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臂架(4)和右臂架(5)与左右臂架底座(3)铰接,所述左臂架(4)和右臂架(5)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中间臂架(2)与中间臂底座(29)铰接,所述中间臂架(2)可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转动;所述中间臂架(2)上通过转动装置(21)连接回转喷浆臂(22),所述回转喷浆臂(22)上连接喷头总成(23);所述中间臂架(2)的前端铰接中间机械手(25),所述中间臂架(2)和中间机械手(25)之间连接前端俯仰油缸(26);所述左臂架(4)、右臂架(5)上分别设置左侧机械手(42)和右侧机械手(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施工用组合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臂架(2)的前端铰接前端俯仰臂(24),所述中间臂架(2)与前端俯仰臂(24)之间连接前端俯仰油缸(26);所述前端俯仰臂(24)上通过机械手俯仰油缸(27)铰接中间机械手(25),所述前端俯仰臂(24)与中间机械手(25)下侧一端连接机械手转动油缸(2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隧道施工用组合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臂架(4)、右臂架(5)前端分别设置左侧工作平台(41)和右侧工作平台(51),所述左侧工作平台(41)和右侧工作平台(51)的前端,分别铰接左侧机械手(42)和右侧机械手(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施工用组合臂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工作平台(51)设置在L形支撑架(53)的一端上,所述L形支撑架的另一端与右臂架(5)前端铰接,所述L形支撑架(53)与右臂架(5)之间设置工作平台俯仰油缸(54),所述右侧工作平台(51)下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冰何晓江冯怀邱章令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蓝海智能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