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臭防堵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104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臭防堵地漏,包括地漏基体、地漏盖和防堵装置。所述地漏基体为U形槽结构,且内槽壁的高度小于外槽壁。所述地漏盖与地漏基体的外槽壁连接,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位于地漏盖的端部且其上设有若干个开口;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盖体连接,在第二盖体的正中间位置设有可活动的密封子盖;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连接处设有分隔板,且向下延伸至所述U形槽内。所述防堵装置位于所述子盖的正下方且与第二盖体连接,包括防堵本体、连接杆、压板、回力弹簧和活塞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地漏可以同时既防臭又防堵,设计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臭防堵地漏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漏
,尤其涉及一种防臭防堵地漏。
技术介绍
排水系统是指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用以除涝、防渍、防盐的各级排水沟(管)道及建筑物的总称。它主要由田间排水调节网、各级排水沟、蓄涝湖泊、排水闸、抽排泵站和排水容泄区等组成。排水区的多余水量首先汇入田间排水调节网,然后经各级排水沟或经湖泊滞蓄后再由排水闸或抽排站排至容泄区。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然而现有的地漏防堵装置在使用时仍存在不足之处。当水中存在污物时无法对污物进行阻挡和过滤,经常由于一些杂乱的头发和碎物,在清理地面和进行地面冲洗过程中,将这些杂物冲到地漏中,造成下水管道的堵塞,不利于地面的积水顺利排出,以至于地面出现积水现象,同时,颗粒较大的杂物或垃圾致使污物进入到下水管道中,长久以后会导致下水管道中的沉积物较多,造成下水管道堵塞,进而影响到地漏的使用。此外,很多地漏在使用过程中不具有防臭功能,导致异味、病毒、蟑螂通过地漏扩散传播,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设计一种既防臭又防堵的地漏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臭防堵地漏。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臭防堵地漏,包括地漏基体、地漏盖和防堵装置,其中:所述地漏基体为U形槽结构,且内槽壁的高度小于外槽壁;所述地漏盖与地漏基体的外槽壁连接,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位于地漏盖的端部且其上设有若干个开口;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盖体连接,在第二盖体的正中间位置设有可活动的密封子盖;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连接处设有分隔板,且向下延伸至所述U形槽内;所述防堵装置位于所述子盖的正下方且与第二盖体连接,包括防堵本体、连接杆、压板、回力弹簧和活塞板;所述防堵本体与子盖构成一密闭空间;所述连接杆从防堵本体底部穿过与外部的活塞板连接;所述压板位于连接杆的顶部,所述回力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压板和防堵本体的底部之间。进一步地,在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活塞板安装在安装板的中间位置,且安装板的外侧设置有钢刀。进一步地,所述子盖边沿设有密封圈。进一步地,所述回力弹簧设置在连接杆上。或者,所述回力弹簧绕压板圆心等角度均匀的分布在压板和防堵本体的底部之间。更进一步地,在回力弹簧的外侧设置有弹簧保护壳。进一步地,活塞板的直径与所使用的下水管道的内径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地漏的材料为不锈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地漏防堵原理为:正常使用状态下,活塞板和钢刀在回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位于下水管道的上方较高位置处,从而不会影响地漏的正常排水。当地漏内不慎落入较大颗粒杂物或者下水管道被堵塞至无法正常排水时,可打开地漏盖中间位置处的子盖,多次按压压板,在按压过程中不锈钢刀对积留的杂物进行切割,从而使得颗粒较大的杂物被切割成为小颗粒杂物,进而使得杂物可顺着水流被冲至下水管道内。同时,在按压过程中,活塞板进入下水管道内,造成下水管道内气压的改变,从而使得被堵塞的下水管道被活塞板挤压直至能够正常排水。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地漏防臭原理为:通过设置U形槽结构,在地漏中有水流情况下,U形槽中会储存部分水,这部分水将下水通道与室内进行隔断而防止下水通道内的臭气流入到室内。本专利技术的地漏可以同时既防臭又防堵,设计简单,操作方便。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所述地漏的剖面图。图2是实施例1所述地漏的俯视图。图3是实施例1所述地漏的防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所述地漏的防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说明:1、地漏基体11、U形槽111、内槽壁112、外槽壁2、地漏盖21、第一盖体22、第二盖体221、子盖3、地漏防堵装置31、防堵本体32、压板33、连接杆34、回力弹簧35、弹簧保护壳36、活塞板37、安装板38、钢刀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选用的所有材料、试剂和仪器都为本领域熟知的,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其他本领域熟知的一些试剂和设备都可适用于本专利技术以下实施方式的实施。实施例1一种防臭防堵地漏,包括地漏基体1、地漏盖2和防堵装置3,参阅图1-图3。地漏基体1为U形槽11的结构,且内槽壁111的高度小于外槽壁112。地漏盖2与地漏基体1的外槽壁112连接,包括第一盖体21和第二盖体22;所述第一盖体21位于地漏盖2的端部且其上设有若干个开口;所述第二盖体22与所述第一盖体21连接,在第二盖体22的正中间位置设有可活动的密封子盖221,子盖221的边沿设有密封圈;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连接处设有分隔板222,且向下延伸至所述U形槽11内。防堵装置3位于所述子盖221的正下方且与第二盖体22连接,包括防堵本体31、连接杆32、压板33、回力弹簧34和活塞板36。所述防堵本体31与子盖221构成一密闭空间。所述连接杆32从防堵本体31的底部穿过,所述压板33位于连接杆32的顶部,所述回力弹簧34固定连接在所述压板33和防堵本体31的底部之间的连接杆32上,且在所述回力弹簧34的外侧设有弹簧保护壳35。所述安装板37位于连接杆32的底端,活塞板36安装在安装板37的中间位置,且安装板37的外侧设置有钢刀38。本实施例所述地漏的材料为不锈钢,活塞板36的直径与所使用的下水管道的内径相等。正常使用状态下,活塞板36和钢刀38在回力弹簧34的弹力作用下位于下水管道的上方较高位置处,从而不会影响地漏的正常排水。当地漏内不慎落入较大颗粒杂物或者下水管道被堵塞至无法正常排水时,可打开地漏盖中间位置处的子盖221,多次按压压板33,在按压过程中钢刀38对积留的杂物进行切割,从而使得颗粒较大的杂物被切割成为小颗粒杂物,进而使得杂物可顺着水流被冲至下水管道内。同时,在按压过程中,活塞板36进入下水管道内,造成下水管道内气压的改变,从而使得被堵塞的下水管道被活塞板36挤压直至能够正常排水。通同时,过设置U形槽结构,在地漏中有水流情况下,U形槽中会储存部分水,这部分水将下水通道与室内进行隔断而防止下水通道内的臭气流入到室内。本实施例的地漏可以同时既防臭又防堵,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类似,不同之处在于防堵装置3的回力弹簧34的设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4,回力弹簧34绕压板圆心等角度均匀的分布在压板和防堵本体的底部之间,每个回力弹簧34上都设有弹簧保护壳35。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臭防堵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基体、地漏盖和防堵装置;/n所述地漏基体为U形槽结构,且内槽壁的高度小于外槽壁;/n所述地漏盖与地漏基体的外槽壁连接,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位于地漏盖的端部且其上设有若干个开口;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盖体连接,在第二盖体的正中间位置设有可活动的密封子盖;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连接处设有分隔板,且向下延伸至所述U形槽内;/n所述防堵装置位于所述子盖的正下方且与第二盖体连接,包括防堵本体、连接杆、压板、回力弹簧和活塞板;所述防堵本体与子盖构成一密闭空间;所述连接杆从防堵本体底部穿过与外部的活塞板连接;所述压板位于连接杆的顶部,所述回力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压板和防堵本体的底部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臭防堵地漏,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漏基体、地漏盖和防堵装置;
所述地漏基体为U形槽结构,且内槽壁的高度小于外槽壁;
所述地漏盖与地漏基体的外槽壁连接,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位于地漏盖的端部且其上设有若干个开口;所述第二盖体与所述第一盖体连接,在第二盖体的正中间位置设有可活动的密封子盖;在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的连接处设有分隔板,且向下延伸至所述U形槽内;
所述防堵装置位于所述子盖的正下方且与第二盖体连接,包括防堵本体、连接杆、压板、回力弹簧和活塞板;所述防堵本体与子盖构成一密闭空间;所述连接杆从防堵本体底部穿过与外部的活塞板连接;所述压板位于连接杆的顶部,所述回力弹簧固定连接在所述压板和防堵本体的底部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臭防堵地漏,其特征在于,在连接杆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琰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盛强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