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菌无纺布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纺布制备
,具体的,涉及一种防菌无纺布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型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基于无纺布优良的理化性能,无纺布深受消费者青睐,一系列无纺布材质的日常用品涌向消费者市场,如无纺布材质的地毯以及无纺布材料的衣服。然而现有的无纺布不具有防菌功能,由于其具有多孔结构容易使微生物附着,导致病菌的传播,还会使织物脆化编织影响其使用性能,在使用过程中,易于吸收人体代谢产生的汗液、皮脂、表皮屑等为微生物提高营养物质,产生异味影响舒适性,并且现有无纺布在洗涤过程中容易变形,耐水性差,长时间使用会差生黄变等现象,因此提供一种抗菌性能好、耐水洗并且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无纺布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菌无纺布制作工艺。本专利技术需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菌无纺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第一步、制备疏水抗菌浸渍液;/n第二步、对无纺布表面进行绒面处理,通过刷子在无纺布的两侧进行摩擦,使无纺布表面的纹理遭到破坏,形成绒面;/n第三步、将第二步处理后的无纺布在第一步得到的疏水抗菌浸渍液中浸泡70-80min,浸泡结束后,将无纺布取出,于40-6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即得所述防菌无纺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菌无纺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制备疏水抗菌浸渍液;
第二步、对无纺布表面进行绒面处理,通过刷子在无纺布的两侧进行摩擦,使无纺布表面的纹理遭到破坏,形成绒面;
第三步、将第二步处理后的无纺布在第一步得到的疏水抗菌浸渍液中浸泡70-80min,浸泡结束后,将无纺布取出,于40-60℃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即得所述防菌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菌无纺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抗菌浸渍液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室温条件下,将三(羟基胺基)甲烷、盐酸多巴胺和水置于烧杯中,磁力搅拌30-50min后,向烧杯中加入浓度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值至8.5,然后向烧杯中加入改性抗菌剂和耐磨填料,转速300-500r/min条件下搅拌3-4h后,即得疏水抗菌浸渍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菌无纺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羟基胺基)甲烷、盐酸多巴胺、水、改性抗菌剂和耐磨填料的质量比为1.2:2:95-98:1-3: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菌无纺布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抗菌剂由以下步骤制成:
步骤S11、在冰浴条件下,向烧杯中加入去离子水、乙二胺和质量分数1%的硝酸银溶液,转速50-80r/min搅拌10min后,向烧杯中加入浓度250mmol/L的硼氢化钠溶液,提高转速至100-200r/min,搅拌反应5min后,转移至透析袋中,在蒸馏水中透析12-15h,最后于60-80℃下干燥至恒重,得到中间体1;
步骤S12、将壳聚糖和质量分数1%的乙酸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温度50-60℃水浴加热下,转速80r/min条件下搅拌10-15min,升温至80℃,然后向三口烧瓶中滴加油酸,控制滴加速度1-3滴/秒,边滴加边以转速150r/min搅拌反应,滴加结束后,在避光条件下保温反应24h,将反应产物以转速12000r/min离心一次,沉淀用无水乙醇洗涤一次,然后转移至透析袋中用无水乙醇和去离子水交替透析2次,每次12h,最后于-45℃下冷冻干燥5-10h,得到中间体2;
步骤S13、将中间体2和质量分数1%的乙酸溶液加入反应釜中,温度50-55℃,转速75r/min搅拌10-20min,将N-乙酰半胱氨酸、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去离子水按照用量比0.2g:0.6g:0.3g:30-40mL加入烧杯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然后向反应釜中滴加混合液a,边以转速100-200r/min搅拌边滴加,滴加结束后,于避光条件下保温反应24h,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用无水乙醇离心一次,沉淀用去离子水洗涤3-5h后转移至透析袋中,先后用浓度1mmol/L盐酸溶液、质量分数...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