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冠状病毒核酸多重检测试剂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40906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人冠状病毒核酸多重检测试剂盒。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多重rRT‑PCR的方法同时检测人类冠状病毒OC43、229E、HKU1、NL63、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和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这七种冠状病毒的核酸RNA,能够实现对多种样本来源的人冠状病毒核酸进行快速检测和分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冠状病毒核酸多重检测试剂盒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七种人感染冠状病毒核酸的检测试剂盒。
技术介绍
2019-nCoV属于冠状病毒科β冠状病毒属,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相关冠状病毒(MERS-CoV)近缘,都会导致严重的肺炎症状。该病毒经飞沫,接触等途径传播,潜伏期3-7天,最长可达14天,潜伏期患者即具备较强传播性。截至目前,累计已确诊病例达到两千多万。目前数据表明,2019-nCoV比SARS-CoV毒力弱,但传播力强;造成其能够跨物种传播的受体可能与SARS-CoV一致,都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此次疾病暴发后,科技人员投入大量精力开展研究,快速开发出诊断试剂,初步确定病原特性,筛选出可能抑制该病毒的临床药物,也在加快疫苗的研发进程。2019-nCoV的出现再次提醒人们建立系统的冠状病毒监测网络的重要性。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是继SARS-CoV和MERS-CoV后从野生宿主跨越种系感染人类的第3种可引起严重肺炎表现的冠状病毒,也是人类感染的第7种冠状病毒,此前还包括NL63/229E/OC43/HKU1这4种冠状病毒,这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冠状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是呼吸系统感染。该病毒对温度敏感,通常在冬季和早春季节流行。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就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感染冠状病毒一般会引起以下症状:打喷嚏;流鼻水;疲劳;咳嗽;极少情况会发烧、喉咙痛、加重哮喘。由于冠状病毒均会引起呼吸道感染,且感染途径、前期感染症状都较为相似,但不同类型的冠状病毒毒性和传染能力大不相同。目前还没有能够建立系统高效、便捷快速的对整个冠状病毒网络进行检测的方法。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能使用较少的样本、同时对7种冠状病毒进行全面系统检测的方法,来满足临床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系统、便捷快速、灵敏度高的多重人类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从而大大节省时间、试剂和经费,用有限的样本为临床提供更多准确的诊断信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多重检测冠状病毒核酸的PCR引物对组,所述引物对组包括:第一引物对(特异性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所述第一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1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2所示的反向引物。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引物对组还包括:第二引物对(特异性检测SARS-CoV),所述第二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3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4所示的反向引物;和/或第三引物对(特异性检测MERS-CoV),所述第三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5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6所示的反向引物;和/或第四引物对(特异性检测冠状病毒OC43),所述第四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7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8所示的反向引物;和/或第五引物对(特异性检测冠状病毒229E),所述第五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9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10所示的反向引物;和/或第六引物对(特异性检测冠状病毒NL63),所述第六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11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12所示的反向引物;和/或第七引物对(特异性检测冠状病毒HKU1),所述第七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13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14所示的反向引物。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引物对组还包括:第八引物对(内标引物对),所述第八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15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16所示的反向引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多重检测冠状病毒核酸的引物探针混合液,所述引物探针混合液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PCR引物对组和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探针:第一探针:特异性靶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目标序列;第二探针:特异性靶向SARS-CoV目标序列;第三探针:特异性靶向MERS-CoV目标序列;第四探针:特异性靶向冠状病毒OC43目标序列;第五探针:特异性靶向冠状病毒229E目标序列;第六探针:特异性靶向冠状病毒NL63目标序列;第七探针:特异性靶向冠状病毒HKU1目标序列;和第八探针:特异性靶向内标目标序列。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引物探针混合液包括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探针:如SEQIDNO.:17所示的第一探针;如SEQIDNO.:18所示的第二探针;如SEQIDNO.:19所示的第三探针;如SEQIDNO.:20所示的第四探针;如SEQIDNO.:21所示的第五探针;如SEQIDNO.:22所示的第六探针;如SEQIDNO.:23所示的第七探针,和如SEQIDNO.:24所示的第八探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探针、所述第二探针、和所述第三探针具有第一荧光标记;所述第四探针、和所述第五探针具有第二荧光标记;所述第六探针、和所述第七探针具有第三荧光标记;所述第八探针具有第四荧光标记;并且,所述第一荧光标记、所述第二荧光标记、所述第三荧光标记和所述第四荧光标记互不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荧光标记、所述第二荧光标记、所述第三荧光标记和所述第四荧光标记各自独立地选自:ATTORho101荧光标记、FAM荧光标记、ATTO532荧光标记和ATTO647N荧光标记。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探针、所述第二探针、和所述第三探针的Tm值互不相同;优选地,所述第一探针的Tm值为67±2℃;所述第二探针的Tm值为72±2℃;所述第三探针的Tm值为60±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四探针、和所述第五探针的Tm值互不相同;优选地,所述第四探针的Tm值为68±2℃;所述第五探针的Tm值为63±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六探针、和所述第七探针的Tm值相同,或者不相同。优选地,所述第六探针的Tm值为59±2℃;所述第七探针的Tm值为59±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八探针的Tm值为66±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多重检测冠状病毒核酸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PCR引物对组。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试剂盒包括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包含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引物探针混合液。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试剂盒还包括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包含PCR反应酶系;优选地,所述PCR反应酶系包括逆转录酶、热启动Taq酶。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试剂盒还包括阴性质控品。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试剂盒还包括阳性质控品。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多重检测冠状病毒核酸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提供待检测样本,所述样本中含有人冠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重检测冠状病毒核酸的PCR引物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对组包括:/n第一引物对(特异性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所述第一引物对包括如SEQ IDNO.:1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 ID NO.:2所示的反向引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重检测冠状病毒核酸的PCR引物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对组包括:
第一引物对(特异性检测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所述第一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1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2所示的反向引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对组还包括:
第二引物对(特异性检测SARS-CoV),所述第二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3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4所示的反向引物;和/或
第三引物对(特异性检测MERS-CoV),所述第三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5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6所示的反向引物;和/或
第四引物对(特异性检测冠状病毒OC43),所述第四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7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8所示的反向引物;和/或
第五引物对(特异性检测冠状病毒229E),所述第五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9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10所示的反向引物;和/或
第六引物对(特异性检测冠状病毒NL63),所述第六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11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12所示的反向引物;和/或
第七引物对(特异性检测冠状病毒HKU1),所述第七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13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14所示的反向引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对组还包括:
第八引物对(内标引物对),所述第八引物对包括如SEQIDNO.:15所示的正向引物;和,如SEQIDNO.:16所示的反向引物。


4.一种用于多重检测冠状病毒核酸的引物探针混合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探针混合液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PCR引物对组和选自下组的一个或多个探针:
第一探针:特异性靶向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目标序列;
第二探针:特异性靶向SARS-CoV目标序列;
第三探针:特异性靶向MERS-CoV目标序列;
第四探针:特异性靶向冠状病毒OC43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明秦佳华程鲁向夏小凯黄迎燕古斯·西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