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性胺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0873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性胺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包括胺脱氢酶的生物材料在如下A1—A6)至少一种中的应用;A1)催化1‑羟基‑2‑丁酮生成(S)‑2‑氨基‑1‑丁醇;A2)催化4‑羟基‑2‑丁酮生成(R)‑3‑氨基‑1‑丁醇;A3)合成或制备手性胺醇化合物;A4)合成或制备2‑氨基‑1‑丁醇和3‑氨基‑1‑丁醇;A5)合成或制备(S)‑2‑氨基‑1‑丁醇和(R)‑3‑氨基‑1‑丁醇;A6)催化羟基酮底物生成胺醇化合物;实验证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反应条件温和,立体选择性好,收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性胺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
,涉及一种手性胺醇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手性胺醇是许多生物活性分子的结构单元,是重要的医药和精细化工中间体,其中(S)-2-氨基丁醇是重要医药中间体,主要用于合成盐酸乙胺丁醇(Ethambutol),长期以来被用作抗结核杆菌一线药使用(Wilkinsonetal.,1961;Pablos-Mendezetal.,1998)。(R)-3-氨基丁醇是合成新药度鲁特韦(Dolutegravir)的重要原料(CN:102245572A,CN:101212903A)。度鲁特韦是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研究开发的抗艾滋病整合酶抑制剂。目前(S)-2-氨基丁醇化学合成方法有:以丁醛、偶氮二甲酸二卞酯和D-脯氨酸为原料,在NaBH4、H2和镍等催化作用下合成(S)-2-氨基丁醇(Kotkar&Sudalai,Tetrahedron:Asymmetry,2006,17(11):1738-1742);用氢化铝锂还原2-氨基丁酸获得相应的手性胺醇产物(Doherty&Shapira,J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生物材料在如下A1—A6)至少一种中的应用或在制备具有A1—A6)至少一种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nA1)催化1-羟基-2-丁酮生成(S)-2-氨基-1-丁醇;/nA2)催化4-羟基-2-丁酮生成(R)-3-氨基-1-丁醇;/nA3)合成或制备手性胺醇化合物;/nA4)合成或制备2-氨基-1-丁醇和3-氨基-1-丁醇;/nA5)合成或制备(S)-2-氨基-1-丁醇和(R)-3-氨基-1-丁醇;/nA6)催化羟基酮底物生成胺醇化合物;/n所述生物材料为如下B1或B2或B3:/nB1、胺脱氢酶,B2、编码所述胺脱氢酶的核酸序列,B3、含有所述核酸序列的表达盒、重组载体或重组微生物;/n所述胺脱氢...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材料在如下A1—A6)至少一种中的应用或在制备具有A1—A6)至少一种功能的产品中的应用;
A1)催化1-羟基-2-丁酮生成(S)-2-氨基-1-丁醇;
A2)催化4-羟基-2-丁酮生成(R)-3-氨基-1-丁醇;
A3)合成或制备手性胺醇化合物;
A4)合成或制备2-氨基-1-丁醇和3-氨基-1-丁醇;
A5)合成或制备(S)-2-氨基-1-丁醇和(R)-3-氨基-1-丁醇;
A6)催化羟基酮底物生成胺醇化合物;
所述生物材料为如下B1或B2或B3:
B1、胺脱氢酶,B2、编码所述胺脱氢酶的核酸序列,B3、含有所述核酸序列的表达盒、重组载体或重组微生物;
所述胺脱氢酶为如下C1-C7任一种:
C1、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的蛋白;
C2、序列表中序列12所示的蛋白;
C3、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的蛋白;
C4、序列表中序列6所示的蛋白;
C5、序列表中序列8所示的蛋白;
C6、序列表中序列10所示的蛋白;
C7、将C1-C6任一所述蛋白质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得到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
C8、C1-C7任一所述蛋白质的N端或/和C端连接标签得到的融合蛋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组微生物为将重组载体导入宿主菌中得到的重组菌;
所述重组载体为将所述核酸序列插入表达载体中得到的载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羟基酮底物为1-羟基-2-丁酮或4-羟基-2-丁酮;
所述胺醇化合物或所述手性胺醇化合物为(S)-2-氨基-1-丁醇或(R)-3-氨基-1-丁醇。


4.一种合成或制备胺醇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权利要求1-3中任一中所述生物材料催化羟基酮底物,生成胺醇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周通王红月刘贝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