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防水保温材料的材料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0769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种建筑防水保温材料的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原料的组成:橡胶沥青30‑35份、聚氨基甲酸酯12‑15份、三乙醇胺2‑5份、阻燃剂1‑3份、合成树脂乳胶20‑30份、水泥15‑20份、黏土7‑12份、玻璃纤维3‑5份、合成橡胶2‑6份、聚丙烯纤维1‑4份、石英砂2‑3份、抗老化剂1‑2份、消泡剂1‑3份以及抗氧化剂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以上的材料来达到一定的隔热以及聚热功能,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通过预热的反应釜来对原料进行快速加热混合,在反应釜将其热熔搅拌为浆状的原料后,可以在原料充分与先前加入的原料充分混合后,再向其内部添加其他原料,直至全部混合之后可以对其进行抽空作业来将内部的空气抽出,使得其的加工效率与效果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防水保温材料的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种建筑防水保温材料的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属于建筑防水保温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目前,各类建筑物的防水作业是一个关键的问题,防水卷材一般以热施工为主,多以火烤,主要不足是粘接不全面,有接缝,对一些特殊部位,诸如边角、管口等位置处不好处理,易渗水,渗水后不易维修,防水涂料一般冷施工,把防水涂料搅拌好后,一次进行涂刷,无接缝施工,粘接力强,其不足之处是强度不高,自保护力不强。传统市面上的建筑防水材料在使用时,一般只能对水份进行隔离,从而达到防水层的效果,只具有一定的隔绝温度的功能,并不能阻止温度由此穿过,而不能对室内的温度进行保存,对此有必要提出—种建筑防水保温材料的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种建筑防水保温材料的材料及其加工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建筑防水保温材料的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原料的组成:橡胶沥青30-35份、聚氨基甲酸酯10-13份、三乙醇胺2-5份、阻燃剂1-3份、合成树脂乳胶20-30份、水泥15-20份、黏土7-12份、玻璃纤维3-5份、合成橡胶2-6份、聚丙烯纤维1-4份、石英砂2-3份、抗老化剂1-2份、消泡剂1-3份以及抗氧化剂1-3份。作为优选,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首先对橡胶沥青、合成橡胶以及石英砂进行清洗,并在清洗完成后将橡胶沥青以及合成橡胶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步骤B,在进行破碎时首先启动反应釜进行预热,同时通过输送设备实时破碎完成的橡胶沥青、合成橡胶输送至反应釜内进行热熔搅拌,同时在进行热熔搅拌的同时,可以向其内部倒入合成树脂乳胶、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聚氨基甲酸酯、三乙醇胺、抗老化剂、消泡剂以及抗氧化剂;步骤C,在原料添加完成后将反应釜密封,并将原料在内部进行搅拌加热,使得原料在其内部进行融合;步骤D,在原料混合完成后启动抽空设备对其进行抽空作业;步骤E,此时可以对黏土以及石英砂进行干燥,并在干燥完成后倒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同时并将研磨处的黏土粉末、水泥以及石英砂粉末放入搅拌器中进行搅拌;步骤F,此时可以将搅拌器中的混合物与反应釜中的混合物进行混合,之后并将其倒在建筑的地面。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反应釜加热橡胶沥青、合成橡胶的温度为130℃,而在混合其他原料时需要将反应釜加热至180℃-300℃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添加其他原料时,需要在其他原料充分与先前加入的原料充分混合之后,再向其内部添加其他原料。作为优选,所述充分混合的条件为原料被熔炼搅拌为浆状。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向原料中添加阻燃剂、抗老化剂、消泡剂以及抗氧化剂,其中抗老化剂以及抗氧化剂可以有效的减少内部原料的老化以及氧化的同时,可以通过阻燃剂减少外部高温对防水材料的影响,同时消泡剂可以在搅拌原料时,去除浆状原料中的空气气泡。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的抽空作业是通过抽空机将反应釜中的空气抽出,从而在反应釜中形成一定的真空,从而可以将混合物中残留的一部分空气抽出,从而可以避免在防水材料成型后内部有空隙影响到防水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步骤E中的需要干燥至内部的水份被去除,且自身会凝结为土块,避免会影响到黏土的粉碎作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橡胶沥青、合成树脂乳胶、水泥、黏土、玻璃纤维等材料具有一定的隔热以及聚热功能,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同时通过将橡胶沥青、合成橡胶破碎后直接倒入预先预热的反应釜中,之后再通过反应釜对其热熔搅拌为浆状的原料,使得其加工效率有着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在其他原料充分与先前加入的原料充分混合之后,再向其内部添加其他原料,直至全部混合之后可以对其进行抽空作业来将内部的空气抽出,从而可以提高成品的质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种建筑防水保温材料的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包括原料的组成:橡胶沥青30-35份、聚氨基甲酸酯10-13份、三乙醇胺2-5份、阻燃剂1-3份、合成树脂乳胶20-30份、水泥15-20份、黏土7-12份、玻璃纤维3-5份、合成橡胶2-6份、聚丙烯纤维1-4份、石英砂2-3份、抗老化剂1-2份、消泡剂1-3份以及抗氧化剂1-3份。作为优选,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首先对橡胶沥青、合成橡胶以及石英砂进行清洗,并在清洗完成后将橡胶沥青以及合成橡胶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步骤B,在进行破碎时首先启动反应釜进行预热,同时通过输送设备实时破碎完成的橡胶沥青、合成橡胶输送至反应釜内进行热熔搅拌,同时在进行热熔搅拌的同时,可以向其内部倒入合成树脂乳胶、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聚氨基甲酸酯、三乙醇胺、抗老化剂、消泡剂以及抗氧化剂;步骤C,在原料添加完成后将反应釜密封,并将原料在内部进行搅拌加热,使得原料在其内部进行融合;步骤D,在原料混合完成后启动抽空设备对其进行抽空作业;步骤E,此时可以对黏土以及石英砂进行干燥,并在干燥完成后倒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同时并将研磨处的黏土粉末、水泥以及石英砂粉末放入搅拌器中进行搅拌;步骤F,此时可以将搅拌器中的混合物与反应釜中的混合物进行混合,之后并将其倒在建筑的地面。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反应釜加热橡胶沥青、合成橡胶的温度为130℃,而在混合其他原料时需要将反应釜加热至180℃-300℃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添加其他原料时,需要在其他原料充分与先前加入的原料充分混合之后,再向其内部添加其他原料。作为优选,所述充分混合的条件为原料被熔炼搅拌为浆状。作为优选,所述步骤B中向原料中添加阻燃剂、抗老化剂、消泡剂以及抗氧化剂,其中抗老化剂以及抗氧化剂可以有效的减少内部原料的老化以及氧化的同时,可以通过阻燃剂减少外部高温对防水材料的影响,同时消泡剂可以在搅拌原料时,去除浆状原料中的空气气泡。作为优选,所述步骤D中的抽空作业是通过抽空机将反应釜中的空气抽出,从而在反应釜中形成一定的真空,从而可以将混合物中残留的一部分空气抽出,从而可以避免在防水材料成型后内部有空隙影响到防水效果。作为优选,所述步骤E中的需要干燥至内部的水份被去除,且自身会凝结为土块,避免会影响到黏土的粉碎作业。具体的,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橡胶沥青、合成树脂乳胶、水泥、黏土、玻璃纤维等材料具有一定的隔热以及聚热功能,从而达到保温的效果,同时通过将橡胶沥青、合成橡胶破碎后直接倒入预先预热的反应釜中,之后再通过反应釜对其热熔搅拌为浆状的原料,使得其加工效率有着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在其他原料充分与先前加入的原料充分混合之后,再向其内部添加其他原料,直至全部混合之后可以对其进行抽空作业来将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防水保温材料的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的组成:橡胶沥青30-35份、聚氨基甲酸酯10-13份、三乙醇胺2-5份、阻燃剂1-3份、合成树脂乳胶20-30份、水泥15-20份、黏土7-12份、玻璃纤维3-5份、合成橡胶2-6份、聚丙烯纤维1-4份、石英砂2-3份、抗老化剂1-2份、消泡剂1-3份以及抗氧化剂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防水保温材料的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的组成:橡胶沥青30-35份、聚氨基甲酸酯10-13份、三乙醇胺2-5份、阻燃剂1-3份、合成树脂乳胶20-30份、水泥15-20份、黏土7-12份、玻璃纤维3-5份、合成橡胶2-6份、聚丙烯纤维1-4份、石英砂2-3份、抗老化剂1-2份、消泡剂1-3份以及抗氧化剂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种建筑防水保温材料的材料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首先对橡胶沥青、合成橡胶以及石英砂进行清洗,并在清洗完成后将橡胶沥青以及合成橡胶放入破碎机中进行破碎;
步骤B,在进行破碎时首先启动反应釜进行预热,同时通过输送设备实时破碎完成的橡胶沥青、合成橡胶输送至反应釜内进行热熔搅拌,同时在进行热熔搅拌的同时,可以向其内部倒入合成树脂乳胶、聚丙烯纤维、玻璃纤维、聚氨基甲酸酯、三乙醇胺、抗老化剂、消泡剂以及抗氧化剂;
步骤C,在原料添加完成后将反应釜密封,并将原料在内部进行搅拌加热,使得原料在其内部进行融合;
步骤D,在原料混合完成后启动抽空设备对其进行抽空作业;
步骤E,此时可以对黏土以及石英砂进行干燥,并在干燥完成后倒入研磨机中进行研磨,同时并将研磨处的黏土粉末、水泥以及石英砂粉末放入搅拌器中进行搅拌;
步骤F,此时可以将搅拌器中的混合物与反应釜中的混合物进行混合,之后并将其倒在建筑的地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种建筑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继军邹继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常林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