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开裂建筑防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4076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开裂建筑防水材料,由滑石粉、甘油聚醚、石油沥青、氟碳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十二水硫酸铝钾、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聚氧化乙烯、钢渣微粉、发泡剂、高效减水剂、稳定剂、抗裂剂、去离子水、钛白粉、粘合剂、聚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硅防水剂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滑石粉、甘油聚醚、石油沥青、氟碳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十二水硫酸铝钾、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聚氧化乙烯、钢渣微粉、发泡剂、高效减水剂、稳定剂、抗裂剂、去离子水、钛白粉、粘合剂、聚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硅防水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防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开裂建筑防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开裂建筑防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建筑防水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为防止水对建筑物某些部位的渗透而从建筑材料上和构造上所采取的措施。防水多使用在屋面、地下建筑、建筑物的地下部分和需防水的内室和储水构筑物等,由此产生的了防水材料。目前所用的建筑防水材料在使用时,由于长时间受到阳光的照射,而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防水材料中的部分原料过早出现老化的现象,导致防水材料的防水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开裂建筑防水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开裂建筑防水材料,由滑石粉、甘油聚醚、石油沥青、氟碳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十二水硫酸铝钾、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聚氧化乙烯、钢渣微粉、发泡剂、高效减水剂、稳定剂、抗裂剂、去离子水、钛白粉、粘合剂、聚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硅防水剂组成。作为优选,所述滑石粉、甘油聚醚、石油沥青、氟碳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十二水硫酸铝钾、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聚氧化乙烯、钢渣微粉、发泡剂、高效减水剂、稳定剂、抗裂剂、去离子水、钛白粉、粘合剂、聚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硅防水剂的配比分别为:滑石粉7-18%、甘油聚醚20-35%、石油沥青10-15%、氟碳树脂3-10%、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0-13%、十二水硫酸铝钾10-15%、羟乙基纤维素10-20%、硅酸盐水泥4-9%、聚氧化乙烯2-10%、钢渣微粉2-8%、发泡剂1-6%、高效减水剂3-8%、稳定剂1-4%、抗裂剂2-5%、去离子水1-7%、钛白粉5-10%、粘合剂3-12%、聚氨基甲酸酯4-10%、有机硅防水剂2-6%。一种防开裂建筑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投到粉碎设备中,利用粉碎设备将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研磨呈粉末状,然后将粉碎后的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与钢渣微粉以及去离子水投放到混合设备中,利用混合设备将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与钢渣微粉以及去离子水混合在一起,并浸泡4-4.5个小时,之后将混合在一起的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钢渣微粉和去离子水依次投放到离心设备和干燥设备中,将制成的混合粉末收集起来;步骤二、将甘油聚醚、十二水硫酸铝钾和聚氧化乙烯投放到混合设备中,并将混合设备中的温度提升到80℃,然后对甘油聚醚、氢氧化铝和聚氧化乙烯进行混合搅拌,期间可继续提升温度,保证混合设备内的温度在80-90℃,混合半个小时,继续升温,将混合设备的温度提升到110-120℃,再加入石油沥青、氟碳树脂和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继续混合10分钟,将混合物排出,并进行冷却处理;步骤三、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产物共同投放到混合设备中,将混合设备内的温度提升到20℃,之后可继续提升温度,将混合设备的内的温度提升到20-30℃,并将发泡剂、高效减水剂、稳定剂、抗裂剂、钛白粉、粘合剂、聚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硅防水剂投放到设备中,继续混合15分钟,将混合后的材料排到存放设备中,并进行冷却,便可得到产品。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步中的十二水硫酸铝钾在投入前通过研磨装置研磨成粉状。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的混合材料在排出后,可通过风机对其进行风冷处理,缩短其冷却时间。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步骤二和步骤三中采用的混合设备均是单独,并不是同一个混合设备。作为优选,所述步骤一、步骤二和步骤三中的混合过程与加热过程是同步的。作为优选,所述高效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镁减水剂和木质素磺酸酸盐减水剂的其中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通过滑石粉、甘油聚醚、石油沥青、氟碳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十二水硫酸铝钾、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聚氧化乙烯、钢渣微粉、发泡剂、高效减水剂、稳定剂、抗裂剂、去离子水、钛白粉、粘合剂、聚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硅防水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防水的效果,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原料中加入了钛白粉,使得本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可延长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寿命,避免本专利技术的部分材料过早出现老化现象,导致防水效果下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防开裂建筑防水材料,由滑石粉、甘油聚醚、石油沥青、氟碳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十二水硫酸铝钾、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聚氧化乙烯、钢渣微粉、发泡剂、高效减水剂、稳定剂、抗裂剂、去离子水、钛白粉、粘合剂、聚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硅防水剂组成。其中,所述高效减水剂为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镁减水剂和木质素磺酸酸盐减水剂的其中一种。其中,所述滑石粉、甘油聚醚、石油沥青、氟碳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十二水硫酸铝钾、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聚氧化乙烯、钢渣微粉、发泡剂、高效减水剂、稳定剂、抗裂剂、去离子水、钛白粉、粘合剂、聚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硅防水剂的配比分别为:滑石粉7-18%、甘油聚醚20-35%、石油沥青10-15%、氟碳树脂3-10%、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0-13%、十二水硫酸铝钾10-15%、羟乙基纤维素10-20%、硅酸盐水泥4-9%、聚氧化乙烯2-10%、钢渣微粉2-8%、发泡剂1-6%、高效减水剂3-8%、稳定剂1-4%、抗裂剂2-5%、去离子水1-7%、钛白粉5-10%、粘合剂3-12%、聚氨基甲酸酯4-10%、有机硅防水剂2-6%。一种防开裂建筑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投到粉碎设备中,利用粉碎设备将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研磨呈粉末状,然后将粉碎后的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与钢渣微粉以及去离子水投放到混合设备中,利用混合设备将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与钢渣微粉以及去离子水混合在一起,并浸泡4-4.5个小时,之后将混合在一起的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钢渣微粉和去离子水依次投放到离心设备和干燥设备中,将制成的混合粉末收集起来;步骤二、将甘油聚醚、十二水硫酸铝钾和聚氧化乙烯投放到混合设备中,并将混合设备中的温度提升到80℃,然后对甘油聚醚、氢氧化铝和聚氧化乙烯进行混合搅拌,期间可继续提升温度,保证混合设备内的温度在80-90℃,混合半个小时,继续升温,将混合设备的温度提升到110-12-℃,再加入石油沥青、氟碳树脂和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继续混合10分钟,将混合物排出,并进行冷却处理;步骤三、将第一步和第二步的产物共同投放到混合设备中,将混合设备内的温度提升到20℃,之后可继续提升温度,将混合设备的内的温度提升到20-30℃,并将发泡剂、高效减水剂、稳定剂、抗裂剂、钛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开裂建筑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滑石粉、甘油聚醚、石油沥青、氟碳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十二水硫酸铝钾、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聚氧化乙烯、钢渣微粉、发泡剂、高效减水剂、稳定剂、抗裂剂、去离子水、钛白粉、粘合剂、聚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硅防水剂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开裂建筑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滑石粉、甘油聚醚、石油沥青、氟碳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十二水硫酸铝钾、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聚氧化乙烯、钢渣微粉、发泡剂、高效减水剂、稳定剂、抗裂剂、去离子水、钛白粉、粘合剂、聚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硅防水剂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开裂建筑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石粉、甘油聚醚、石油沥青、氟碳树脂、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十二水硫酸铝钾、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聚氧化乙烯、钢渣微粉、发泡剂、高效减水剂、稳定剂、抗裂剂、去离子水、钛白粉、粘合剂、聚氨基甲酸酯和有机硅防水剂的配比分别为:滑石粉7-18%、甘油聚醚20-35%、石油沥青10-15%、氟碳树脂3-10%、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10-13%、十二水硫酸铝钾10-15%、羟乙基纤维素10-20%、硅酸盐水泥4-9%、聚氧化乙烯2-10%、钢渣微粉2-8%、发泡剂1-6%、高效减水剂3-8%、稳定剂1-4%、抗裂剂2-5%、去离子水1-7%、钛白粉5-10%、粘合剂3-12%、聚氨基甲酸酯4-10%、有机硅防水剂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开裂建筑防水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投到粉碎设备中,利用粉碎设备将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研磨呈粉末状,然后将粉碎后的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与钢渣微粉以及去离子水投放到混合设备中,利用混合设备将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与钢渣微粉以及去离子水混合在一起,并浸泡4-4.5个小时,之后将混合在一起的羟乙基纤维素、硅酸盐水泥和滑石粉、钢渣微粉和去离子水依次投放到离心设备和干燥设备中,将制成的混合粉末收集起来;
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继军邹继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常林防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