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840754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热塑性聚醚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所述的热塑性聚醚酯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缩聚物。改善了因为热塑性聚醚酯和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分子量差别很大,导致二者在混合过程中很难混匀的缺陷。改善了挤出机口模处出现积料使得制件性能降低的缺陷,具有低扯断永久变形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热塑性聚醚酯与丙烯酸酯共聚物共混,一方面可以降低热塑性聚醚酯材料的硬度,得到柔软,手感细腻的材料;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材料的耐油性。但是,由于热塑性聚醚酯和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分子量差别很大,导致二者在混合过程中很难混匀,导致在挤出成型过程中,挤出机口模处出现积料,积料粘到制件上,影响产品质量。同时,上述复合物的扯断永久变形较大。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使用剥线钳将多余管材截断后,容易形成长的细颈,导致护套对光学纤维保护变差。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专用于改善挤出机口模处出现积料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改善了挤出机口模处出现积料使得制件性能下降的缺陷,具有低扯断永久变形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热塑性聚醚酯100份;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5-100份;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5-100份;所述的热塑性聚醚酯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缩聚物。具体的,热塑性聚醚酯的参考以下方法聚合得到:将计量的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和钛酸酯催化剂加入到1.4-丁二醇中,在190-230℃下加热回流,至对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完全反应,加入聚四氢呋喃醚,继续反应2-5小时。在1-3小时内,逐渐将体系的压力降低到100Pa以下,继续反应至热塑性聚醚酯的分子量达到要求。向反应釜内充入高纯氮气,将热塑性聚醚酯从反应釜中经口模压出造粒。优选的,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热塑性聚醚酯100份;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40-70份;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40-70份。优选的,所述的聚四氢呋喃醚的分子量为500-3000g/mol,以热塑性聚醚酯重量百分比计,聚四氢呋喃醚单元的含量为60-90wt%,优选70-90wt%,以二酸单元的总摩尔含量,间苯二甲酸单元的含量为0-5mol%。所述的热塑性聚醚酯的重均分子量为1万到3万。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可以是市售产品,为了充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通过以下工艺制备得到不同参数规格的样品用于实施例和对比例:将计量的丙烯酸丁酯和丙烯酸乙酯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内的空气,逐渐加热到50-90℃,滴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继续反应5-15h,至反应完全。将反应液降至室温后,过滤,并用乙醇洗涤,得到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分子量用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测试。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可以是市售产品,为了充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通过以下工艺制备得到不同参数规格的样品用于实施例和对比例:将计量的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用高纯氮气置换反应釜内的空气三次,逐渐加热到70-120℃,滴入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继续搅拌反应5-15h,至反应完全。将反应液降至室温后,过滤,并用乙醇洗涤。得到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分子量用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测试。所述的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6万到15万,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总重量百分比计,丙烯酸丁酯单元占15-45wt%,优选20-40wt%。所述的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8万到20万,以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重量百分比计,苯乙烯单元的含量为6-18wt%,丙烯腈单元的含量为2-12wt%,丙烯酸丁酯单元的含量为25-35wt%,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的含量为40-60wt%。按重量份计,还可以添加0-1份的助剂;所述的助剂选自抗氧剂、润滑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润滑剂选自聚乙烯蜡类润滑剂、硬脂酸盐类润滑剂、脂肪酸类润滑剂、硬脂酸酯类润滑剂、硅酮/硅油类润滑剂、含氟类润滑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硬脂酸盐类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钙、硬脂酸镁、硬脂酸锌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脂肪酸类润滑剂选自脂肪酸、脂肪酸衍生物、脂肪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硬脂酸酯类润滑剂选自单硬脂酸甘油酯、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抗氧剂选自四[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正十八碳醇酯、硫代二丙酸双十二醇酯中的至少一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添加一定量的阻燃剂、增塑剂、矿粉、颜料、染料、增强纤维等。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混合均匀后,加入热塑性聚醚酯,混合均匀;将上述混匀的物料喂入双螺杆挤出机中,在温度170-220℃下,经挤出、造粒、烘干,得到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如有助剂,可以与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混合均匀,再进行后续步骤。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的应用,用于制备管材。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热塑性聚醚酯进行改性,以及对两种丙烯酸酯共聚物的选择和复配,改善了热塑性聚醚酯与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相容性。进而改善了挤出机模口积料的缺陷,制件中不含有杂质,使得本专利技术的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具有耐光纤油膏、低扯断永久变形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与对比例所用原材料根据《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的方法自制,详细参数如下:热塑性聚醚酯A:A1:聚四氢呋喃醚分子量为500g/mol,聚四氢呋喃醚单元含量为70wt%,间苯二甲酸单元的含量为1mol%,重均分子量为1万,自制;A2:聚四氢呋喃醚分子量为1000g/mol,聚四氢呋喃醚单元含量为80wt%,间苯二甲酸单元的含量为5mol%,重均分子量为1.6万,自制;A3:聚四氢呋喃醚分子量为2000g/mol,聚四氢呋喃醚单元含量为85wt%,间苯二甲酸单元的含量为3mol%,重均分子量为2.4万,自制;A4:聚四氢呋喃醚分子量为3000g/mol,聚四氢呋喃醚单元含量为90wt%,间苯二甲酸单元的含量为0mol%,重均分子量为3万,自制;A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n热塑性聚醚酯 100份;/n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 15-100份;/n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15-100份;/n所述的热塑性聚醚酯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缩聚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热塑性聚醚酯100份;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15-100份;
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15-100份;
所述的热塑性聚醚酯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1,4-丁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缩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组分:
热塑性聚醚酯100份;
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40-70份;
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40-7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四氢呋喃醚的分子量为500-3000g/mol,以热塑性聚醚酯重量百分比计,聚四氢呋喃醚单元的含量为60-90wt%,优选70-90wt%,以二酸单元的总摩尔含量,间苯二甲酸单元的含量为0-5mo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塑性聚醚酯的重均分子量为1万到3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醚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6万到15万,以丙烯酸丁酯-丙烯酸乙酯总重量百分比计,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巍黄险波叶南飚郑明嘉叶林铭邱贤亮王刚陈炜鑫
申请(专利权)人: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